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武侠 > 虎啸乾坤:万物传奇 > 第122章 朝堂外交

在京城这片繁华之地,那巍峨耸立的宫殿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在灿烂的日光映照之下,闪烁着令人目眩神迷的金色光辉。每一片琉璃瓦、每一根朱红色的梁柱都仿佛诉说着大永王朝曾经的辉煌历史和如今无与伦比的威严气势,它就像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心脏一般,源源不断地向外散发着强大而又稳定的力量,彰显着大永王朝的昌盛繁荣。

皇帝李轩身着华丽的龙袍,正襟危坐于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的面前堆满了堆积如山的奏折和文书,这些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务要事,需要他亲自过目并做出决策。然而,尽管手中忙碌不停,但他的心思却并未完全沉浸在这繁琐的朝堂事务之中。

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眸时不时会透过高耸的殿门,投向遥远的天际尽头。在那里,是大永辽阔无垠的广袤疆土,承载着无数百姓的生计和希望。这片土地对于皇帝来说,不仅仅是统治下的领土那么简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时刻压在他的心头,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近年来,随着大永王朝的实力不断增强,经济蓬勃发展,军事力量也日益壮大。整个王朝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世间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的关注。各国的使者们纷纷慕名而来,他们或是怀着对大永王朝深深的敬畏之心,前来朝拜进贡;或是怀揣着各种不为人知的别样心思,试图窥探大永内部的虚实,以谋取自身利益。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外交局势,皇帝李轩深知自己肩上担子之重,必须要谨慎应对,方能保得江山稳固,国泰民安。

这日,宫廷外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来自西域的楼兰国使者到访。使者身着华丽的服饰,那衣料上绣满了奇异的纹路,彰显着楼兰国独特的风情。他的身后,跟着一群侍从,手捧着精美的礼盒,步入大殿。一入殿内,使者便恭敬地跪地行礼,高呼:“楼兰国使者见过大永皇帝,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几分谄媚。

待那使者缓缓站起身来之后,只见他先是朝着上方的龙椅处微微躬身施了一礼,紧接着又轻轻抬起右手做了个手势。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侍从们心领神会,赶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摆放在地上的几个精致礼盒依次打开。刹那间,一片珠光宝气和浓郁芬芳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盒盒珍贵无比的珠宝。这些珠宝在周围摇曳不定的烛火映照之下,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般耀眼夺目。每一颗珠子都圆润光滑、晶莹剔透,毫无瑕疵可言,其大小更是均匀一致,显然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来。如此品质上乘的珠宝,哪怕只是其中任何一颗拿出来放到市面上,都堪称价值连城之物。

而另一边的礼盒里,则装满了各种珍稀罕见的香料。当盒子被揭开的那一刻,一股馥郁迷人的香气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迅速向四周蔓延开来。那股香气既清新淡雅,又醇厚悠长,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深处,让人闻后不禁感到心旷神怡、浑身舒畅。即便是久居深宫、见多识广的皇帝李轩,在闻到这股香味时也忍不住微微眯起双眼,沉醉其中片刻。

然而,尽管眼前的礼物如此奢华诱人,但皇帝李轩毕竟久经朝堂风云变幻,对于这种外交场合中的种种手段早已了然于胸。因此,他仅仅只是粗略扫了一眼那些珠宝和香料,心中便已然明了——这位来自楼兰国的使者此番前来,恐怕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果然不出所料,只听得那使者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满脸堆笑、毕恭毕敬地开口说道:“尊敬的大永陛下,我楼兰国一直以来对您的大永王朝心怀仰慕之情。贵国就好似那高悬于天际之上的璀璨星辰一般,光辉耀眼、令人敬仰不已。此次小王奉我国王之命专程赶来,就是希望能够与贵国永结秦晋之好,从今往后双方携手并肩、共同进步,一起谱写属于我们两国之间的辉煌篇章。只不过嘛……”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那使者稍稍停顿了一下,同时不经意地抬眼瞟了一下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李轩,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极难被人察觉到的狡黠之色。接着,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近日来,我国不幸遭受一伙凶残成性的沙盗频频骚扰袭击。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我国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民不聊生。许多肥沃的农田因无人耕种而变得荒芜一片,原本繁忙热闹的商业道路也因为沙盗横行而被迫中断阻塞。如果大永陛下能够大发慈悲,派遣军队前往我国协助剿除这群可恶的沙盗,那无疑将会是一项恩泽万民、造福两国的伟大善举啊!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错失这个增进两国友好关系的绝佳机会呀。”

首相林文渊站在一旁,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自思忖。他从政多年,历经风雨,一听这话,便知这是个烫手山芋。出兵助他国平乱,先不说路途遥远,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估量,单是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大永卷入他国纷争的泥潭,难以脱身。这楼兰国打的什么算盘,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无非是想利用大永的兵力,铲除异己,巩固自身势力,甚至可能在背后捅刀子,坐收渔翁之利。

皇帝李轩却不动声色,面容平静如水,只是微微点头,轻声道:“使者所言,朕自会考虑。贵国一片诚心,朕亦有所表示。” 说罢,他轻轻抬手,示意侍从拿出一幅精美的大永锦绣地图。这地图可是大永巧匠耗时数年精心织就,每一根丝线都蕴含着匠人们的心血,每一处山川河流的勾勒都精准无比,将大永朝的山川地理之精妙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我大永巧匠的心血之作,赠与贵国,聊表心意。望贵国能珍视此物,感受我大永的友好。”

使者上前接过地图,虽面带微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失望。他本以为凭借几句好话、些许珍宝,就能说动大永出兵,如今看来,这大永皇帝也并非易与之辈。这地图虽精美,可对他而言,远不及一支援军来得实在。但他也不敢表露不满,只能再次行礼道谢,随后便告退,等待大永的答复。

朝会之后,皇帝李轩并未立刻回后宫休息,而是径直来到御书房。林文渊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众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之色。皇帝李轩缓缓踱步,龙袍的下摆随着他的脚步轻轻摆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的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良久,开口道:“今日楼兰国使者所言,诸位爱卿都听到了,说说你们的看法。”

林文渊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说:“陛下,这楼兰国来意不善啊。臣以为,万万不可轻易出兵。且不说那沙盗之事虚实难辨,就算真有沙盗,他们背后说不定有楼兰国的影子。我大永若贸然出兵,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损耗国力不说,还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连锁反应,让局势失控。”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见解,御书房内议论纷纷。有的大臣主张直接拒绝,以免后患无穷;有的则担心拒绝太过生硬,会得罪楼兰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皇帝李轩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陷入更深的思索。

踱步许久,皇帝李轩终于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朕自然知晓其中利害,可若全然拒绝,恐失了大国风范,亦会树敌。我大永如今正处于上升之势,周边国家皆在观望,稍有不慎,便会影响我朝声誉。需寻个两全之策……”

众人闻言,又陷入沉默,开始苦思冥想。良久,林文渊眼睛一亮,上前献策:“陛下,臣有一计。不如派遣一支由能臣武将组成的使团,前往楼兰国。名义上是协助调查沙盗,实则摸清虚实,了解他们的真正意图,以及国内局势、各方势力分布等情况,以便我大永做出最有利的决策,维护我朝利益。”

皇帝李轩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林爱卿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给了楼兰国面子,又能让我们掌握主动。不过,这使团人选至关重要,需得慎重挑选。”

于是,众人又围绕使团人选展开讨论。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最终确定了几位合适的人选。为首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苏文远,他饱读诗书,能言善辩,对各国风俗人情了如指掌,曾多次在外交场合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口才化解危机,为大永争得颜面。同行的还有几位武艺高强的护卫,皆是从军中精锐中选拔而出,他们不仅拳脚功夫了得,更精通各种兵器,能在关键时刻保护使团安全。此外,还有一位擅长谋略的谋士陈风,他心思缜密,总能在复杂的局势中洞察先机,为使团出谋划策。

一切安排妥当,皇帝李轩亲自召见使团成员。在大殿之上,他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语重心长地叮嘱:“诸位爱卿,此次出使楼兰国,任务艰巨,关乎我大永的国运。你们既要展现我大永的实力与善意,让楼兰国知晓我朝的大国风范,又要洞悉他们的真正意图,切勿被表象所迷惑。一路上务必小心谨慎,相互协作,若遇突发情况,及时传信回朝。朕在京城,盼望着你们凯旋而归。”

使团成员们跪地领命,齐声高呼:“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负所托!” 随后,他们便退下,开始筹备出使事宜。京城的街头,百姓们看着使团忙碌的身影,心中既有对使团的担忧,也有对大永威名远扬的自豪。而在皇宫内,皇帝李轩望着远方,默默祈祷使团此行顺利,为大永王朝开拓出一片和平稳定的外交新局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