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摊了摊手,表示干好手里工作的事就行,其他的跟他们俩人也没关系。
听说新主任明天就会来任职,众人这才收起小心思认真干活,生怕新来的领导给他们穿小鞋。
果然,隔天新主任就上任了,是一个秃头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
听完杨景等人报告最新的事宜后,他点了点头笑道:“之前陶主任安排的工作基本没什么大的问题,你们照旧就行。”
“我叫刘顺学,有啥事你们及时跟我汇报就行。”
走出供销社,李亚龙屁颠屁颠靠了过来,笑着道:“杨景,这新来的主任好像还不错,都没刁难我们。”
杨景点了点头,他对新主任的印象也不错。
主要是自己业绩能达标,就算遇到刁蛮的领导,他也无所畏惧。
又去跑了个大队,回到家时,就看见邮差来送信了。
杨景打开看了看,不出意料是省日报的。
对方很满意他前面的剧情,让他尽快把全本书写完结。
并且拟了个合同给他,千字定价10元,每册销量分红1分5。
让他要是同意就签合同,并且把后续写好的稿子一并寄过去。
杨景思索了一下,这应该是对方能定的最高价了,再拖下去作用也不大,于是认真查看了一眼合同,发现没猫腻后就签字同意了下来。
他新书总共写了18万多字,除了寄过去的3万字,还剩厚厚的一摞稿纸,全是他最近的心血。
想着抛开后续的分红,光是第一批稿费就高达1800,杨景不由感慨,还得是名人效应啊!
他若是之前没写小知青记录史,攒不下来这些人气,后续这本书稿费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
小知青记录史还没完结,他准备再写一段时间,也差不多可以完结了。
隔天一早,他就来到公社,把合同和所有的稿子都给省日报寄了回去。
虽然有些不放心,但想着对方是省日报,应该也不会苛刻自己这点稿费。
果然,他没等几天就收到了新书的第一批稿费,足足1800元。
外加他之前攒下的3500,他现在手里一共有5000多了,妥妥的大户。
有了这笔钱,他对改革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晚上,躺在床上,杨景搂着李春红道:“春红,我新书稿费今天到了,现在手里有好几千的闲钱,想去县里早些买个房子,你有啥意见没?”
李春红摇了摇头,低声道:“杨大哥,你做主就行,我都听你的。”
男人这么有本事,她现在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要两个人能一直好好在一起就行。
两人结婚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管是李春红还是她父母兄弟,对杨景都很满意。
特别是知道杨景要在县城买房,她现在更加的放下心了。
一夜无话,隔天杨景就骑着自行车进城,径直来到了张骞住处。
他前些天来买物资时,就跟对方沟通过,可能过段时间会来县城,让张骞最近不要回老家。
得知杨景要买房子后,张骞吃惊不已,缓了好一会儿才跟着他出门。
“你想买楼房还是居民房带院子的那种啊?”想了想张骞开口道。
“都行,最好是城东那片区的。”
城东那片区往后几十年都是宁阳重点开发区域,房子价值也会一涨再涨。
“好,先过去看看吧!”
两人骑着车来到城东一处居民区,杨景在楼下等了一会,就见张骞跟着另外一名男子走了下来。
男子笑着看向杨景,“兄弟,是你要买房吗?别的区域我不敢说,但城东这片没有谁比我更了解。”
杨景点了点头,递了一支烟给对方,开口道:“麻烦你了。”
没多耽误,三人闲聊了几句,就赶往周围住所。
但连续看了好几户,杨景都不是很满意,要么是价格不合适,要么是户型太老了。
三人又来到一处院子,杨景看见里面老人有些熟悉,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对方。
正是他之前跟曾孝先去国营饭店吃饭时,帮他看牛车的那位老奶奶。
对方一下子就认出了杨景,拉着他的手激动道:“小伙子,真的是你啊!赶紧进屋坐。”
得知杨景是来买房子后,她笑着点了点头。
说这房子是她亲妹子的,前段时间妹子去世时,她借了不少钱安葬对方,这才想把这房子卖掉还钱。
杨景进屋查探了一番,很是满意。
不仅房间多,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位置也不错。
他这才看着老人开口道:“奶奶,你这房子准备卖多少啊?”
老人想了想,笑着道:“隔壁跟这个差不多户型的,前段时间卖了2100,你要买就1600卖给你吧!”
上次杨景给了她两块钱,虽然对方不一定记得,但她一直记在心里。
之前还寻思找不到地方报答对方,没成想对方居然阴差阳错来找自己买样子,还真是缘分啊!
见杨景没讲话,旁边男子点了点头,“之前是有一处院子卖出去了,好像是公家买的,确实是花了2100。”
闻言,杨景缓缓道:“奶奶,可不能让你吃亏啊!你这便宜太多了。”
老奶奶笑着摆了摆手,“我欠了些钱,还完回到乡下,哪怕天天大吃大喝也用不完这些钱。”
杨景思索了一下,笑着道:“奶奶,你看这样成不,合同咋俩写2000,然后你把房子过户到我名下,但我先给你1600,你继续住在这里,反正房子大,空着也是空着。”
“这样可以预防我哪天赶你走,或惹得你不开心,到时候你拿着合同来找我领剩余的400元,这样对大家都好。”
这话可算说到老人心坎里去了,她已经离开老家很多年,一直跟着妹子住在县城。
拿着这么多钱回去,说不定哪天被人抢了也没人知道。
而且夫家那几个亲戚是什么样子她很清楚,一旦知道她卖了房子,肯定会让她把钱吐出来。
犹豫了一下,老人开口道:“我住在这里太麻烦了,你们干点啥都不方便,还是让我回家吧!”
老人刚才的表情杨景看在眼里,笑着道:“奶奶,这事就这么定了,反正我最近很少来县里,你还可以帮我守着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