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确认了一遍,得到杨景肯定的答复后,爷孙俩眉宇间都是喜色,连连点头,巴不得明天就来上班。
看着两人的表情,杨景不由摇了摇头,怪不得这年头人贩子多,大家还是太单纯了。
自己这仅仅是报一口价格,连店开在哪里,有哪些同事,具体做啥工作都没去看一眼,就直接点头同意了。
商议好后,杨景让她三天后来这里集合,到时候开始培训。
虽然不清楚具体培训内容,但郭淑宁还是点了点头。
她暗想着,对方开这么高的工资,肯定是个大饭店,有正规的培训也很正常。
送走两人后,杨景刚闲了没一会儿,就又有一对夫妻找上门。
他广告纸写得很清楚,只招收女孩子,还需要要五官端正。
可眼前的两人让他有些无语,女人五大三粗就不说了,年龄起码有三十好几,显然不是他要招收的目标人群。
那男人更加卖力,一直讲自己力气大,能背200多斤,而且啥都会做。
说着他怕杨景不信,双手轻松的就把他媳妇举了起来,笑眯眯的看着杨景。
“大哥,你们还是去别处看看吧,我这里只招小姑娘。”
尽管杨景态度温和,但两人还是不免有些失望。
他们只要看见有贴广告纸出来的工厂或者单位,就跑去询问,但都一无所谓,没人要他们。
两人颤颤悠悠的离开,妇女忍不住掉出了眼泪,看着身旁的男人道:“娃他爸,到底咋整啊?亲戚都借遍了,离手术费还差不少啊!”
男人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安慰着媳妇,“我再去别处问问,你先别着急。”
听见两人这对话,杨景叹了一口气,大声道:“大哥,你们等等。”
见两人都有些好奇的看着他,杨景缓了缓道:“你们孩子是生病了吗?有医院检查的单子吗?”
虽然不清楚杨景是啥意思,但女人还是点了点头,从包里掏出好几张去县医院开的单子,递给了杨景。
接过单子简单看了一下,孩子是右腿和肺上有些问题,于是他开口道:“大姐你做洗碗和拖地啥的工作没问题嘛?另外忙的时候可能要帮着其他人端端菜啥的,我这里是开饭店的。”
“啊……真的假的?”
女人一脸的不可置信,瞪大了眼睛,很是激动。
还是旁边男人拉了拉她,这才反应过来,连连点头道:“好,我到时候一定到。”
她甚至开心得连工资都忘记问,哪怕杨景给她开个几块钱,对于她家里的目前状况,她也完全能接受。
杨景问清楚两人姓名和住址后,这才笑着道:“三天后来我这里集合吧,工资跟其他人一样,三十二元一个月。”
他这话一出,不仅是女人,就连他男人也很是吃惊。
重复询问了好几遍,俩人这才连连感谢着杨景,说他是个好人,有他当经理,国营饭店开业时生意一定火爆。
不管是先前女子,还是现在这对夫妻,都以为他是国营饭店的经理,才会来招人。
对此,杨景并没有过多解释,等人到齐了他准备一次性讲清楚。
萧和凤在里屋门口暗暗点着头,刚她看见杨景都已经拒绝了俩人,可听见对方家里孩子重病后,他立马改变主意,这点让他很是喜欢。
按照她的思想,人可以没钱,但一定不能丢了善心,她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越发的满意。
这两天杨景都在这里守着招人,隔天下午才总算是招齐了四人。
特别是今天,他家里门槛都快被踩烂了,不仅是适龄女子来得多,更来了不少年轻的男子,不过不适合的他都一一拒绝了。
下午时还有一位长得不错的女子前来应聘,不过他原本定的四人已经招满,留下对方地址后,他只能把对方作为备选名单,说如果还差人就去女子家里叫她。
忙活完招人事宜后,他去把贴的广告纸都撕了撕,这才回家休息。
隔天一早他就返回了李家屯,回到家时见李春红有些忧心忡忡,他有些不解的走了过去。
“怎么了春红?是不是谁欺负你了?”
李春红摇了摇头,“杨大哥,我以前跟大伯辞职了,推荐了孝梅当小学老师,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同意。”
闻言,杨景这才松了一口气,笑着道:“队里有文化的不多,又是你推荐的,应该没啥问题。”
“还有咱俩只是去县里工作,以后又不是不回来了,到时候多回来看看他们就好了,你别太难受了。”
他能理解对方,毕竟工作了好几年,肯定跟那些孩子都有一定感情了。
又安慰了对方好几句,见她缓了过来,两人收拾完家里东西后,杨景这才带着李春红来到了李家。
跟李广胜简单讲了讲事情进展后,对方虽还是有些担心,但还是点头同意了下来,当即就让小儿子去地里通知李春林。
此时李春林正在上工,请了个假赶回家当面询问了杨景一番后,这才又返回地里跟组长和队长讲明了情况。
他们虽然不知道杨景让对方去城里干啥,但想来也不会害他二舅子,于是纷纷点了点头。
处理完李家的事后,杨景这才带着李春红赶往知青点。
徐小天和吕良伟得知杨景让他们尽量今天或者明天就赶往县城后,两个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自从前几天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就一直在做着准备,只是杨景上次讲的一个多月才开业,没想着会这么快就去县城。
两人随身物品不多,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讲已经准备完毕。
杨景白了两人一眼,跟着他们找到新的知青点女组长曹琴说明情况后,对方表示他们俩人考虑清楚了就行。
不然明年结算时没多少工分,到时候没粮食吃别来找她闹。
现在虽然不强制性要求谁一定要干活,但在农村来说只要不去上工,那就代表着没粮食吃和没钱用,所以除非家里劳力多,不然懒汉还是很少的。
看着几人东西不少,特别是李春红,大包小包的拿了不少,杨景考虑了一番还是去找了一趟李广元和曾孝先。
跟李广元交流了好一会儿,对方这才点了点头,表示如果县里不好干就回来,在李家屯至少饿不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