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慕凝这段时间里,总是心神不宁,原本的灵飞经抄录,也因此寸步难行。
这位天京城十大美人之一,被誉为才子心中绝代佳人的女子,此时也有些迷惘,不知所措。
崔慕凝看着眼前这些翠竹,不由得轻轻咬唇。
难道自己也是如同这些翠竹一般?
看似是高雅端庄,实则中空无实?
只是竹便是竹,当初觉得谦谦君子是你自己,后来觉得中空无实也是你自己,实在是有些可笑。
竹不曾变,人心反复而已。
天京城另一处私家小院。
这座虽然外看不太显眼,可其中却是大有乾坤,奢华无比的府邸,是杨赫曾经的私宅。
泄水亭中,同为天京城十大美人之一的荣渔舟,此时正对镜梳妆。
铜镜中,那张本就是足够艳羡旁人的动人脸颊,如今显得愈加美艳。
荣渔舟身上,是那件琉璃长纱裙,修饰的身形颇为窈窕。
这件琉璃长纱裙,正是当初荣渔舟与杨赫最后一次见面所穿的衣服。
荣渔舟打开一只小盒子,以细长手指轻轻蘸取,将赤红口脂轻轻涂抹在嘴唇。
“呵。”
荣渔舟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不由得轻笑出声。
将那盒口脂放下,荣渔舟垂下眼眸,往昔画面于脑海中阵阵闪过。
曾经的恨之入骨,到后来的爱恨交加。
只是正如杨赫所说。
“荣渔舟已死。”
当荣渔舟不曾离开天京城之时,便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杨赫倘若死在皇权之争中,那自己便会毫不犹豫地自缢。
荣渔舟款款起身,站在泄水亭中,望向院门,静静等待。
美人梳妆成,静候君登门。
皇宫。
整个皇宫上下,已经开始张灯结彩。
立后一事,规矩极多,流程也极多。
总归是要整个皇宫,上上下下的宫女太监,都忙忙碌碌。
一片欢喜气氛。
结婚讲究三书六礼。
三书分别是聘书,礼书,迎书。
礼部尚书李子达,亲自提笔,为皇帝杨赫书写聘书。
毕竟是立后的大事,再怎么谨慎、隆重,都是不为过的。
这位礼部尚书来来回回研磨提笔,先后书写数次,精益求精。
一份聘书,害的堂堂礼部尚书李子达是满头大汗。
户部尚书王正和,亲自准备纳采礼,既是男家向女家所致礼物,既有实用之物,又有象征之物。
鞍辔的文马六匹、一等甲胄十副、绸缎百匹,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除此之外,另有刚刚被提拔为吏部侍郎的徐柯,被派遣去祭告郊、社、太庙。
整个皇宫都颇为忙碌。
不过比起南边天下那位年轻皇帝的立后,却是极其“简朴”了。
毕竟那位开元新帝陈凡,弄得那次堪称盛大的立后,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崔家,大堂。
崔鹤和崔巍二人,已经是苦等许久,却仍旧不曾见崔谔回来。
哪怕是一向养气功夫极好的崔鹤,此时也不由得心神不宁。
一旁的崔巍,哪里还有早上正襟危坐地模样,此时早就瘫软在座椅上。
崔巍颤声道:“父亲,儿子应该是保不住了。”
崔鹤沉声道:“巍儿,不可胡言!”
崔巍此时却浑然不顾,整个人瘫在椅子上,双眼无神。
“父亲,儿子死后,您务必保重身子,儿子不孝,不能给您养老送终了......”
似乎是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崔巍此时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整个人就这么呆呆地仰着头,嘴里不断嘀咕着什么。
“这两个月,我实在是受够了这种感觉了,折磨的我几乎要癫狂。”
“死罢,死罢,死了也好,干脆利落,倒不用我整日担惊受怕了。”
崔鹤此时也是死死咬牙,紧紧皱起眉头。
也就在此时,一道突兀嗓音响起。
“国舅,谁要你死啊?”
一位身穿大红袍地男子,出现在崔家正门。
崔巍听到声音,愣在原地。
一旁,崔鹤猛地站起,而后立马跪倒在地。
“拜见皇帝陛下!”
崔巍此时后知后觉,从椅子上猛地跪倒在地,整个人冷汗直冒,瞬间清醒。
“拜见皇帝陛下!”
是他!
杨赫!
只见此时杨赫笑呵呵地站在正门,一旁还有大将军崔谔随行。
为何杨赫会亲临崔家?
可下一刻,崔巍却猛地一愣。
国舅?!
崔巍猛地抬起头颅,难以置信地看着杨赫!
杨赫却是笑容淡然,身后是由礼部尚书李子达亲自送来崔家的聘书,再往后是户部尚书王正和亲自送来的纳礼。
一位太监取出一份圣旨,高声呼喊。
“元历四十二年,册崔氏崔慕凝为皇后!”
这道圣旨如同一道惊雷,轰然炸响!
杨赫要立崔慕凝为皇后!
崔巍整个人呆若木鸡。
而另一侧的小院,崔慕凝更是如遭雷击,不知所措,整个人糊里糊涂的便领了那道圣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监走到崔慕凝面前,躬身说道:“娘娘,请吧。”
崔慕凝呆愣的看着眼前这座盖有黄幕的花轿。
随后在搀扶下,迈步坐上花轿。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往皇宫。
一路上天京城皆是沸腾不已。
与皇宫喧闹不止,喜气洋洋的氛围不同。
泄水亭中。
那位早就梳好红妆的美人,只是一个人望向正门。
荣渔舟枯站了一天一夜。
也没有等来那位曾经的太子殿下。
最终等来的,只有那道昭告天下的圣旨。
皇帝杨赫,册崔慕凝为皇后。
金銮殿前。
杨赫掀开花轿门帘,伸出左手,笑着看向其中女子。
崔慕凝微微张口,缓缓将手搭在杨赫手心。
杨赫亲自牵着崔慕凝,走入金銮殿之中。
杨赫目视前方,轻声说道:“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崔慕凝抿起嘴唇,并未作声,只是轻轻握住杨赫手掌。
杨赫微微一笑。
蛰伏二十八年,一朝见真我。
这位太和王朝的新帝杨赫,最终还是册崔慕凝为皇后。
天京城中世家盘根交错,崔家为大世家之一,崔谔又是一品大将军,掌管御林军。
这位新帝杨赫,如今的场景,和当初先帝杨镇娶赵懿场景,几近重叠。
收拢实权,拆分世家,巩固皇权。
帝王心性,本应如此。
喜欢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