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悬疑灵异 > 悬疑推理破案民国重庆迷雾 > 第21章 紧张的解码之夜

紧张的解码之夜

回到特勤处的秘密据点,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急促的气息。李画铭将那份密码表和敌方行动计划摊在桌上,一旁的陈毅安飞速地翻阅代码本,试图解读密文。

“这些密码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没有密码表,我们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破解。”陈毅安边说边记录,眼睛里充满了倦意与专注。

“时间不等人。”李画铭低声说道,目光冷峻,“敌人的计划显然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要在他们之前找出目标。”

薛云泡了一杯浓茶递给陈毅安,随后将目光转向李画铭:“从计划的标注来看,几个目标位置极具迷惑性。你觉得敌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攻其软肋。”李画铭指着地图上的几个标记点,“这些点看似不相关,但仔细分析,它们共同构成了重庆的经济与军事神经中枢。如果这几处被摧毁,重庆将陷入全面瘫痪。”

黑暗中的追击

与此同时,敌人也在行动。船坞暴露后,日军情报部迅速派遣了追踪小队,他们利用伪装渗透重庆市区,试图找出李画铭一行的藏身之处。

一个秘密据点内,日军特工头目佐藤正重端坐在阴影中,盯着手中的情报报告。他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冷声道:“密码表和行动计划丢失,但他们肯定没有时间将其全部解密。给我加派人手,无论如何要在行动之前找回文件。”

“是,佐藤队长!”一名特工立正敬礼后迅速离开。

佐藤站起身,目光阴冷地望向窗外:“李画铭……这一次,我们要让你无路可逃。”

真相初现

解码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夜晚,直到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陈毅安才放下手中的笔,脸上浮现一抹疲惫但欣慰的笑意。

“解码完成了!”他举起解读出的文件,“敌人计划在三天后,同时袭击重庆的中枢电报站、军火库和长江码头。这三处是重庆防线的关键节点。”

“果然是全面瘫痪计划。”李画铭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后问道:“袭击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

“凌晨三点,长江码头的行动是核心,其他两处是掩护。”陈毅安回答。

薛云皱眉道:“凌晨三点,码头守卫松懈,敌人选择这个时间确实高明。但我们如何才能及时阻止他们?尤其是在他们不知道我们掌握情报的情况下。”

李画铭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我们要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猎杀的陷阱

为了迷惑敌人,特勤处决定故意泄露一部分情报,暗示他们已转移目标。与此同时,李画铭亲自率队布置反击的陷阱。他们在长江码头附近安排了伪装队伍,并派出一批情报员引导敌人追踪。

夜色降临,码头的空气中充满了肃杀之气。

“他们来了。”薛云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远处的黑影,那是一队精锐特工,人数超过二十人,配备齐全。

“敌人的主力被引来了。”李画铭冷静地调整枪口,对身旁的特勤队员说道:“各就各位,记住,必须一击必中。”

交锋的瞬间

敌人逐渐接近伪装的目标点,佐藤正重的身影出现在队伍中央。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察觉到什么不对劲,但当他准备下令撤退时,四周突然爆发出密集的枪声。

“埋伏!撤退!”佐藤厉声喊道,同时抽枪反击。

特勤队的伏击精确而致命,敌人损失惨重。李画铭盯准佐藤的方向,果断扣动扳机,子弹擦过佐藤的肩膀,却未能击中要害。

“追!”李画铭带队追击,佐藤则借着夜色的掩护迅速撤退。

双雄对决

追击中,李画铭与佐藤在一处废弃仓库内狭路相逢。枪声再度响起,两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

“李画铭,你的确是个对手。”佐藤冷笑道,“但今天,你会为你的聪明付出代价。”

“佐藤正重,你低估了重庆的意志,也低估了我们。”李画铭的目光冰冷,声音坚定,“这里是我们的土地,你们注定失败!”

两人近身搏斗中,李画铭以迅猛的招式夺下了佐藤的武器,并用匕首制住了他。

“行动计划在哪里?”李画铭逼问。

佐藤冷笑道:“太晚了,已经无法阻止!”

就在这时,特勤队员赶到,将佐藤制服。

背后的阴谋

然而,李画铭发现敌人还有更大的阴谋未曾显露。佐藤临死前的一句话让他心中一震:“重庆只是开始,你们的抗战希望将被彻底摧毁……”

重庆的晨曦

天光微亮,重庆的码头上仍弥漫着一丝硝烟的味道。经过一夜的追击,特勤队终于取得了关键的胜利。佐藤正重被押回了秘密据点,但他的态度却令人警惕。他的笑容,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自信,仿佛失败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危机的开端。

“李队长,这次的行动虽然成功,但佐藤临死前的那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薛云将一杯热茶递给李画铭,眼中满是担忧。

李画铭没有回答,只是凝视着桌上的地图。良久,他指着重庆北部的一处标记,沉声道:“这里,或许是敌人真正的目标。”

隐藏的意图

经过一夜的审讯,佐藤的嘴巴依然紧闭。然而,陈毅安在他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中发现了一份隐晦的记录,上面用特殊符号标注了一些陌生的地名。这些地名并非军事重地,也不在重庆的主城区,反而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村落和山谷。

“这些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薛云皱眉问道。

李画铭的目光微微一凝:“这些地点或许与我们的抗战资源有关。重庆作为战时首都,不少重要的物资、人员和科研设施都被分散隐藏,敌人或许早就盯上了它们。”

陈毅安点头附和:“尤其是这一处——北碚,这是当时重要的后勤和科研基地。如果敌人能破坏那里,对我们抗战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线索的追寻

为了验证猜测,李画铭决定亲自前往北碚调查。途中,他带上了薛云和陈毅安,以及几名特勤队员。他们伪装成普通商人,搭乘一艘客船沿嘉陵江而上。在破晓的晨雾中,嘉陵江两岸的风景隐约可见,宁静的表面下却暗藏着汹涌的暗流。

“我们可能没有太多时间。”李画铭低声对薛云说,“敌人的计划显然不仅限于重庆市区,他们的行动或许已经开始。”

薛云点头:“但这次我们提前掌握了主动权,至少不会再被动挨打。”

隐藏的威胁

抵达北碚后,李画铭一行迅速与当地的情报站取得联系。他们发现,最近几天北碚附近的村落频繁发生一些异常事件:陌生的外地人突然出现,村民失踪,甚至有村舍被焚烧的痕迹。

“这显然不是普通的匪患。”当地情报员郑重地说道,“而且我们发现,有一支日军小分队正悄悄向北碚靠近。”

“他们想做什么?”陈毅安紧张地问。

“或许是试图切断我们的物资通道,或者更糟——窃取秘密研究成果。”李画铭沉思片刻,果断下令,“我们必须立刻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将这一威胁扼杀在萌芽之中。”

深入虎穴

通过当地情报站的引导,李画铭得知日军小分队可能藏匿在北碚外围的一处废弃矿洞中。那是一处掩藏在山林深处的隐秘场所,地势复杂且容易防守,显然是敌人精心挑选的藏身之地。

夜幕降临,李画铭带领小队悄然接近矿洞。他们在山林中布置了狙击点和埋伏位置,确保行动的万无一失。

“敌人的人数并不多,但很可能有重武器支持。”薛云检查着装备,小声提醒道。

李画铭点头:“我们不需要正面交锋,重点是破坏他们的计划。”

意外的发现

行动开始后,特勤队在矿洞外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箱子,里面装满了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密码机。这些设备显然与敌人的大规模行动密切相关。

“看来,他们不仅是小分队,而是整个计划的通讯中枢。”陈毅安惊叹道。

就在此时,一声枪响划破夜空,埋伏的队员瞬间反击。矿洞内的敌人意识到暴露,纷纷撤退。李画铭果断下令:“全力追击,但小心敌人诱敌之计!”

真相初现

激烈的交锋后,特勤队成功摧毁了敌人的通讯设备,但却发现了一份新的文件。这份文件详细记录了敌人在重庆周边的多个行动计划,其中竟然还包括对北碚的另一处目标——一座正在秘密修建的抗战资源仓库。

“敌人知道得太多了。”李画铭眉头紧锁,“我们的内部或许有叛徒。”

“如果是真的,那我们不仅要面对外敌,还要防备暗中的内奸。”薛云声音低沉。

“回重庆。”李画铭坚定地说,“北碚的危机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回程的迷影

嘉陵江畔的夜风带着一丝寒意,李画铭一行人乘船返回重庆,心中却无法平静。特勤队在北碚的行动虽然成功,但敌人遗留下来的计划文件引发了更深的警惕。

“这份文件是我们掌握主动的关键,但它也意味着我们的情报网已经被渗透。”李画铭的目光投向江面,声音低沉。

陈毅安点了点头:“如果内部真的有叛徒,那我们的每一步都可能被提前知晓。”

“这次行动的胜利或许只是敌人转移视线的策略。”薛云补充道,“真正的危机可能藏在这份文件没提及的地方。”

密谋的交锋

回到重庆后,李画铭将文件交给军统的加密专家进行解析,同时召集特勤队的核心成员秘密开会。会议室内,所有人神情凝重,每一个细节都在被反复推敲。

“文件提到的仓库地点虽然重要,但它只是资源的一部分。”李画铭分析道,“如果我是敌人,会利用这个假目标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真正的计划可能另有所图。”

“可惜文件上并没有进一步的线索。”陈毅安叹了口气,“我们需要更多情报来验证。”

“那么就从内部开始查。”薛云冷冷地说道,“既然情报可能泄露,叛徒一定就在我们周围。”

埋伏的暗手

李画铭决定采用引蛇出洞的策略。他对外宣称特勤队将秘密调动大量人手保护北碚的仓库,同时向情报站散布假消息,表示仓库的物资将提前转移到另一个隐秘地点。

“如果敌人有内线,这样的诱饵一定会引起他们的反应。”李画铭解释道。

与此同时,他暗中安排薛云和陈毅安在情报站和特勤队内部展开排查,监视一切可疑动向。

深夜的袭击

数日后,消息开始发酵。一个深夜,北碚方向突然传来紧急电报:仓库附近发现了敌人的小规模武装行动,疑似日军特工试图破坏设施。

“敌人果然上钩了。”薛云露出一抹冷笑,“看来我们的假情报成功了。”

“未必。”李画铭却并不轻松,“敌人未必只冲着假目标而来,他们可能还有其他布置。”

于是,他决定带队亲赴现场,同时暗中布置后手,防备敌人暗度陈仓。

仓库的玄机

北碚仓库内灯火通明,所有物资都被迅速转移到了安全位置。然而,李画铭在现场勘查时,却意外发现了一件极为隐秘的东西:一台被伪装成普通设备的发报机。

“这台发报机明显是敌人埋下的暗手。”陈毅安检查后得出结论,“它可以远距离传递消息,说明敌人的内线就在我们身边。”

“更关键的是,这发报机传递的并不是仓库的具体信息,而是我们之前行动的全过程。”薛云的脸色骤变,“这意味着,我们内部的渗透比想象中更深。”

追逐与反击

为了追查这台发报机的操作者,李画铭布下了天罗地网。他命令所有通向重庆的道路和码头加强检查,同时安排人手监控情报站和特勤队的动向。

最终,一名负责后勤运输的特勤队员被抓获。他在审讯中支支吾吾,最后在证据面前崩溃,承认自已被敌人收买,为日军传递情报。

“叛徒暴露了。”薛云的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怒意,“但敌人真正的计划还没有浮出水面。”

更深的危机

就在叛徒供述的过程中,重庆城内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爆炸发生在一家制药厂——这是一处为前线提供重要药品的核心设施。

“敌人从未放弃真正的目标。”李画铭瞬间意识到,“仓库的动静只是障眼法,他们的真正意图在重庆城内!”

他立刻带队赶往现场,但制药厂的损失已不可挽回。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废墟中发现了一封日军特工遗留下来的信件,信件内容直指一个更危险的计划:

“下一次的目标,将摧毁你们的核心命脉。”

紧急的追查

制药厂的爆炸让整个重庆的防务体系陷入震动。李画铭手中拿着那封威胁信,心中如同翻涌的嘉陵江潮水——敌人真正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核心命脉”的字眼既模糊又直指要害,仿佛笼罩在迷雾之中的致命暗箭。

“制药厂的爆炸不是终点,而是敌人下一步计划的开始。”薛云分析道,“这封信是挑衅,更是警告。敌人用的是心理战术,他们想让我们每一步都落入他们的圈套。”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被动等待。”李画铭目光深沉,“立即着手排查重庆城内所有关键设施,任何可能成为敌人目标的地方都要严加防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