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 第69章 张辽

【四十岁的年纪,对寻常的古人来说,人生早已经逝去大半。

那些未曾完成的梦想,都随着年岁的提高而消减。

然而,四十的刘备,却依然坚持着他的理想。

请徐庶,收赵云。

三顾茅庐,请出了卧龙。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刘备渐渐好了起来。

入主益州,击败曹操。

夺得汉中,进位汉中王。

50岁的刘备,称帝,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天幕下,无数人为刘备的精神所感动。

即便是到了四十岁的年纪,依然在为自己的理想拼搏。

【刘备的辉煌,不过是昙花一现。

为了帮自己的兄弟报仇,倾国之力,讨伐东吴。

然而,夷陵之战的一场火,让他丢掉了一切。

成功,对于刘备而言,只停留了短暂的片刻。

而失败,却贯穿了他的人生。

每次跌倒,又再次爬起。

有多少人,能够如同刘备这样?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怀揣着这样那样的梦想。

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认清了那些所谓的现实,曾经的梦想便如同泡沫一般消散。

而刘备,即便不断遭受挫折,即便依然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半,可依然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其心昭昭,其志烈烈。

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因为刘备,让浪漫成为蜀汉的代名词。

因为刘备,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才能结束的如此体面。】

天幕播放完毕,而天幕下的人,都已被刘备的精神所感动。

好一个汉昭烈帝刘备。

“终其一生,只为匡扶汉室,这就是我大汉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吗?”

天幕下的刘邦有些意动。

虽然他知道他的大汉迟早要完。

但能被这刘备画上一个如此圆满的句号,也算是让他这个开国皇帝无比欣慰。

而那些军队当中的将士,则更看重的是刘备对于他兄弟的态度。

“昭烈帝,举国之力,竟然只是为了自己的兄弟报仇,此等大义,让我辈动容。”

“唉,能当昭烈帝的兄弟,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而视频的评论区内,也充斥着对于刘备的赞美。

【小时候最看不起刘备,觉得假仁假义。

年龄越大,越是觉得刘备是真英雄。

起点低微,蹉跎大半生,到处投靠,没兵没地盘。

换我,早就躺平了,但刘备硬是逆天改命了。】

【如果穿越到三国,还是投奔刘备比较好,不会因为你的出身低微看不起你,也不用太担心功高震主,毕竟还有一个诸葛亮顶着呢。】

【时常有人诋毁刘备,说刘备是伪君子,呵呵,你若说他伪了一辈子,那他就是真君子。】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泪目,大魏有大魏的傲骨,蜀汉有蜀汉的浪漫,东吴有东吴的鼠辈。】

孙权:……

然而,还没等孙权从这具留言中缓过神来,下一条视频就已经展开。

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让孙权差点晕阙。

【那日合肥城下八百人,势如破竹,冲杀进孙权的军阵。

而吴军面对的魏军首领,就是那武成王庙六十四名将之一,大魏五子良将,威名能让江东小儿止啼的荡寇将军-张辽,张文远。】

孙权两眼一翻,直接瘫软在地。

左右连忙上前来掐他的人中,把他给掐醒。

“主公!”

“快,快扶我进屋,这天幕,我不看了。”

张辽不看了,其余的人却都产生了兴趣。

都说这张辽厉害,他们倒是要看看,这张辽究竟有什么厉害的。

【张辽的八百破十万,广为人知。

很多人都认为是孙十万凭一己之力将张辽拉进的武庙。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合肥之战以前,张辽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辽,看看张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天幕下的张辽,抬头仰望着天幕。

他没有想到,自己合肥一战,已经被后世广为人知。

不过,除了逍遥津之战,还有一场战斗,让他最为满意。

【张辽少为郡吏,因为武力值出众,被并州刺史丁原纳为麾下。

应大将军何进的邀约,丁原进入洛阳,除掉十常侍。

而张辽则是听从命令,到河北募兵。

等他招到千余人回到洛阳,洛阳却已经变了天。

何大将军被宦官杀害,丁原被吕布杀害,而董卓,则一手遮天。

无可奈何的张辽,带着人马跟随了董卓。

而董卓好景不长,被吕布杀掉,张辽又跟随了吕布。

吕布有勇无谋,并非明主。

终于,吕布挂了。

麾下的将领,全被处决。

而张辽,则带着自己的人投奔了曹操。

此时的他,三十一岁,终于遇到了值得自己付出的明主。

官渡之战,袁绍兵进白马。

多数人都知道关羽在此处斩杀颜良,立下大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战,其实是张辽何关羽的共同作战。

张辽也在后续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升为裨将军。

除了武力出众,张辽也兼具胆识与谋略。

小说里,有关羽单刀赴会。

而正史上,有张辽单身上三公山,劝降敌军主帅。

曾经依附于吕布的泰山屯帅昌豨,在吕布死后没有投降曹操。

于是,曹操派夏侯惇和张辽前去讨伐。

数月的征战,粮草将尽,大家都想着撤军回去。

而张辽发现,昌豨在两军战斗时有些犹豫,好像有意归降。

于是,他只身前去劝说昌豨,并跟随对方前往三公山的家中,得到昌豨 的认同。

之后,昌豨归顺了曹操,东海之地暂时得到了稳定。

这件事的危险程度可谓极高。

小说中,关羽的单刀赴会,至少双方还维持着友好的表面关系。

而张辽和昌豨两军正在交战,说不定就直接将他杀了。

曹操得知这件事以后,跟他说,这不是大将该做的事。

而张辽却说:“凭着明公达于四海的威信,我带着您的旨意去,昌豨必然不敢害我。”】

天幕下,无数的皇帝笑了。

“懂事噢!”

【和高傲的关羽不同,张辽除了勇武过人。

他还有着智谋和情商,以及难能可贵的谦卑。

试问,有哪一个君主会不喜欢呢?】

嬴政:朕甚是喜欢,速速送来,与朕一同征讨天下。

【之后的张辽,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几乎所有的战事都有他的身影。

讨黎阳,拔阴安,破邺城,扫常山。

而此时的张辽,也颇受曹操的喜爱。

曹操甚至出城迎接张辽,并让张辽跟自己同乘一辆车。

拜张辽为荡寇将军,都亭侯。

可这些战绩,都没资格让张辽成为武庙的成员。

他还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足以让张辽二字载入史册的机会。】

天幕下的众人看到这里不禁感叹。

终于,张辽的成名之战要来了吗?

喜欢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