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
陆秀夫自幼聪慧,小时候跟随一位姓孟的先生读书。
孟先生表示,这孩子大小就行。
宝佑四年,考中了进士。
而后,被李庭芝看中,召到了幕府。
而陆秀夫在李庭芝的手下,将事情都办的很好。
李庭芝于是更加器重他,多次给他升迁。
1274年,李庭芝担任淮东制置使,提拔陆秀夫为参议官。
1275年,元军进攻南宋,朝廷告急。
李庭芝的幕僚们纷纷逃走,只有陆秀夫几个人留了下来。
李庭芝大受感动,于是把陆秀夫推荐给了朝廷。
临安被攻破,陆秀夫跟随二王离去,在福州拥立新帝。
陈宜中觉得陆秀夫熟知军务,很多事情都请教陆秀夫。
陆秀夫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益王死去之后,群臣都想离开。
在陆秀夫的建议之下,群臣拥立了新王。
陈宜中因为跟张世杰不合,前往占城了,于是陆秀夫担任丞相,跟张世杰共同执政。
在张世杰驻守崖山的期间,陆秀夫则负责后方的运作。
而即便是事务繁忙的时候,陆秀夫每天都要写《太学章句》来规劝别人。
1279年,元军来袭。
张世杰派人到宋主那里,想要将宋主给接走,趁机突围。
陆秀夫担心被人出卖,或者被俘虏,不肯带宋主上船。
后来崖山被攻破,众人都各自逃命。
陆秀夫考虑到自己难以逃脱,于是将妻子儿女而都赶下海去。
自己背着卫王也是跳海自尽了,年仅四十四岁。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陆秀夫是怀抱幼主,以身殉国的爱国丞相。】
古人看着陆秀夫的事迹,也是表示赞许。
陆秀夫,确实是称得上是忠君爱国了。
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忠君爱国的思想。
若是小皇帝落入元朝之手,指不定迎来怎样的结局。
至于最后出场的这位三杰之一,就是后世三人当中最为着名的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开篇的一句诗,就让天幕下的人们明白了他的立场。
妥妥的,大宋忠良。
当然,文天祥的忠诚,不单单体现在诗里,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
1236年,出生于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
据史料记载,文云孙是非常帅的。
那是玉树临风,仪表堂堂。
小时候看见欧阳修,杨邦乂等人的画像,觉得他们的谥号都有一个“忠”字,也想成为他们当中一员。
1255年,二十岁的文云孙就读白鹭洲书院,跟着欧阳守道学习。
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云孙参加科举。
洋洋洒洒一万字的策对,直接让宋理宗亚麻呆住了。
宋理宗看完之后觉得是个人才,提拔他为进士第一。
就连当时的考官王应麟都表示,这是个赤胆忠心的大才。
当了状元的文云孙便改名叫文天祥了,字也改成了宋瑞。
中举之后不久,父亲去世了,于是中举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守丧。】
天幕下的人看也是非常感叹。
这才刚刚中举,老爹还没享受就没了。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1259年,蒙古军分三路攻击南宋,宦官董宋臣提议迁都,朝廷竟然无人敢出声反驳。
唯有文天祥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振人心。
建议没被采纳,于是跑路回家了。
后来又升官到了刑部侍郎。
又来又被罢免。
兜兜转转,在升官和罢免之间反复横跳。
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宋廷号召天下兵马勤王。
文天祥聚集兵众万人,赶赴临安。
明知以卵击石,却依然前往,希望以自己的以身殉国来激起天下义士反抗的决心。
只是到达了临安之后,大臣们却都已议和为主。
文天祥的一系列战略意见,最终都石沉大海。
1276年,朝廷更是直接投了。
而文天祥也是被临时提拔为丞相,到元军当中议和。
文天祥又岂是阿谀奉承之辈,和元军主帅伯颜争论,结果被扣留了。
后来某一天夜晚,文天祥在十二名侍客的护送下逃到了真州。
知州苗再成出城迎接文天祥。
这俩人算是相见恨晚,一见如故。
所谓曲高和寡,只因难觅。
只是后来有从扬州逃出来的士兵举报文天祥是朝廷派来劝降的人,李庭芝信以为真,让苗再成杀掉文天祥。
苗再成哪里舍得杀掉文天祥,护送文天祥去了扬州。
扬州不让文天祥入内,文天祥于是跟随从东入海道。
后来遇到了元军的追捕,几经波折,最后逃到了温州。
赵昰继位之后,文天祥被召到了福州,让他抗击江西一带的元军。
1277年,元军攻入了汀州,文天祥迁移漳州,先后收服吉州八县中的七县,只剩下一个赣州没有收服。
元军李恒派人支援赣州,自己也率兵进攻文天祥的据点。
文天祥始料未及,慌忙撤退。
李恒则是在后方穷追猛打。
逃跑过程中,文天祥的妻儿都被抓了,招讨副使赵时赏坐在轿子里面。
元军问他是谁,他说他姓文,于是被捉了,文天祥得以逃脱。
而后,替文天祥掩护的赵时赏也被残忍杀害。
文天祥一边逃,一边召集残兵。
赵昺继位,文天祥上表请求入朝,没有得到批准。
十一月,文天祥带人进驻朝阳县,赶走了一个名叫陈懿的盗贼。
结果这个盗贼陈懿直接引导元军攻击潮阳。
结果文天祥在五坡岭上吃着火锅唱着歌,元军直接就打上来了。
文天祥不愿意被俘,生吞龙脑,自杀未遂。
文天祥被押送去见张弘范。
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却说:“我保卫不了自己的父母,我还教别人去背叛父母,那我诗人吗?”】
天幕下的人看了,无不被文天祥那高尚的气节折服。
就连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都表示。
“文卿宁愿死亡,也不愿意背叛国家和人民,当是我大宋君臣的楷模!”
喜欢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