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众人欢呼之余,城外孙策率军又来了,这次他没有急着攻城。
而是拍马向前几步,在城下大喊道:“城上的人听着,劝你们随时打开城门投降,否则今日再次攻城,城破时,定会鸡犬不留!”
秦谊闻言,对一旁的刘晔低声道:“像这样的人,也配成大事,学那曹操攻城就屠城,即使攻下,估计整个庐江郡的百姓都不会诚心归附于他。”
刘晔点了点头,“不过他有一位大才辅佐,少时吾与周瑜乃好友,还有东城鲁肃鲁子敬,本来让子敬兄随我一起投郑宝的,结果他被这周瑜给带走了,不过现在子敬兄又回东城了,据说他的祖母老死,如今已经回东城办理丧事。”
这个显然刘晔是故意说给秦谊听的,就想看看他是否认识鲁肃,亦或者想听听秦谊对鲁肃的评价。
秦谊微微一笑,“可惜鲁肃不得孙策重用,这样的大才属实可惜啊!不过这孙策也活不了多久了。他在江东的铁血手腕,终究会自食其果的。”
刘晔闻言惊讶的看了看秦谊,心中属实震惊,心道:此人颇有见解,眼光独到,怪不得能在已经废弃的历阳快速崛起,此人将来成就不可估量,且看他今日如何退孙策。
孙策见自已说了半天,居然没人回应自已,心中是又尴尬又愤怒,他今日之所以不敢攻城,是因为找了一夜没找到淮南方向来的近万人马。
所以孙策想通过威压,来迫使皖城投降,可惜他这一拳打在了空气上,根本没人理他。
秦谊突然对城上众士卒喊道:“兄弟们,一起大笑,嘲笑城外一波!”
众人不明所以,但还是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秦谊更坏,直接开口嘲笑道:“江东小霸王,胆小如鼠孙伯符!有种你来攻城啊!”
此话一说,再伴随着众人的嘲笑,孙策顿时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准备下令攻城。
周瑜慌忙上前,拦住孙策,“伯符,不可动怒!”
秦谊又继续嘲笑道:“死了爹,不去攻打江夏找黄祖报父仇,却来攻打庐江,真是不孝子!”
众人又是一阵嘲笑。
这话直接刺激到了孙策,孙策一直以此事在内心谴责自已,东汉复仇不共戴天,若被冠上不孝的名义,将会被世人所瞧不起。
“攻城!攻城!”孙策愤怒的吼了出来。
周瑜心知不妙,大喊道:“伯符,冷静点,冷静点。”随即挥起手中的将旗,这是撤军的旗语。
又上来几名士卒,将暴走的孙策连人带马拉了回去。
这下城墙上的人立马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要说刚才是装腔作势假笑,这次可是真心的大笑,因为孙策退军了。
周瑜在撤退时,回首又看了看城墙上,秦谊的位置,心道:此人心机好强,好手段,刘勋麾下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人?连子扬在一旁都不说话。
待孙策退军后,刘晔笑道:“秦将军,你这攻心计很特殊啊!假如那孙策真的攻城该如何?”
秦谊嘿嘿一笑道:“那就打呗!我们是守城一方,他们攻城,没有足够人马,等于自杀!那周瑜应该比你我清楚。”
刘晔捋了捋胡须皱眉道:“吾太了解周瑜了,此人睚眦必报,气量不够,还是小心点吧,防止他耍什么阴谋诡计!”
秦谊一收笑容,点了点头,“稍后从北门用吊篮将斥候送出城,前去打探孙策大营动向。”
“嗯,应该如此,看来一时半会,孙策不会再来了。”刘晔说完,喊来一名小校道:“去传令,告诉大家,提高警惕,防止江东军偷袭其他城门。”
小校立马诺了一声,领命而去。
周瑜回到营中,对孙策道:“伯符,今日你中了那人的激将之计了,怎么可以如此冲动?”
孙策闻言有点懊悔,一拳砸在案几上,骂道:“一定要查出此人到底是谁?尽管如此辱我?此仇不报非君子也!”
周瑜紧皱眉头,淡淡道:“今日吾观刘子扬站在他的身旁,居然没有说话,可见此人的地位定与他相仿,难道?”周瑜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孙策看周瑜的神情,忙问道:“公瑾,怎么了,此人到底是谁?”
“肯定就是淮南方向来的那支人马的主将,姓秦,怪不得昨夜一夜没搜到此人的人马,原来神不知鬼不觉的居然入城了。”周瑜想到此,顿时豁然开朗,“难怪今日城墙上士卒士气那么高,定是援军入城了。此次大意了,我们只带了两万人马,本以为刘勋带走两万士卒去攻打上缭,城中最多还有一万人马,没想到竟有此变故!”
孙策闻言,紧握双拳,发出骨头咔咔的声音,显然心中很是愤怒,“那公瑾你说,现在该怎么办?不攻下皖城,吾心中难消此气。”
周瑜看着愤怒的孙策,劝慰道:“伯符,你该学会冷静,不能一有事就发怒,成大事者,当有一颗冷静的心态,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孙策又重重的砸了一拳在案几上,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开始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然后又叹了一口气道:“可惜了,答应公瑾攻下皖城后,我们一起去乔家庄提亲的。看来此事,又要推迟了。”
说完,孙策走下主位,来回踱起步来。
周瑜闻言,差点把这事也给忘了,乔家庄的一双女儿,他早已有所耳闻,据说乔公将她们培养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没有一定才艺的,肯定入不了她二人的眼睛,好在周瑜从小也学习这些,再加上自已长得也美,获得“舒县美周郎”的美誉。
但周瑜还是随口道:“女人而已,大丈夫何患无妻,即使此次不行,下次总有机会攻取皖城,到时再去乔家庄提亲。”
说完,周瑜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微微一笑道:“伯符,吾有一计,或可夺了这庐江郡。”
孙策闻言,随即大喜,“公瑾,快说!何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