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 > 第90章 举报

第90章 举报

张棹歌身边多了两个牙兵的事瞒不住郑和义, 借着饮酒的机会,郑和义旁敲侧击,想知道她是不是还有别的计划。

张棹歌也坦白:“这是我义兄派来的亲卫, 过完正月十五我便要去一趟隋州,进展顺利的话, 县镇经商的事也有很大希望得到使君的许可。”

郑和义眼里闪过兴奋的光芒。

张棹歌又问他:“除了我之外, 郑什将还准备找别人联手经商吗?”

郑和义一楞。

“比如,做生意得有本钱,县镇拿得出本钱吗?做买卖也有风险, 大家有信心扛得住风险吗?还有, 县镇将士都无法离开鲁山县和鲁阳关,仅凭草市, 所挣的钱真的够军供吗?”

这话可把郑和义问倒了。

他当初也就是凭着一股野心提出来的,具体要如何实施,还真的暂时没拿出个章程来。

张棹歌:“……”

这群人放乱世,必然是横征暴敛丶只顾眼前利益的藩镇豪强,所以她得有意无意地引导他们,让他们以合理的方式来获得军供,又得遏制他们的贪念, 避免他们为祸乡里。

郑和义说:“本钱的话……大家凑一凑应该能拿出来。”

他没说的是, 自己还有两个想法,要么让张棹歌先赊账,等他们赚到钱了再还给她;要么再拉拢一个有本钱的富户,虽然这么做,他们就得与别人分利, 那也比“因没有足够的本钱而导致计划胎死腹中”这种情况要乐观。

不过张棹歌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也知道, 这时候孟甲岁要提出入股,郑和义被说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所以张棹歌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请崔筠来给郑和义算一笔账。

倘若拉拢旁人入夥,以对方雄厚的财力,若分账时不占一半利润,只怕会心生不满,或许他会碍于县镇的威名而不敢有异议,但久而久之必然会生出芥蒂,从而为往后的纠纷埋下伏笔。若分给对方一半以上的利润,那对要养两百多人的县镇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郑和义颔首,正因为这样,他才没有从一开始就找孟甲岁这些富户合作。

崔筠继续给他分析跟富户合作卖酒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由于张棹歌酿酒的数量有限,也就是利润有限,对方可能会怂恿郑和义等人,为了提高利润而要求张棹歌扩大酒的酿造数量,甚至可能会压低从张棹歌这里买进酒的价格,要是她不同意,那对方就有理由挑拨她与郑和义等人的关系。

郑和义一听,酒醒了三分,也不知道是不是吃火锅吃的,这么寒冷的天里,楞是冒出了一些冷汗。

毫无疑问,如果张棹歌是普通人,也没有人撑腰,他真的会这么干。

偏偏被崔筠挑开了来说,他心里尴尬极了,又有点小紧张,忙对张棹歌说:“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干的,这跟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有什么区别?”

张棹歌哈哈一笑,说:“我知道,只是假设,毕竟到那个时候,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不是么?”

郑和义:“……”

在“他”的心里,他们就是这么卑劣的人吗?

咳咳,好像还真的是。

崔筠瞥了这俩心思各异的人一眼,继续说:“我想,甚至还有人会对大郎的酿酒方子感兴趣,未必不会逼她交出方子。”

郑和义如坐针毡,这跟贴脸开大有什么区别?

就差没指名道姓了吧!

张棹歌微微一笑:“当然,对于郑什将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怕只怕摊子大了,人心不好带了。”

郑和义心里乱糟糟的,也不胡思乱想了,直接问张棹歌的想法:“那怎么办?”

“好办。首先,这事是郑什将你们为了军供而冒着风险去做的,目的是想让底下的将士能吃饱穿暖,所以这个目的切不能忘。”

郑和义颔首。

“其次,计算出所需的军供,然后制定目标以及计划,避免因为某个人的贪念而做出超计划的事情。”

“其三,此事必须要有人监管,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人中饱私囊。”

郑和义说:“自然,这事有镇官监督执行。”

“因此,县镇经商的规模不必太大。我所酿的酒,除了供自家饮用外,只会提供给你们,不会再授权给第二家,因此你们也不必担心会出现与你们竞争的酒户。”

“这太好了!”郑和义高兴地说,幸亏张棹歌自己提出来了,免了他还得想办法阻止别人跟他们抢生意。

不过,他也知道这必然是有代价的。

果不其然,张棹歌说:“但这是暂时的。我会申请监督的权限,一旦你们决定和我合作,那就只能卖我酿的酒,而不准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滥竽充数丶以次充好。”

郑和义迟疑了。

旋即心里头发苦,这小两口还真的把所有能钻的漏洞都给堵上了。

“只要你们同意,同时签过契书,我正月十五便立马去找曹王。”

距离正月十五还有十几日,郑和义决定先回去跟手底下的人商议。

而不出张棹歌所料,孟甲岁很快就找到了郑和义。

他先是点出自己已经知晓了县镇和张棹歌的算盘,因此想来分一杯羹。

随后,他又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了郑和义看。

若不是张棹歌与崔筠早就给郑和义算了一笔账,他只怕就真的动心了。

最后,孟甲岁怂恿他说:“那张大郎酿的酒也没什么不一样的,到时候我们在外头买一些便宜的酒水来卖,他也不会不知道呀!”

郑和义听到这里时,眼神古怪:“你觉得他酿的酒一般般?”

孟甲岁没发现郑和义的神情异样,说:“对啊,他昨儿送了一坛子酒,我品尝过,很一般。”

郑和义讨了一碗来喝,发现这酒根本就不是张棹歌酿的,而是外头买的最普通的酒。

他发现孟甲岁这是被张棹歌摆了一道,顿时哈哈大笑。

也对,以张棹歌跟孟甲岁的关系,怎么可能把自己酿的美酒送给孟甲岁啊!

是他们太先入为主了,以为张棹歌会酿酒,而且往常给他们送的都是美酒,就下意识以为她给孟甲岁送的也是自酿的美酒。

显然,张棹歌昨天跟他说的那番话,防的就是孟甲岁找他合作。

他什么都明白了。

张棹歌这是要他二选一,选择跟孟甲岁合作,张棹歌就不会奉陪。

这有什么好选择的?要想发财,傻子都知道选张棹歌!

郑和义推搪,反过来问孟甲岁,是谁跟他透露此事的。

孟甲岁不想和盘托出,言辞闪烁。

郑和义见状,也不再多言,回去后便整顿了县镇上下。

那些打着凑本钱旗号来劝说郑和义跟孟甲岁合作的,都被视为泄密的人,被郑和义排除在计划之外。他再跟剩下那些人开会商讨,最终一致通过了张棹歌的条件。

正月初七,州县诸官吏结束休务开始上班,鲁山县仓曹参军忽然接到举报,说昭平乡有人私自酿酒。

仓曹判公廨丶仓库丶市肆丶征收等事宜,榷酒酤酒事宜自然也由他负责。

一般情况下,私自酿酒都是民不举官不究,但既然有人举报了,被举报的人家底似乎不错,仓曹参军可以借此敲诈勒索一笔钱,他就带着人登门了。

这一天,张棹歌和崔筠正在给崔八郎送行。

在昭平别业待了几天,崔八郎觉得这儿的日子比在家好,他不仅去看了造纸坊和印刷坊的运作,也跟张棹歌参与了一次狩猎,最后在张棹歌的要求下抄了两本关于妇科疾病的医书回去。

崔八郎当时还颇为难为情,说:“阿耶是男子,替妇人治病多有不便。”

崔筠说:“四姐姐用得着不是吗?”

崔四娘崔篱在宫中为典药,除了给皇帝抓药之外,也会负责给妃嫔丶女官丶宫婢们看病配药。妇科类的医书典籍对崔元陟来说可能用处不大,但对崔四娘绝对有用。

崔八郎惊呼:“对噢!”

于是他抄书抄的越发认真卖力,几天时间就抄了两本(被张棹歌装订成了方便翻阅的线装书),又请张棹歌校对过,没有错别字才小心翼翼地收进行囊中。

崔八郎辞别后没多久,仓曹参军及小吏的身影就出现了。

他们来势汹汹,经过张棹歌训练的奴婢部曲迅速戒备起来:“什么人?”

“接到举报,说你们这儿私自酿酒,特来搜查!”仓曹参军想要硬闯是不成的了,只能厉声呵斥。

张棹歌与崔筠听见动静,心下一沈。

崔筠说:“我去拖延时间,大郎尽快将那些酒转移。”

张棹歌哂笑:“不必慌,我早有预料,已将酿酒的酒具及酒水都转移存放在昭平别业以外的地方了,他们就算掘地三尺也找不出来。”

崔筠将信将疑,因为这些日子她似乎没听到张棹歌搬酒的动静,不过张棹歌这么自信,想来是真的已经处理妥当了。

二人走出,崔筠向那仓曹参军行了一礼:“妾博陵崔氏,行七,不知判司如何称呼?”

仓曹参军说:“某河南褚氏,褚瀛。”

河南褚氏也是魏晋时期的士族之一,不过如今已经没落,大唐立国以来名气比较大的子弟唯有褚遂良及其父。随着褚遂良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而遭贬,其子也遭到流放,褚氏的荣光便彻底湮灭于尘世中了。

崔筠不卑不亢:“原来是褚判司,不知是何人造谣,说我这儿在私自酿酒?”

“这个可不能泄密……你不必拖延时间。”褚瀛说着想要硬闯。

崔筠说:“我并非是在拖延时间,只是举报之人总得有证据,若没有证据,判司闯入我这别业四处搜查,只怕不妥吧。”

褚瀛看着大胆拦下他的崔家部曲,心里烦躁得很。

能养得起这么多部曲的,又岂是普通富户?真是被坑死了。

然而叫他白跑这一趟,他又不乐意。

他态度强硬:“你若是不配合,我可得动真格了。”

崔筠说:“判司理应清楚,若我们没有私自酿酒,那举报之人便是污蔑丶诬告,我要他反坐!所以,若判司不明说是谁举报,又有什么证据,我必诉之太守。”

这时,仇果得知动静,匆匆赶来,将褚瀛请到了一旁去低语。

褚瀛这时才发现,这不是简单的举报私自酿酒案,被举报的崔筠丶张棹歌也不是什么普通的富户。

他不怕得罪张棹歌和这些镇将,但崔筠之父跟州府的一些参军是故交,他才来汝州一年,有些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最后,张棹歌站了出来:“褚判司不过是履行自己的职责罢了,便让他搜吧,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仇果:“……”

虽说他们在想办法帮张棹歌取得酿酒的资格,但如果这会儿就被人揭发了“他”在酿酒,他们接下来的计划就十分被动了。

正因如此,他才会赶来替张棹歌遮掩。

没想到“他”不配合。

褚瀛想了想,还是决定进去看一看,万一没有找到这儿酿酒的证据,他再回头找那个举报人的茬也不迟。

那些住人的屋舍和厢房他没有进去检查,唯一一个有可能酿酒的“老君堂”空空荡荡。

哪怕张棹歌真的在这里酿酒,从他们登门到进来检查,这么短时间,不可能把所有的痕迹都清理得这么干净,连一点酒味都没有留下。只能说明这儿的确没有人私自酿酒。

褚瀛白跑了一趟,脸色十分不好,掐死举报之人的心都有了。

“撤!”他气呼呼地喝道。

这时,张棹歌追了出来:“褚判司且慢。”

褚瀛回头,神情有些不悦:“张押衙,何事?”

张棹歌微微一笑:“虽说我没有私自酿酒,但我确实懂酿酒。不过我是个遵纪守法的良民,难得遇到褚判司,就想趁机询问一下要如何才能取得酤酒的资格。”

说着,让人拿了匹绢过来给他。

褚瀛眉头一挑,神色缓和了许多。虽然没有预设中那么多,但这趟没白跑。

崔筠与张棹歌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又在财帛的加持下,褚瀛与她们的关系迅速拉近,不仅可以大开便利之门助她获得酿酒资格,还透露了举报之人的身份。

不过这个举报之人,张棹歌她们十分陌生。

……

褚瀛走后,仇果嘀咕:“消息果然泄露了,但应该不是孟甲岁在背后搞鬼。”

张棹歌说:“他怎么会这么蠢让自己的人去举报?这个人甚至不是乡里的人,而外乡人又是如何知道我在酿酒的?”

仇果拍了拍脑袋,好奇地问:“那你平常在哪儿酿酒的啊?”

张棹歌笑了笑:“秘密。”

仇果没再多问,说:“当初说好的,取得酤酒资格这事由我们来办,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也算是阴差阳错了。”

张棹歌瞅了他一眼,递给他一个一言难尽的眼神,说:“我这酿酒的成本每斗近百钱,取得酤酒的资格代表要给官府酒课,届时卖给你们怕是得每斗三百钱才有微薄的利润。这么贵的酒在草市很难卖出去,你们运到州城丶县城兜售又得增加成本。”

其实她夸大了,因从系统那儿签到得了不少酒曲,所以她省了酒曲的成本。

即便如此,原材料(如大米)的成本也近五十文钱了。

如果她稍微降低一下酒的质量,成本倒是可以少一些,但那样的酒和官酿就一比较,就没什么优势了。

仇果震惊,他们卖出去的时候,不得卖四百钱一斗才能盈利?

旋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美酒,卖个千钱一斗都不过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