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况总,太太今天也不想复婚 > 第165章 同学会

詹挽月一愣。

“你是不是看错了?”

fairy tal是悉尼本地的甜品店,只此一家,几十年了从没开过分店。

小姜眨了眨眼:“应该不会,我看过你发的朋友圈,门店装饰都一样的。”

“我去买一块给你尝尝?”

詹挽月笑了笑:“买两块吧。”

“ok。”小姜打趣她,“你真的是他们家真爱粉。”

詹挽月:“有一块是请你吃的。”

小姜感动:“luna你真好,我要一辈子追随你!”

一周后,詹挽月收到了况承止发过来的建筑设计图。

她一开始以为是初版草图,打开文件后一看,细化都做好了,是能直接用的终稿。

这个项目体量不小,就算着急恢复施工,签合同那天约定的出图时间也是半个月,结果一周况承止就交了终稿……

詹挽月感受到了一种恐怖如斯的工作效率。

就算抛开手里的其他项目,只做商业综合体这一个,一周的时间也太赶了。

她忍不住想,况承止都不需要睡觉的吗?

詹挽月和项目组的人一起看完了设计稿。

没有人提出修改意见。

甚至,结构设计组有一个成员说:“况总的专业水平好高,他的这个稿子把结构设计部分的难点都规避了,给我们省了好多工作。”

詹挽月未置可否。

那天招标会的时候,听况承止阐述完方案,詹挽月内心就挺意外的。

从大一开始,她就听过况承止无数次在设计课做的presentation,后来大三一起参加霍普杯,随时交流脑暴,况承止的设计理念和思路,除了他自己,她和梁序是最了解的。

况承止以往的设计风格天马行空,他只会考虑建筑设计范畴内的规则,他自己也说过,顾及越多,掣肘越多,设计也就越不自由。

所以况承止很多设计稿子,结构设计师看了都两眼一黑。

他们无法否定况承止的才华,但是落地难度太大,他们的才华面临巨大考验。

但这次的项目设计稿不同以往,单从稿子就能看出,况承止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很多因素,方方面面都在周全。

至于他以前说的设计不自由,也因为项目本身不需要太强的设计感,而互相抵消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按照况承止的习惯,像这次这种商业综合体的项目,他是不会接的。

因为这本身是很常规化的建筑,它有固定的模板。

不像城市地标性建筑,它要的就是特别,常规反而是缺点。

况承止总被同行称为艺术家,就是因为他从不做常规化的建筑,他经手的每个项目都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业绩。

思绪回笼,詹挽月对组员的话予以肯定:“说明这次合作是正确的,优秀的伙伴能让工作事半功倍。”

大家看她语气如常,没胆也不好说什么。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建筑设计稿子定下,后面的工作也按计划推进。

七月初,沪城入夏,商业综合体项目也重新恢复施工。

远在悉尼的eleanor看了分公司上个月的财报十分满意,亲自给詹挽月打了个越洋电话夸奖她的工作能力。

当然,不只是口头上奖励的,对人才一向大方的eleanor给詹挽月本人以及她带的项目组都涨了绩效奖金。

一帮人干劲翻了倍。

半个月后,詹挽月收到了大学同学会的邀请。

这次同学会规模不大,主要是在沪城工作的同届生聚一聚。

詹挽月调职回国,一下子高升成phb亚洲分公司的总工程师,同在一个行业的同学自然有所耳闻。

这次同学会牵头的人再三叮嘱她一定要来跟大家聚一聚。

詹挽月想到以后跟他们同城又同行,还有同学这一层关系,免不了会有打交道的时候,于是就应下了这次邀约。

她初来沪城,人生地不熟,借此建立一些人脉也是好的。

同学会的时间定在七月的第二个周末,两天的行程,去沪城郊区的一个温泉会所。

会所建在半山腰,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上山顶有索道,看云顶日出日落都很方拜年。

同学会牵头人本身是个沪城的富二代,跟这家会所老板是发小,索性包了场,周末这两天,会所的一切只为这场同学会服务。

同学会能带家属和孩子一起去,像詹挽月这样独身前往的是稀有物种。

周六晚上大家一起吃了个饭,詹挽月以身体不适不宜饮酒为由,滴酒没沾。

这场同学会梁序的某个前任也在,拖家带口来的。

詹挽月拍了张照片发给梁序,打趣他:[看看人家,一家四口了都]

梁序回了她一张自己的晚饭——正在办公室吃工作餐,加班。

并回复:[嗯,再看看我,一天三顿]

詹挽月笑得不行。

饭局结束,詹挽月拿上换洗衣服去泡了会儿私汤,又去桑拿房坐了二十分钟,感觉身体都轻松了不少。

回到房间洗了个澡,詹挽月不到十一点就睡了。

她设置了一个四点的闹钟,打算明早去山顶看日出。

次日天不亮詹挽月就起了床。

她洗漱完,装好相机、速写本还有水。

临出门前,她想起昨天入住时,听前台说山里天气变化大,现在又正值夏季,雨水多,突然暴雨刮风都是家常便饭,她又往包里放了一件雨衣。

最后换上运动鞋,从会所出发,往山上走。

会所包了场,这两天的客人只有参加同学会的人。

昨晚没喝酒的人只有詹挽月一个,这个点有兴致起床去山顶看日出的也没其他人了。

幸好索道那里24小时有工作人员值班,免了她冒黑爬山的辛苦。

乘坐索道不到十分钟就到山顶了。

步行几分钟就是日出的最佳观赏位置。

天已经有点蒙蒙亮了,詹挽月拿出三脚架,调整角度,给相机装好镜头,架稳。

她想拍一个日出的全过程,回头再剪辑一下,肯定很漂亮。

上次看日出还是垂直森林酒店竣工的时候,他们三个喝了一宿,迷迷瞪瞪坐在酒店的楼顶,看了一场属于他们三个人的日出。

回想那时候的意气风发,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