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 第13章 朝堂复议,军事理念之巩固

李豪带着紧急军情,匆匆返回朝堂。

一时之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皇帝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上,目光锐利地盯着盛王,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父皇,边境急报!”李豪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军情。

他的声音坚定而沉稳,但眉宇间难掩一丝紧张。

李隆基接过军情,迅速展开,眉头紧锁。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沉声问道:“何事如此紧急?”

“回父皇,西陲边疆遭遇突厥大军侵袭,形势危急,若不及时应对,恐将危及我大唐河山。”李豪的声音微微颤抖,但依旧充满了决心。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众大臣面色凝重,各自心事重重。

张九龄眉头紧皱,

“环儿,你有何应对之策?”李隆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李豪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回父皇,儿臣有一计。之前儿臣在学院中曾向众位将军阐述过现代军事理念,其中的装备改革和战术创新,皆可应对此次边疆之危。若能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定能击退突厥大军,保我大唐边疆安宁。”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一些将领目光中闪烁着期待,但也有不少人面露疑色。

张九龄站了出来,清瘦的脸上写满了坚决。

“陛下,臣以为,即便边境有急,亦不可贸然采用未经考验的理论。这不仅关乎我大唐将士的安危,更关乎我大唐的国运。臣恳请陛下三思!”张九龄的声音铿锵有力,字字如刀,直刺李豪的心头。

李豪感到一股强大的压力扑面而来,但他并未退缩。

他挺直了腰杆,目光如炬,直视张九龄,声音坚定而有力:“张大人所言极是,但本王以为,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本王的军事理念已在学院中得到验证,且得到了诸多将军的认可。如今边疆告急,正是检验这些理念的最好时机。若能借此机会,将我大唐军队提升至新的高度,何乐而不为?”

朝堂上一时间陷入了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在盛王和张九龄之间来回游移,紧张的气氛中带着一丝期待。

李豪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在了李隆基的脸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父亲,儿臣愿意亲自领军出征,证明这些理念的可行性!”李豪的声音坚定而充满自信。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盛王殿下所言极是,臣愿随殿下出征,一试这些新理念的效果!”哥舒翰阔步而出,他身着戎装,虎背熊腰,声如洪钟,震得朝堂微微一颤。

“盛王殿下之言,臣深以为然!老臣虽未曾亲眼见证,却在军中与将士们探讨过殿下所授之法,发现其中确有精妙之处!”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兵法如水,贵在变通。殿下之理念,虽与我大唐传统兵法有所不同,却并非离经叛道,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添新意!”他环视四周,目光炯炯:“老臣愿以身试法,随殿下出征,为大唐开疆拓土!”

哥舒翰的表态,无疑给朝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开始窃窃私语,目光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他们原本对盛王的激进想法抱有疑虑,但哥舒翰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的支持,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盛王的理念。

一丝喜色从李豪眼底闪过,他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他知道,自己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朝堂上的形势,正在朝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然而,安禄山却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阴沉着脸,心中妒火中烧。

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在边疆的军功和势力,能够轻易压制住这个初出茅庐的皇子。

可是,盛王的表现却一次又一次地出乎他的意料。

他暗自咬牙,决不能让盛王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安禄山与几个保守派的将领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站了出来,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盛王殿下之理念,臣等也略有耳闻。只是,战场瞬息万变,并非纸上谈兵那般简单。”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尖锐起来:“臣斗胆请教殿下,若敌军以骑兵突袭我军侧翼,而我军粮草辎重又被敌军截断,殿下该如何应对?”

紧接着,其他几个将领也纷纷站出来,抛出一个又一个刁钻的问题,试图将盛王逼入绝境。

李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联合攻击,顿感压力倍增。

他环顾四周,只见质疑的目光如同利箭一般射向自己,仿佛要将他刺穿。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这些问题虽然复杂,但并非无解。

他需要时间,需要思考……

“诸位将军所言,皆是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李豪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然而……” 他突然停顿下来,目光扫过众人,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诸位似乎忘记了,战争并非简单的兵力对抗,而是一场系统性的较量……”

李豪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战争,不仅仅是士兵的厮杀,更是粮草、装备、情报、后勤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较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更加坚定,“诸位将军所提出的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例如,敌军骑兵突袭我军侧翼,我们可以采用‘纵深防御’的策略,以步兵方阵抵挡正面进攻,同时以预备队迂回包抄,分割敌军,各个击破。至于粮草辎重被截断,我们可以提前建立多个补给站,分散风险,并加强侦查,提前预警,确保粮道畅通。”

他侃侃而谈,将现代军事理念中的系统性思维,条理清晰地阐述出来。

李豪的声音,如同春雷般在朝堂上炸响,震荡着每个人的耳膜,更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如同燃烧的火炬,闪烁着智慧与决心的光芒,仿佛要将整个朝堂都点燃。

“诸位将军,你们可曾想过,战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兵刃相向,而是一场国力的较量,一场智慧的博弈!”

李豪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他那挺拔的身姿,如同标枪一般矗立在朝堂之上,散发着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情报收集,如同军队的眼睛和耳朵,能够让我们洞察先机,料敌于千里之外!”

李豪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都看穿。

“试想,若我们能够提前获悉敌军的动向,兵力部署,甚至是他们的弱点,又岂会陷入被动?”

他微微扬起下巴,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后勤保障,乃是军队的血脉,是战争的基石!”

李豪的声音变得更加激昂,仿佛有一团火焰在他的胸膛中燃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训,诸位将军想必都耳熟能详。

“可仅仅是知道还不够,我们要将其落到实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后勤体系,确保粮草、军械、战马等物资的充足供应,让前线的将士们无后顾之忧!”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激情,仿佛要将自己的热血都倾注到这场变革之中。

“至于战略部署,更是关乎战争胜负的关键!”

李豪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够洞察未来的走向。

“我们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或声东击西,或暗度陈仓,或诱敌深入,或围点打援……”

他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总之,要让敌人摸不透我们的意图,让他们始终处于我们的掌控之中!”

李豪的声音,如同战鼓一般,在朝堂上回荡,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此刻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诸位将军,我所说的这一切,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强军之道!”

李豪的声音再次提高,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就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让大唐的旗帜,飘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那慷慨激昂的陈词,如同狂风骤雨一般,席卷了整个朝堂,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为之动容。

连一向反对盛王的张九龄,也不得不承认,盛王的军事理念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他原本以为,盛王只是个不谙世事的皇子,只会纸上谈兵。

可是,盛王的回答却让他大开眼界。

他意识到,自己或许低估了这位年轻的皇子。

哥舒翰更是听得热血沸腾,他原本就对盛王殿下的理论充满好奇,如今亲耳听到盛王殿下的讲解,更是钦佩不已。

他仿佛看到了一支全新的唐军,一支战无不胜的唐军!

李豪的威望在朝堂上又提升了一步。

他成功地将现代军事理念植入到这些将领的脑海中,为大唐军队的未来发展,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然而,李豪并没有就此止步。

他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还有更多更先进的军事理念,需要传授给这些将领。

可是,他又担心自己过于激进,会再次引发朝堂上的强烈反对。

他皱着眉头,在朝堂上沉思着。

周围的官员们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发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父皇……” 李豪缓缓开口,目光坚定地看向李隆基,“儿臣还有一策……”

李豪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决定再往前迈一小步。

“儿臣以为,强军之道,不仅在于眼前的胜负,更在于长远的规划。我大唐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理应未雨绸缪,建立战略储备。”他环视一周,声音铿锵有力,“所谓战略储备,便是储备粮草、军械、战马等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一来,即使战事突发,我军也能从容应对,不至于捉襟见肘。”

李豪继续说道:“例如,我们可以鼓励百姓种植耐储存的粮食,并在各地修建粮仓,储备足够的粮草。同时,我们还可以改进兵器制造工艺,提高武器产量,并将武器储存在安全的仓库中,以备战时之需。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战马的培育和训练,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预备队……”

李豪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现代军事中的战略储备理念,将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战略储备体系,以及如何利用战略储备提升军队战斗力,讲解得淋漓尽致。

哥舒翰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忍不住大声赞叹道:“妙哉!盛王殿下此言,真乃金玉良言!我大唐若能建立如此完善的战略储备体系,何愁外敌入侵!”

李隆基也露出了沉思的神色,他摸着胡须,目光深邃地望着李豪。

他知道,环儿的这些理念,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如果能够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大唐的军事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李豪看到李隆基和哥舒翰的反应,心中暗自欣喜。

他知道,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散朝之后,李豪回到自己的府邸,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他知道,自己在朝堂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他不知道李隆基会给他怎样的机会,也不知道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宫殿,心中思绪万千。

夜幕降临,宫中的灯火渐渐熄灭,一切都归于平静。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李豪的心猛地一跳,一种预感涌上心头。

他快步走到门口,打开门,只见一个宫中侍卫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传诏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