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 第28章 朝堂再临,正邪对峙辩是非

晨曦初露,一道圣旨如冰冷的刀刃般送到了李豪府上,宣他即刻回长安进宫面圣。

李豪接过圣旨,嘴角泛起一丝冷笑,那丝冷笑像是冰面上的裂痕,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透着寒意。

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沉稳而有力

数日后李豪回到长安,进入盛王府邸,一刻不敢休息。换上朝服,那朝服的料子摩挲着肌肤,有些粗糙,却也让他更加清醒。

李豪的眼神如深潭般平静,不见一丝波澜,他深吸一口气,空气凉丝丝的进入鼻腔,让他的目光更加坚定。

跟随的侍卫看着他坚定的背影,心中竟生出几分安心。

这是一种莫名的信任,仿佛只要跟着这位皇子,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迎刃而解。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让人感到呼吸困难。

杨国忠和李璘早已等候多时,两人交换了一个阴险的眼神,那眼神像是黑暗中的毒蛇吐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李豪踏入大殿,鞋底与地面的碰撞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目光扫过两人,就像利箭穿透迷雾,心中了然,这分明是一场鸿门宴。

“环儿,你安西一行,可有所获?”皇帝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那声音如同洪钟,震得大殿仿佛都在微微颤抖。

“回父皇,儿臣幸不辱命,已击退大食来犯,安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盛王不卑不亢地回答,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在大殿中清晰地传开。

“哼,击退大食?我看你是借机扩充势力,意图谋反吧!”杨国忠猛地站出来,厉声指责,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像是打破瓷器的声响。

李璘也紧随其后,添油加醋地描述盛王在安西的“暴行”,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盛王冷笑一声,从容不迫地从袖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册子拿在手中有些沉甸甸的,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李豪在安西的点点滴滴。

“这是儿臣在安西的治理记录,每一笔支出,每一项政令,都记录在案,请父皇明鉴!”

册子被呈到皇帝面前,杨国忠和李璘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没想到盛王竟然早有准备。

大殿上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安静得能听到人们轻微的呼吸声。

杨国忠和李璘被盛王的反击弄得措手不及,他们恼羞成怒,却又无计可施。

就在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尖细的声音来自鲜于仲通,他躬身行礼,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那笑容让人看了有些作呕。

“臣听闻,盛王殿下在安西不仅贪赃枉法,还纵容手下欺压百姓,甚至……”他故意顿了顿,提高了音量,那声音像是突然拔高的尖刺,“甚至私通大食,意图谋反!”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的声音嗡嗡作响,像是一群苍蝇在乱飞。

就连皇帝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那阴沉的脸色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鲜于仲通从袖中掏出一份供词,高举过头顶:“这是安西百姓的联名状告,上面清楚地记录了盛王殿下的种种罪行!”

杨国忠和李璘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盛王身败名裂的下场。

李豪心中冷笑,这拙劣的伎俩,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他。

他上前一步,脚步坚定有力,目光如炬,直视鲜于仲通,那目光像是能穿透对方的灵魂。

“鲜于大人,这状纸上的签名,可都是真的?”

鲜于仲通被盛王锐利的眼神看得心中发毛,却强装镇定:“当然是真的!这可是安西百姓的血泪控诉!”

“是吗?”李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如同一头洞悉猎物弱点的猎豹。

他指着状纸上的一个名字说道,“这位名叫阿布都拉的百姓,据我所知,他三年前就已经去世了,不知他是如何签的名?”

鲜于仲通脸色骤变,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瞬间滚落,那汗珠从脸颊滑落,带来一丝痒痒的感觉,那副谄媚的嘴脸瞬间变得惊恐万分。

盛王乘胜追击,声音越发冷峻,“哦?还有这位名叫哈桑的百姓,据我所知,他可是大食的奸细,去年已经被我军处决了,不知他又如何签的名?”

此时的鲜于仲通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浑身像筛糠一样颤抖不已,嘴里只能支支吾吾地说着些不成句的话。

他带来的“证据”,在盛王那仿佛能穿透灵魂的质问下,也吓得瘫倒在地,像一摊烂泥,毫无骨气地承认了伪造证词的事实。

盛王轻蔑地看了一眼瘫软在地的鲜于仲通,又将目光转向杨国忠和李璘,杨国忠和李璘脸色铁青,却不敢与盛旺对视。

虽然盛王在应对中占据了上风,但他心中依然感到一丝不安。

他知道,皇帝多疑善变,即使他今日化解了危机,也难保日后不会再被杨国忠等人诬陷。

他必须想办法彻底赢得皇帝的信任,才能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豪深吸一口气,那口气带着大殿里的一丝沉闷,他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能感觉到自己的双手在微微握拳。

“陛下!”高仙芝,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声如洪钟,掷地有声:“陛下!臣以为,盛王殿下在安西之功,不可磨灭!他不仅击退了大食的入侵,还稳定了安西的局势,实乃我大唐之栋梁!”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扫过杨国忠等人,继续说道:“那些所谓的罪证,不过是诬陷之词,不足为信!臣愿以性命担保,盛王殿下对大唐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高仙芝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大殿中回荡,那声音像是滚滚雷声,在人们的耳边不断回响。

皇帝的脸色也逐渐缓和,他看向盛王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赏。

杨国忠等人见状,心中暗叫不好,他们没想到高仙芝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为盛王说话。

“高将军,你…你这是偏袒!你……”杨国忠指着高仙芝,气急败坏地说道,却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和无力。

“住口!”皇帝一声怒喝,打断了杨国忠的话,那喝声如同晴天霹雳,“高仙芝乃国之栋梁,岂容你随意污蔑!”

皇帝的呵斥让杨国忠等人噤若寒蝉,他们不敢再言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盛王一步步走向胜利。

李豪心中暗喜,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微微加快,他感受到了胜利的滋味,也看到了敌人脸上那不甘和挫败的表情。

尽管皇帝的态度有所转变,但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尤其是那些受杨国忠蛊惑的官员,依然对盛王心存芥蒂。

他们三五成群,窃窃私语,如同毒蛇吐信,阴冷而令人作呕,那低语声像是暗处的诅咒。

李豪对这些小动作视而不见,他傲然挺立,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无人可挡。

他相信,真相终会大白,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他目光如炬,直视前方,仿佛看到了未来属于他的辉煌。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再次开口,却听到一个苍老而熟悉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贺知章颤巍巍地走出队列,他的脚步有些蹒跚,拱手向皇帝行礼。

他虽已年迈,但声音依然洪亮,带着一股文人特有的清正之气,那声音像是古老的洪钟敲响,在大殿中传播着正义。

“老臣斗胆一言,盛王殿下之才,老臣早有耳闻。他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其胸中韬略,更非常人可比。安西一行,更是力挽狂澜,保我大唐边疆安宁。如此贤才,岂能因谗言而受冤?”贺知章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原本蠢蠢欲动的官员们,听到贺知章的发言,顿时偃旗息鼓。

贺知章在大唐文坛德高望重,他的话语如同金科玉律,无人敢轻易反驳。

就连杨国忠和李璘,也面面相觑,不敢再轻举妄动。

皇帝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赞赏地看了贺知章一眼,又将目光转向盛王,“环儿,你做得很好。”简短的几个字,却包含了无限的肯定和信任。

李豪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口气里仿佛带着胜利的芬芳,向皇帝和贺知章行礼致谢。

这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和满足。

他仿佛站在云端,俯瞰着脚下的一切,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那些曾经嘲笑他、诋毁他的人,此刻都如同蝼蚁一般,渺小而卑微。

他挺直腰杆,目光扫过那些曾经对他心怀叵测的大臣们。

他们的眼神闪烁不定,不敢与他对视。

李豪心中冷笑,他赢得了皇帝的信任,赢得了朝臣的尊重,也赢得了属于他的荣耀。

然而,就在他享受胜利的喜悦之时,一丝不安却悄悄地爬上心头。

他深知杨国忠和李璘的为人,他们绝不会就此罢休。

这场朝堂之争,只是刚刚开始。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他离开金銮殿,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阳光照在身上却没有一丝温暖的感觉,像是冰冷的目光注视着他。

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如同阴影般笼罩着他,挥之不去。

走到宫门前,李豪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巍峨的宫殿,心中五味杂陈,那宫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肃穆,却又像是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殿下……”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