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未亮时,百官齐聚奉天殿进行大朝会。
宽阔雄伟的大殿此时显得异常拥挤。
几乎应天府内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伯爵以上的功勋,全都按时到齐。
但今日,李善长不在其中。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朱标则是站在一旁。
“很久没跟大伙一起聚会了,老了以后特别怀念过去的日子,能见到你们这些熟悉的老面孔,咱真是高兴。”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各自的疑虑。
没有人知道今天朱元璋为何如此兴师动众。
“启奏太上皇!”
“李善长请求辞去官职,并希望陛下允许其家族解散归乡,颐养天年。”一位官员在此刻启奏道。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所有人的眼睛瞪得滚圆,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李善长要辞官?
这不是开玩笑吗?
昨天他还好好地在家中呢!
现场那些淮西贵族个个脸色铁青,仿佛吃了苍蝇屎一样难看。
他们明白。
李善长主动安排族人退隐之举,无疑是自断前程。
从此以后,即便再复出,恐怕也掀不起任何波澜了。
“唉,看来韩国公真的是打算归隐山林过余生了,既然这样,咱怎能不成全他呢?”
“嗯,此事就这么定了,就让李善长的家族,回凤阳养老吧。”
朱元璋面带沉痛,语气中充满了不舍。
他知道,李善长还是狡猾,他退位,朱标上位,那他的死期可就到了,退隐是他唯一的选择!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顺水推舟,或许他自己心中,更急切地想要将李善长的族人送出应天府。
“行了!今天咱召集诸位,是有一项重要决定要告知大伙。”
朱元璋话锋一转,声音嘹亮地宣布道。
刹那间,奉天殿内的空气骤然变得紧绷,所有人都静默无声地注视着朱元璋。
“这个事情,就是改革大明藩王体制!”
改革?
藩王制度?
当听到这项重大决议时,殿内群臣与勋贵皆感到震惊不已。
大多数人脸上写满了疑惑。
“皇帝,请你将咱的改革方法,解释一下。”朱元璋下令说。
“是。”
朱标应声而答,从衣袖中取出了一份文书并大声宣读起来。
朱元璋对于改革的看法颇为复杂。
但核心可以归结为两方面——重罚跟奖赏。
即减少各藩王府邸的开支,同时设立激励机制,以修补现在的藩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听完这些构想后,大臣们无不惊叹不已。
这简直堪称一个天才方法!
事实上,朝代更迭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早已察觉到藩王制度的弊端。
虽然这一体系,并非朱元璋首创,历朝历代都有类似实践。
但在任何时期,藩王制都是一个隐患的毒瘤!
因此,不少忠臣良将深感忧虑,怕久而久之会形成头小身子大,最后撑死大明!
特别是一些藩王擅自扩充领地,以及因俸禄日益增长,从而导致的土地集中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这一点, 朱元璋提议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藩王们的权力范围,严格禁止私吞土地的行为,违者将被废除封号贬为平民!
而且,朱元璋大幅下调了所有藩王的俸禄。
与此同时,他引入了一种评估机制,每年年底都会根据各地的表现,授予相应的奖励。
削减俸禄,藩王们势必不情愿。
但如果,能够通过个人努力,来获得来自朝廷的认可,甚至嘉奖的话。
相信很多藩主,会选择积极投入到地方的发展之中去,从而也为大明带来更大贡献。
这样做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精准地抓住了人性弱点!
在惊讶之余,文武百官及功勋大臣纷纷跪倒在地叩首膜拜,称赞朱标治国有方。
这一切进展得非常顺利,令朱元璋相当满意!
随后,他简短地跟马皇后交谈了几句之后,便带着朱标跟朱棣前往国公府。
张北玄一大早,刚跟徐妙锦打完桩。
见到朱元璋时,也是明白了他要去明末。
“好了,我们现在就去明末。”
“不过这次,我们将选择一个不同的时间点!”
想要完美解决明末问题,就需要从根本上让朱元璋解决!
而不是他解决!
若是他解决,系统任务就达不成完美。
……
崇祯年间,北平皇宫。
此时正值多事之秋。
身居龙椅上的朱由检满脸忧愁。
“爱卿们,如今大明处于危难之际,辽东一带蛮夷横行,边境将士们虽勇猛作战,但士气低落。”
“朕意欲犒赏一番,以此振奋军心,解当前困境!”
“然而……连年灾荒造成财政空虚,朕希望你们能够伸出援手,捐献部分钱财助朕渡过难关,如何?”
他的话语十分卑微,完全不符合一位皇帝的说出来的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睹这一切的朱元璋眉头紧锁,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哼!如此卑躬屈膝,大明不亡才怪,咱之前见他还有几分傲骨,没想到平日就是这么低声下气的?真是把咱的脸丢尽了!”
朱元璋越看越生气!
尤其是看到朱由检那种卑微!
想他一世英名,可后世竟然这般卑微?
真是讽刺!
“哎!其实他是个好皇帝,这时候,是亡国之前他所做的最后努力。”
“你可能不知道,”
“在崇祯之前的皇帝,要么几十年不上朝,要么整日沉迷于求仙炼丹之术,还有痴迷于木工技艺,朝廷的大权几乎都落入了宦官的手中。”
“也因此,到了崇祯,这大明,是一烂摊子。”
朱元璋瞪大了双眼,“你说什么?几十年不上朝?还去追求长生不老?甚至还有做木匠的?”
“好家伙,张北玄,你莫不是在逗咱开心吧?”
他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的后世子孙会如此荒唐不经,且一代更比一代离谱!
张北玄耸了耸肩膀:“我没那么闲!”
听了这话,朱元璋咬牙切齿地说:
“这些不成器的狗东西!竟然把咱辛苦打下的江山,折腾到这般田地。”
“等这次的事情处理完了,咱必定要巡视每一任皇帝的情况,亲眼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糟蹋江山的!”
“哼!”
说着,朱元璋眸子瞪向朱棣!
朱棣顿时满头大汗,连忙从张北玄兜里拿出一根华子,使劲的吸……
喜欢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