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赵高的下场显得太过轻易,但灭其九族也算是一种严厉的报复了。
提到李斯和胡亥所受到的待遇,更让人大感妙不可言。
既然他们贪恋权位财富,
那就彻底夺去这一切荣华富贵,
令他们在底层永远挣扎无法翻身。
唯有如此,才称得上最佳惩戒方式!
“老朱啊,你这番话未免也太残忍了些,在我所在的时代里,最信任的人们纷纷背叛了朕,令朕深感心寒。”嬴政无奈而苦笑。
朱元璋却一脸不以为然地说:“难道你能怪谁呢?说到底还是识人之明不够啊。”
闻言,旁边的朱棣低声嘀咕了一句:“父皇,人家现在很难过,你何必还要戳人家痛处?”
对此,朱元璋并未在意,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换做是在咱执政之时,像赵高、胡亥等人绝不可能逍遥法外超过一月。”
“你就吹牛吧,有谁能跟你的做法相比?”嬴政笑着调侃道。
朱棣立刻接过话头认真补充道:“始皇帝,请别误会。其实我的父王治国的确有非凡之处。”
“仅几年间便清除了数万名腐败官员。我们时代也有类似李斯般的重臣,尽管为人低调但仍难逃法网。”
“并且,父王借此机会彻底根除了旧朝遗老的影响,手段之坚决堪称血腥惨烈……”
听完关于朱元璋的事迹后,嬴政震惊不已并疑惑地问:“铲除数万官员竟还能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那岂不是被后人唾弃为冷血帝王?”
“正相反,”张北玄摇摇头笑道,“事实表明,在后代人们心目中,这位老人家依旧深受尊敬甚至崇拜。”
“反而陛下你,虽不曾害死任何一个开国功臣,千年之后却被扣上了残暴无情的标签。”
听到这里,嬴政一时无言以对。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手下留情,结局却这般凄凉;
倒是那位杀人如麻者竟能得到广泛赞誉……
差距实在太大。
长久沉默后,嬴政叹了口气自嘲般说:“看样子,朕还不如你这位洪武爷,英明果断呀。”
“哪里哪里!”朱元璋脸红了起来,“始皇帝不必妄自菲薄。所谓评价不过胜利者书写的偏见而已。”
“秦朝短暂覆灭导致无人为它正名,因此名声受损亦属常理之内。”
“没错。”张北玄点头附议,“确实,政权更迭频繁,加上继任者长期统治,使得前任王朝的历史地位,往往被有意贬抑。”
“尤其当新建立的大汉政权,持续四百年之后,大秦及你的声誉,自然而然就被抹黑了。”
闻言,嬴政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张北玄。
有小黑子是吧?
“一个持续四百年的朝代?在大秦之后,还真有这样的政权吗?”他眼中充满了钦佩地问道。
自从了解到秦朝只传两代便灭亡后,始皇心中那满腔抱负几乎被浇灭了,
毕生勤勉不懈,最终却只是换来了两代人的江山。
反观接续秦的下一个时代,则竟能够长久维系达四百年之久。
这一对比,让赢政内心颇感失落!
朱元璋笑了笑:“老皇帝啊,张北玄讲得没错,紧随大秦而立的大汉王朝,其统治时长足足延续了四百年,真是令人赞叹。”
“即便咱的大明,也不过勉强维持近三百年光景而已。”
“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真是让人无奈。”
谈话接近尾声时,朱元璋亦显出些许无力感。
和秦皇一样,他曾尝试过各种办法试图让自己的国家更长久地存续下去。
然而事实证明,
命运中有些事早已安排妥当,无论个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历史进程的方向。
但现在朱元璋已然释怀。
他决定只管尽好人事,顺应天意。
无论未来明朝能否长治久安,都不是他现在会过分强求的事情。
“不足三百年?”
听到这儿,嬴政微微一笑回应道:“这样已经算是很好了呀!总比仅仅两代即覆更好。”
身旁,朱棣安慰般笑着补充道:
“陛下勿忧过多,在你干预后局势已经发生巨大转变,赵高、胡亥以及李斯等均已受惩,相信新局势下秦国的命运也将有所改观。”
对此观点,嬴政带着一丝希望点头表示认同。
“但愿真的能有改善吧!身为帝王也只能尽己所能。剩下的,就交由命运去裁决了。”
接着,
秦皇立即发出急令要求太子扶苏,与名将蒙恬前来沙丘宫殿觐见,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皇位转交予太子手中。
对于这一系列突发事件,在场的所有人均感到十分震撼:
前一阵子刚经历了三位权臣,同时遭受惩罚的事情,现又得知正值盛年的皇族领导人突然禅位于继承者。
如此情景实属前所未闻!
尽管大家惊讶不已,但事情既然发生了就没有办法更改。
而嬴政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坚决地完成了权利交接仪式之后,还指定了新的宰相——蒙恬大人, 并嘱咐他们立刻启程返回国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他自己则决定,随同张北玄及其老朱共同穿越时空, 探寻未来的社会景象。
看着跃跃欲试的好友, 朱元璋激动地说: “妙哉!若是让妹子跟老大知道秦始皇驾临大明朝堂, 非高兴坏了不可!”
一旁听此言辞的朱棣,亦露出憧憬之色,
“确实如此,想想都感觉奇幻异常呢。”
转向望着平静微笑的朋友,朱元璋继续说: “这还不是靠了张北玄的帮助?要不然谁能有机会见识这位传奇人物的真实面貌?”
张北玄含笑沉默以对。
想要带领古代君王亲历后代文化发展, 的确是一桩颇为吸引人的事。
性情急躁的嬴政显然已迫不及待地说道:“二位快些行动吧, 等不及啦!”
得到肯定答复后的三人随即踏上旅程。
随着袖口轻挥,一行人身旁景色瞬息万变;
待大家再次睁眼时,映入眼帘的是某别院内的景致。
熟悉的庭院,这里显然是国公府,张北玄的府邸!
这让重返故土的朱元璋,忍不住咧嘴笑了出来: “咱终于回来了。”
面对眼前略带陌生又似乎遥远的景观, 嬴政不由得发出疑问:
“这里就是千余年后的情景吗?”
朱棣赶紧解释起来:
“正是如此, 皇帝陛下, 你当前所在乃是洪武年间, 相较于你所统治的时代, 已过去大约千年光景。”
感受到时间长河中流转的巨大变迁, 秦皇不禁感慨万千:
"竟然已有如此漫长的岁月流逝了吗?想必现今世风习俗相较昔日定会有诸多差异了吧?"
闻言,张北玄点了点头:
“的确如你所言,大明作为统一六方的伟大帝国,幅员辽阔且繁荣昌盛。”
“此时此刻,北方边疆不再见到往日蛮夷势力的存在;代替它们兴起的是名为瓦剌及鞑靼的族群, ”
“而在不断受到来自内地的压力之后,这两个部族实力已大幅衰退,基本丧失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可能性。”
“而在内陆地区, 我们的人民总数早已超过亿计规模,”
“百姓的精神生活和生活水,平均达到了较高层次;在太祖皇帝英明领导下的整个帝国,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
嬴政以赞赏的目光注视着朱元璋,点头称赞道:“老朱啊,你能够完成如此多的事情,确实了不起。”
尽管朱元璋脸上未显示出特别的表情,但内心却感到极为愉悦。
“哪里哪里,咱只是希望能够使百姓过得更安乐些罢了。”他谦逊地回应。
嬴政略微低下了头,语气中透出几分伤感,“实际上,朕亦持有同样的心愿。”
张北玄笑着加入了对话,“你所成就的每一件事,可以说都是对后世,有着巨大正面影响的大事。”
“如果没有你结束了周朝近千年来的分裂状态,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伟大帝国的话,或许今天的中华大地,早已不再是同一族人的居所。” 张北玄进一步说道。
“这些伟业皆归功于你,始皇帝,单单就这点而言,便足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嬴政的眼睛里闪烁起兴奋的光芒,“真的吗?”
朱元璋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张北玄说得非常正确。始皇帝,千万不要小瞧了自己的贡献,在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人能像你那样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听到这里,嬴政内心再次沸腾起来,重新找回了一丝作为皇帝的价值。
接着,朱元璋带着笑意建议道:“始皇帝,既然难得有机会来到咱大明朝一次,如果不与当今的皇帝及文武百官见个面,岂不是太可惜了呢?”
嬴政露出疑惑之色,问道:“我不是已经见到了你吗?”
指的是朱元璋不正是当朝皇帝?
对此疑问,朱元璋摇摇头澄清说:“既是又不是。没错,咱是明朝开国之君,不过早在去你的时代之前,咱已经将皇位让给了长子。”
“所以现在咱跟你之间的情况其实是相似的,都是卸去了重任。”
听到这里,嬴政不由得笑出了声:“老朱啊,我俩还真是有很多共同之处呢。”
喜欢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