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九叔为何不能跟自己一起过去的理由后,胡梓墨咂了咂嘴,虽然心中另有所想,但最后也没有说出来。
他寻思着,对于这件事情,下边的祖师爷们的态度,好像并非是感觉到为难的样子,相反可能是非常乐意见成。
此事在明面上来看,的确不能多出第二个茅山弟子,不然就容易造成误会,让下边的其他势力们误以为是茅山想要插手城隍选拔之事,甚至直接就窥探着城隍之位。
可若是下边的祖师们,的确想要插手并且真的在窥探城隍的位置呢,此事又当如何!
要知道茅山势大,天上地下都有人也有关系,这句话可不是自己嘴上吹出来的,所以下边任职的祖师爷们想要插手以及窥探城隍位置,又有什么不可的呢?
不然,别的势力能做,茅山就不不能做了?
并且此事若成了的话,益处也不会全归于下边任职的祖师爷们身上,就连人间的茅山门人弟子们也能有所受益。
要知道不是所有茅山弟子门人都有天资,能够在修行一途上走多远的,所以寿命耗尽之后,也会有想要在地府任职的那种。
然而,当个随处可见的阴差跟当个城隍相比,哪个更好就不用多说了,而且有茅山弟子担任城隍,对于整个茅山的势力而言,也是有着不少益处的。
所以,胡梓墨更认为下边祖师们,甚至总坛的高层,对此事都非常乐意见成。
不过胡梓墨也了解自己这位师伯的性格,知晓对方不擅长也不屑这些算计,所以也就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把此事压在心底,想要等回去道场以后,跟自家师父讲讲。
之后,胡梓墨就跟九叔坐在主屋闲聊,同时也等着外边的文才收拾桌子以及那些祭品之类的。
这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文才的身上了,也是胡梓墨想起来之前吃饭的时候,九叔脸上露出来的复杂表情,这才好奇的询问。
结果九叔给出的答案还真就印证了胡梓墨的猜测,果然是文才的命理出了问题,这才导致了对方明明三宝无太大缺失,但面相却是那么一副未老先衰的样子。
说起此事,其实也是巧合,那文才在出生的时候,村子当中还有另外一家也正在生孩子,俩孩子的出生时间相同。
但文才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如果顺利出生也就算了,只不过另外那一家孩子的问题可不小。
另外一家的孩子前世乃是一屠夫,按理来讲这种屠夫如果生前没有积攒太多阴德功德的话,那么死后就只能去到刀山地狱或者油锅地狱当中受罚。
但此人因为生前虽然屠宰了大量的禽畜,但也没少做过好事善举,所以积攒了不少的阴德。
但这些阴德就只够让他不用受刑罚,其余的就没有了,所以投胎的时候,因为生前屠夫的职业,导致其下辈子的阳寿因此被削了一大半之数。
本来这也是因果报应,没什么好说的,但偏偏文才就跟对方同一个时间出生,又还是同一个村子当中,那两家人居然还是有着血缘的亲戚关系。
如果只是如此的话,倒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偏偏那个村子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在建造的时候并非按照传统的坐北朝南格局来建造。
说白了就是那个村子的建筑格局,跟正常村子的完全相反,这就使得两者投错了胎,虽然之后发现了这个问题,也立马让负责的阴差给更换了过来,但魂魄都已经进入过肉身,命理上自然也差不多定型了一部分。
这种情况虽然是地府阴差大意之下导致的错误,但也不是说那村子的活人就一点错都没有的。
所以地府不可能因此就对阴差或者那村子的活人们进行处罚,只能是给予了文才一些补偿,此事也就算是翻篇了。
而这也就是为何文才会有这么一种面相的原因所在,当然有问题的也就只是面相,顶多也就是阳寿有些损失,但损失也不算太大。
后来那村子请九叔过去看事儿,结果就被他发现了那俩孩子的古怪之处,仔细检查一番也就差不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然后便把此事告知给了那两家人。
屠夫转世的人家自然没给九叔什么好脸色看,毕竟任谁说你刚出生的孩子只能活到三十多岁的时候,你的脸色也绝对好看不到哪去。
倒是文才的家人,不断请求九叔想想办法,改变文才那早衰的面相,奈何这是命理上的问题,九叔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幸好,那也就只是面相上的早衰,不影响阳寿,顶多就是长相不好罢了,又不是女子,没必要太过于在意外貌如何,只要有本事在身的话,也不愁女人。
有本事的男人自然不会愁了,可文才一家只是种地的,所以能够教导他什么本事,种地的本事么?
会种地的男人多了去了,可哪个女人又能看得上文才那种早衰面相的呢。
九叔也是真没法子,只能让这家人另请高明了,之后就回去了义庄。
但让他没曾想到的是,还没过几年的时间,那家人就又找上门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主动找过来的原因,是说那文才体质好像非常弱,别人家的同龄孩子,这个岁数都能够一起帮忙种地了,结果到文才这里却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
也找过大夫,结果人家大夫说没任何问题,估计也就是吃得不好要多补补之类的。
一家都是种地的,能吃到什么好东西,可为啥别人家的孩子吃得都一样,却都已经能帮助家人干活了,但文才却还是那副德行,所以就不由得家里人不多想。
九叔虽然懂得一点医术,但也只能瞧瞧小病之类的,自然是看不出来文才的体弱到底是否因为什么毛病导致。
但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发现什么身体上的毛病,反倒是察觉出了精神状态上面有些不太对头。
之后就询问文才家人,这孩子平日里面都是如何生活的…
这一询问后,九叔就明白了,合着不是身体有毛病,而是精神状态上面有毛病,简单来讲那就是好吃懒做。
九叔也不明白,这么一个种地的人家,怎么养出来的孩子才这么大点,就开始好吃懒做了呢?
看出问题所在,文才的家人回去后也狠下心来,你不是懒嘛,那就别吃饭了,不干活就别想吃饭。
下了狠心之后,倒也把这毛病给纠正了不少,可惜的是没过多久那村子就遭了土匪,死了不少人。
而死的人当中也有文才的父母,本来说要把文才托给亲戚照顾吧,结果人家亲戚们也不乐意。
最后还是九叔听闻此事,过去找村长商量,收养了文才,这才没让他小小年纪的被活活饿死。
喜欢僵尸:道坛先锋,简化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