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白宝山识字还有些吃力,就让李哥代笔写了一封家书,大致内容如下:“自己蹲监狱遭老罪了,平时四五点钟就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吃的也是冷馒头凉菜。就这样,每天还要干很多重活。要是再这么下去,估计没两年人就报销了。希望家里务必想办法救自己,走出这个困境。”
老母亲收到信一读,瞬间就绷不住了,急的好几天都没睡着觉,双眼通红。她觉得好大儿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跟当年自己非要送他回老家脱不了干系,甚至觉得都是自己害了他。
接着,把全家都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最终凑齐了1万块,给监狱汇了过去。
狱方收到钱,就开始审核白宝山的条件。发现他的刑期早就过半了,平时也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全程积极改造。于是,很快就成为外宿犯的决定就下来了。
接下来,白宝山正式进入自由时光。
再来介绍一下其他外宿犯的情况。监狱的外宿犯名额一共有三个,现在白宝山弄到一个,另外两个人分别叫李宝玉和傅克军。本来白宝山的这个名额啊,属于一个姓田的。无奈这个老田刑期没有过半,但是家里怕他受委屈啊,也给他出了一万块,让他混了个外宿犯。
监狱用这4万块买了近20头牛,这三个人就开始了愉快的放牧生活。
看看李宝玉和傅克军的情况。这俩人也是地道的北京老炮。
李宝玉,1961年生人,入狱前是北京茅台厂的职工,后因盗窃罪被判入狱。
傅克军,1963年生人,入狱前是北京某灯饰厂的职工,后因抢劫罪被判入狱。这小子点也是挺背,抢劫的时候正好碰上警察。
虽然他们三个的工作是放牧,但是没人管他们,一星期能出去放三次都算是多了。放牧那天也是睡到自然醒才出门,出门后躺在树荫下继续睡。
另外,他们还有特权,偶尔睡够了,还可以去离监狱最近的镇上溜达溜达。只要当天晚上按时回去,压根没人问。
这家伙直接放飞自我了,没事就去最近的沙湾县找乐子。这里玩腻了,就去更远的奎屯市和石河子市。
突然有一天,就出现了特殊情况。他们玩的太野了,结果没有赶上最晚的一趟回监狱的车。
当时也没啥好办法,只能等第二天,乘坐最早的一趟大巴回去。
不过回去以后管教都没正眼瞧他们,更别提惩罚了。这下好了,放牧的事也丢到了一边去。有事没事啊,就搭伙去市里面潇洒。
如果管教问起来,就会说去给牛买药治病,要么就是身体不舒服等等的理由。听上去是不是感觉三人还挺团结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这俩人没事就欺负白宝山,脏活累活都交给他干。如果不是去城里啊,白宝山都不跟这俩人多说话。在平时,就黏着李哥和吴子明。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2年。当时,已经上小学的女儿给白宝山写了一封信,里面说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啊,母亲给他俩找了个继父,但是继父对他们特别不好。平时经常饿肚子,继父一旦心情不好就打他俩,母亲也不敢吱声。由于好久没买新衣服了,班上的小朋友天天嘲笑他。
反正是特别想念爸爸,问了好几遍,为什么爸爸还不接他们回家,他们不想再被别人欺负了。
白宝山看完无声的抽泣着,手里这张皱巴巴的草稿纸,写的尽是委屈。那带着拼音和泪痕的字迹,此刻字里行间仿佛一把把尖刀,直戳白宝山的心窝窝。
看到他这个样子,李哥忍不住拿过书信看了一眼。看着泪如雨下却不能出声的白宝山,李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能做的,只是拍着白宝山的脊梁轻声安慰。
过了一会,白宝山突然用袖子擦干眼泪,哽咽着对李哥说道:“李哥,你看我这叫过的什么日子。我发誓,我要是出去了,一定要弄他个300万,让这俩孩子都搬进大房子,再给他们都买上小汽车,让他们彻底改头换面。”李哥听完没当回事啊,觉得可能只是白宝山一时没收住,说的气话。
好言安慰了几句,以为事情过去了。没成想,白宝山真的暗地里下定了决心,他要偷偷改变,然后惊艳所有人。
前面说过,白宝山字都认不全,还让李哥代写过家书。但是现在,为什么突然能一下通顺的阅读女儿的信了呢?那就是他近一段时间去图书室用功的结果。
不仅如此,从此后他还能流畅的抄写书籍。只不过他看的书全都跟案件相关。他把报纸和影视剧中破案的细节牢记于心,不断揣摩歹徒作案时的漏洞,同时了解警方侦查时的思路。
只不过这一切,都默默记在心里,不仅对外人没有表现出来,他甚至连笔记都没有写过。
而另一边,他看起来也改变了以往的作风。不仅努力工作,连他最讨厌的人也应对自如。不管是对监狱管教还是对狱友,都表现的人畜无害。大部分时间去城里潇洒玩了,还会给管教带礼物。也正是因为这些,渐渐的,所有人对他的印象都很不错。
等时间来到1993年的时候,刚过完年的白宝山就因为积极改造,减刑一年。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300万的梦想一直刻在心里,从未忘却。
李哥曾经给他讲过各兵种的区别,他从中发现哨兵的防范意识最松懈。那么好,出狱后枪的来源算是有谱了。
接下来,子弹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他又开始打上了牧民的主意。因为当地的治安环境较差,所以牧民人手一把枪是常有的事。所以,白宝山放牧的收入全部攒了下来,每攒下一部分,他都会去找牧民买子弹。买到子弹,他会找个角落藏好,等出去那天直接搞起来。
喜欢十大悍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