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年9月1日,上午11时整。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
三浦按针顿了顿,
“小少爷,从明天起,我们不得不停课一段时间了。”
“为什么?”李国助诧异地问道。
“家康大人要召见赛里斯先生,所以明天我们就要出发去江户了。”
“什么时候能回来?”
“不知道。”
三浦按针摇了摇头,
“乐观估计,家康大人会在10月初下发朱印状。”
“有了朱印状,英国才能获得商馆设立权。”
“然后我得陪同赛里斯考察江户的港口,进行商馆的选址。”
“所以乐观估计,回到平户也得是11月初了。”
“你们要把商馆设在江户?”
李国助知道英国肯定会把商馆设在平户,却还是故作诧异地问道。
“也不一定,赛里斯有意在平户设立商馆。”
“但考察过江户的港口以后,他也许会改变主意。”
“哦……”
李国助应了一声,显得心事重重。
三浦按针仿佛看穿了他的心事,莞尔一笑道:
“小少爷放心,即使商馆选址定在了江户,我也一定会回来给你上课的。”
“在我离开日本前,也肯定会安排好接替我的人。”
“嗯,我相信老师。”李国助含笑点头。
“不过在停课期间,你得完成一个作业。”三浦按针坏笑。
看来哪怕是在17世纪,老师也知道学生不喜欢在放假的时候写作业。
李国助歪头一笑,无声地示意三浦按针说下去。
“其实也没什么。”三浦按针轻描淡写地说道,“就是绘制一种西式海船的图纸。”
“现在就要画图纸吗?”李国助瞪大了眼睛,“我才上了两个多月的课啊……”
“要对自己有信心!”
三浦按针鼓励道,
“从这段时间上课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你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那我就画盖伦船了?”
“随你,画你最熟悉的船型即可。”
三浦按针并不想限制李国助,但在17世纪早期,盖伦船无疑是西式帆船的主流船型。
午饭后小憩片刻,李国助离开宅院,走进了附近的唐人屋敷。
其实严格地说,他每天巳时来上课的这处宅院也属于唐人屋敷,只不过是在边缘罢了。
走在唐人屋敷的街上,几乎到处都能遇到熟人。
这里基本没什么人敢轻视他这个甲必丹的儿子,一路上一直都有人向他打招呼。
李国助对每个人都很自然地报以点头微笑,直到走进一家医馆,他才感到浑身一轻。
然而今天来医馆就诊的人却也不少,看他进来,又都纷纷打起了招呼。
于是他又不得不重新报以点头微笑,只是那笑容看起来怎么都有点尬。
前世的他,是个比较孤僻,不喜人情世故和应酬的人。
如今转生在商人之家,又立志改变历史,为了笼络人心,就不得不在这方面狠下苦功了。
“小少爷又来上课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健壮汉子笑着打招呼道。
他正在接受医师的诊脉。
那医师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符合医术高明的老中医的基本特征。
“翁叔!”李国助看见那健壮汉子不免一惊,“你怎么都来看病了?”
“我怎么就不能来看病了?是人就会生病的。”
姓翁的汉子失笑,
“你跟着许先生也有大半年了,望闻问切不说全会,望诊总该学会一点了吧?”
给汉子诊脉的老医师轻笑一声:“字都还没认全呢,学什么医术?”
李国助呲牙:“老师,我跟着您都大半年了,要是连字都认不全,那丢的是谁的脸啊?”
原来这位老医师就是李国助的塾师许仪后。
“哦。”许仪后瞥了李国助一眼,笑道,“这么说你已经能认识很多字了?”
“那当然!”李国助自信地拍了拍胸脯,“只要不是特别生僻的字,我都认识!”
“好,那我就来考考你!”
许仪后从翁姓汉子手腕上挪开手,提起笔来,写起了药方,
“今天我开的所有方子都由你来抓药。”
“只要你都能抓对,从明天开始,我就教你医术!”
“好啊!您就看着吧。”李国助拍胸脯道。
许仪后笔走龙蛇,很快就写好了药方。
李国助接过药方看了看,嘴角一翘,便跑去药柜抓药去了。
他抓药的动作十分干净利索,显然是个老手。
实际上这大半年来,许仪后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教他识字的。
其实作为穿越者,李国助并不需要学习识字。
毕竟前世的盗版游戏和电影往往都是先出繁体版。
所以阅读繁体字对他来说,就跟阅读简体字一样毫无障碍。
他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书写繁体字,并且要练一笔好字。
翁姓汉子看了一会李国助抓药,便转对许仪后道:
“许老,听说你这次受封了萨摩藩的旗本武士。”
“你不在岛津家做藩医,为何还要回来开医馆?”
许仪后笑了笑:“我老了,这辈子是没可能再回到大明了。”
“在人生最后的这些年里,只要能跟明人在一起,为明人治病,我就心满意足了。”
翁姓汉子肃然起敬,起身作揖道:“许老高义!请受翁某一拜!”
许仪后忙起身扶住他道:“诶,你这是做什么?折煞老夫了!”
“您老要是当不起这一拜,谁还能当得起呢?”
翁姓汉子道,“万历朝鲜战争时,若没有您冒死提供的情报,大明要赢得战争,只怕还得付出更大的代价呢。”
许仪后脸色却是一僵,沉声道:“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当年我被汉奸出卖,丰臣秀吉本要将我烹杀,是家康大人写信求情,才保住了我的性命。”
“如今虽是家康大人当政,但这种事终究有损日本的利益,传扬开来,与我无益。”
“是,是,是我孟浪了!”翁姓汉子连连作揖赔罪。
“翁叔,你想学老师为大明做贡献,其实也不难啊。”
见翁姓汉子和许仪后都转头看过来,李国助把药包递给许仪后,
“老师,药抓好了,您看看我抓的对不对。”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