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炮。”
李国助答道,“本来想铸铁炮,但日本偏偏缺少铁矿,却有丰富的铜矿。”
“嗯,能用铜铸炮,当然还是用铜好,不容易炸膛。”
三浦按针一边说,一边看着船坞里正在搭建的船骨架,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后,他又开口说道:“你做船模了吗?”
“船模?”李国助摇了摇头,“没有,我有图纸就够了。”
“还是做一个吧,跟你的工程师一起做,对你俩都有好处。”
“你可以通过做船模实践造船的工艺。”
“你的工程师则可以通过做船模,熟悉西式海船的结构特点。”
“你每天下午还有课业,不可能总是待在船厂里。”
“所以你的工程师很有必要熟悉这船的结构,以便代替你监督工程进度。”
说到这里,三浦按针笑了笑,
“再说我也想提前看看这船的模样,图纸可不如船模形象具体。”
“有道理啊!”李国助眼中一亮,右手握拳,捶在左手掌上,“我马上就去安排!”
自从开始造船以来,李国助早上在三浦按针那里的课就停了。
毕竟理论的东西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实践。
没有停的,是下午在许仪后那里的课。
抄方抄了半年多,李国助不但在药理上有所精进,也练出了一笔不错的毛笔字。
至少在他那四百年后的灵魂的眼光看来,是真的不错了。
……
一个月后。
“老师,船模做好了!”
李国助朝捧着船模的陈勋使了个眼色。
陈勋连忙上前,向三浦按针鞠躬,同时双手把船模递了过去:
“请过目。”
陈勋是建造这艘船的工程师之一。
这船模就是他跟李国助,还有另一个叫林翌的工程师一起做的。
此刻,林翌就站在他的身旁。
这两人都是20岁左右的年纪,跟颜思齐过从甚密。
十年后,他们跟随颜思齐去台湾拓荒。
颜思齐死后,他们又在郑芝龙麾下任督造、监守。
以上都是李国助前世时,从清人江日升的小说《台湾外记》里看到的。
鉴于作者的背景,这部小说确乎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不过说到底,它也只是小说,终究不可尽信。
但不管可不可信,李国助都是要改变历史的人。
他不会让颜思齐英年早逝。
至于陈勋和林翌,李国助还是根据野史,把他俩当做工程师培养了。
而他们也的确在工程方面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看到陈勋手里的船模,三浦按针眼中一亮,小心翼翼地接住端详起来。
“真漂亮啊!”
“这看船模的感觉就是跟看图纸不一样。”
“我仿佛看到它在海面上飞的场面。”
三浦按针这句话可谓是切中了双桅纵帆船的特点。
这种帆船大概是在17世纪由荷兰人设计。
但其真正被广泛运用,却是在18世纪的英属北美殖民地。
1713年,一个叫安德鲁·罗宾逊的人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洛斯特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
据说当时有人赞道“oh how she scoons”。
汉语意思是“看她在水面上飞”。
scoon是一个苏格兰词语,意为在水面上跳跃。
于是罗宾逊即将这艘船命名为schooner。
从此双桅纵帆船便被称作斯库纳帆船。
……
五月的一个早上。
李国助没像往常一样去船厂。
因为他的母亲在半夜的时候临盆了。
他跟父亲已经在屋外等了三个时辰。
从半夜到天光大亮,屋里终于传出婴儿的啼哭声。
片刻之后,房门打开,稳婆满脸喜色地抱着一个婴儿出来。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是个千金!”
李旦连忙从稳婆怀里接过婴儿,抱在怀里,满脸爱怜。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生了女儿还能如此开心的也是少见。
看了女儿一会,李旦突然问稳婆道:“夫人如何?”
“夫人一切都好,正在休息呢。”
“我去看看她。”
李旦抱着婴儿,径直走到夫人床前。
李国助也连忙跟着进去了。
床上那个约莫二十岁,面容姣好而又憔悴的少妇就是李国助的生母。
她叫许心兰,是许心素的幼妹。
“老爷……”许心兰有气无力地道。
“你别说话了,好好休息。”
李旦心疼地劝道,然后把婴儿放到她枕边。
许心兰扭头看着婴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片刻之后,她目光移向李国助,眼里满是疼爱。
李国助上前,轻声道:“妈妈……”
他不想让筋疲力竭的母亲费劲说话,所以没有问什么。
许心兰笑着看了他片刻,又把目光移向了身旁的婴儿。
李国助知道她的意思,也把注意力放在了妹妹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了一会,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扭头问李旦道:
“爹,给妹妹取个名字吧。”
“呃……这……容我仔细斟酌几天吧。”
李旦笑道,“放心,爹一定会给你的宝贝妹妹取个最优雅最好听的名字的!”
得了吧,就你肚子里那点墨水,能取个什么优雅动听的名字?
别取个带铜臭味的名字就很不错了。
李国助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在心里腹诽了两句,然后笑道:
“要不,让我给妹妹取个名吧。”
“你?”李旦哂笑,“你才读了几天书啊,能娶出个什么样的名字?”
“诶,爹,你可别小看儿子啊!”
李国助摇头晃脑地道,“不管怎么说,我都跟着许老师读了一年多的书呢。”
“你那也能算读书?可别给我的宝贝女儿取个药名啊,哈哈。”
“药名怎么了?”
李国助翻了个白眼,
“我给你说几个药名,你自己品品,做人名算不算得优雅动听。”
“景天、龙葵、花楹、紫萱、徐长卿。”
“如何?还算优雅动听吧?”
李旦沉吟片刻,点头道:
“嗯,的确算得上优雅动听。”
“只是这景、龙、紫三字莫非也是姓氏?”
“当然是姓氏!”
李国助确定以及肯定地道,“不信您回头翻翻《百家姓》去。”
“可以啊,我儿出息了!”
李旦眼中一亮,搓了搓手道,
“好,那你就给妹妹取个名字,让我和你娘评评。”
李国助心里其实早就有了成算,却还是假装思索的样子。
片刻之后,他笑道:“不如就叫李华梅吧。”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