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31章 这么说,你是同意来了

1616年9月20日,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八月初十。

永明要塞高耸的木制城墙早已在上月中旬完工,如今正在进行要塞内部的建设。

要塞内已经完工的建筑都是木桁架的西式楼房,层数在3~5层之间。

其中一些还是靠着要塞的城墙建的,屋顶向内平缓倾斜,充当了连接棱堡的中堤。

不难看出,这是为了尽可能增加要塞内的可居住人数。

目前,要塞内还有几块空地没有施工迹象,

可能是还没开始施工,也可能是预留的操场用地。

作为一座军事要塞,内部肯定会有操场,供士兵操练之用。

要塞共有三座棱堡指向金角湾码头,

在中间的那座棱堡之后,有一幢五层洋楼,是未来永明城的军政要员的办公大楼。

在第五层的一间办公室里,李国助、杨天生、李俊臣、林福四人正各自坐在一张书桌前奋笔疾书。

每人的书桌上都有一张算盘,他们时不时都会拨弄一番。

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李国助已经完成了对南海边地海岸线的初步测量。

如今他与杨天生、李俊臣、林福四人正在对相关天文观测数据进行计算,

以期用月距法求出尽可能准确的观测点的经度。

这项工作,他们已经进行了半个月,至今才算出了60个观测点的经度。

这仅占全部600个观测点的十分之一。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平均每人每天才能算出一个观测点的经度。

如此缓慢,固然有用月距法计算经度颇为复杂的原因。

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四个人都不是熟手。

而且在正式开始工作前,李国助还用了7天时间给另外三人做了培训。

李国助前世并没有天文历算的经验,今生才跟着三浦按针学了一些天文历算知识。

这次的测量活动,对他来说是破天荒第一次。

所以无论是观测还是计算,他都不是很熟练。

在这种情况下,他给另外三人的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商船财副,杨天生的算术可谓是他们四人之中最好的。

但他擅长的主要是会计,直到这次培训后,他才算接触了天文历算。

不过敏捷的思维,扎实的基础,出众的天赋让他很快就成为四人之中的翘楚。

所以有时,他一个人一天就能算出两个观测点的经度。

李俊臣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才子,擅长琴棋书画,算术就马马虎虎了。

不过他毕竟是放弃了科举,来海外经商的,数学基础肯定是好过那些酸腐秀才的。

只因他的文化水平在三百人中算是拔尖的,所以李国助才一定要培养他。

他果然也没让李国助失望,七天培训就能比较熟练地用月距法计算经度了。

林福虽说是擅使标枪火炮,却主要是凭借经验和直觉。

李国助是打算把他培养成未来永明城邦的炮兵统帅的,所以一定要让他掌握弹道学。

因为月距法要用到的球面三角学属于几何学的范畴,而弹道学也涉及到几何学,

所以李国助给林福培训,让他帮自己计算经度,就是为了给他打下弹道学的基础。

林福也是个心灵手巧之人,果然也是一学就会。

其实陈勋和林翌作为工程师,比李俊臣和林福更能胜任此项工作。

毕竟建筑工程和器械制造是绝对离不开数学的。

但永明要塞的建设目前还离不开这两人。

所以李国助才没让他俩来帮自己计算经度。

咚咚咚……

忽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房间内四人拨动算盘的节奏。

“谁啊?”李国助有些不耐烦地道,“不是都说过了吗?没事不要打扰我们!”

“我!你老爹!”门外忽然传来李旦的怒吼。

李国助一怔,连忙从椅子上弹起来,绕过书桌,奔向房门。

打开门的第一眼,李国助就看到了一脸怒容的便宜老爹。

在他的身后,还有三浦按针、考克斯、翁翊皇和颜思齐。

“爹……”

李国助一看便宜老爹那表情,就知道他要教训自己,于是连忙转移焦点,

“啊!按针老师、考克斯先生、翁叔叔!你们怎么来了?”

三浦按针颇有深意地一笑:

“你在信里把这个地方都吹上天了,我又怎么能忍得住,不来看一下呢?”

翁翊皇跟着说道:“不是你说要在这里开办铳炮厂,让我来做大匠吗?”

李国助顿时喜笑颜开:“这么说,你是同意来了?”

翁翊皇面色却是一僵,目光闪烁地说道:

“呃,这个嘛……我毕竟是田川家的赘婿,他们不会让我常驻这里的。”

“不过我可以时不时过来一下,或者你们遇到什么难题了,可以通知我来。”

“诶,呵呵,这样也好,这才是两全其美的方案!”

无意间提及翁翊皇的痛处,李国助顿时尴尬了,连忙转对三浦按针道,

“你们怎么才来啊?我5月15号,就派人去给你们送信了。”

5月15号,也就是陈勋为李国助开垦出5亩农田的当天。

无论是用月距法测算经度,还是用北极星高度法测量纬度,都只能在晴朗的夜晚观测天象。

所以自从开始测绘永明镇的海岸线以来,李国助在白天便有不少空余时间。

于是他赶忙在头几天给李旦、考克斯、翁翊皇、许仪后和三浦按针各写了一封信。

目的一是为了报平安,二是为了给永明城的发展拉投资。

他把它们交给颜思齐,请他安排人驾驶仁王号,将信送往平户。

“我和令尊,及考克斯去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跑了趟生意,8月底回来才看到你的信。”

三浦按针答道。

“1613年,我们英国人在望加锡建了商馆。”

“这次过去除了做生意,也是去看看商馆的情况。”

考克斯又补充了两句,说的时候,还冲李国助眨了眨眼。

李国助心里很是感激,他知道考克斯这是在帮自己拖延时间,让李旦顾不上训斥他。

其实送信的人回来以后,早就告知李国助,李旦出海经商去了。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李旦竟是跟三浦按针和考克斯一起去了望加锡。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