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57章 股份制公司

见李国助的眼神暗淡下去,三浦按针忙安慰道:

“不过小少爷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拥有强大的武力,比拥有庞大的财富更重要。”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武力,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民众。”

“民众也只有在安定和宽松的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出创造财富的潜力。”

“我相信,一种制度只要能杜绝腐败官僚的产生,”

“使民众都能充分享受到自己创造的财富,就一定能消灭饥荒。”

其实李国助虽然提出了问题,但并不是真的很热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对于自己提出的那个问题,他心里其实很清楚答案。

三浦按针回答不上,或者说不愿回答,其实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毕竟在17世纪的欧洲,共和制也并非主流,君主制仍然是欧洲国家的主流社会制度。

共和制的国家只有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邦,及荷兰这样的弹丸小国。

除了在航海、金融、军事等几个有限的领域取得了先进地位外,

欧洲在综合实力上并没有超过亚洲。

特别是在粮食产量方面,欧洲的粮食产量相对中国仍然较低,

难以满足自身人口增长的需求,需要通过进口等方式来补充。

只有荷兰、英国等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粮食产量才能勉强自给。

在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生产关系方面,欧洲的土地制度相较中国较为复杂,

封建领主对土地的控制依然较强,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大,

同时还存在农奴制,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土地的有效利用。

可见在调动农民积极性方面,当时的欧洲并不比中国先进。

在土地的有效利用方面,更是不如精耕细作的中国。

同样,也只有在英国、荷兰等国家,土地制度的变革正悄然发生,

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关系已经初露端倪,

从而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产积极性。

总之,当时连中国都不能消灭饥荒,欧洲人就更加做不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三浦按针不愿回答这个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他若是回答能,就是在欺骗自己的学生。

他若是回答不能,就等于承认欧洲并没有制度优势。

就算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使他对欧洲已经没有什么感情了。

他也不方便当着考克斯的面揭欧洲的短。

既然如此,李国助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呢?

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看看三浦按针的眼光能长远到什么程度。

他那热切的眼神并不是盼望三浦按针正面回答他的问题,

而是期望后者能预见到24年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在其基础上发生的农业革命。

那才是让欧洲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逐渐摆脱饥荒的原因。

可惜三浦按针终究不是穿越者,

到底还是看不到资本主义与共和制的结合能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李国助虽然有点失望,却也不会因此就开始看轻三浦按针。

特别是三浦按针安慰他的话,说的也是很有水平的。

于是李国助赶忙展颜一笑,说道:

“老师说的极是!我相信共和制与重商主义结合起来,”

“就算不能杜绝腐败官僚的产生,也一定可以有效遏制他们的言行。”

三浦按针含笑欠身:“小少爷,我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李国助忙道:“老师但说无妨!”

三浦按针欠身道:

“小少爷,志存高远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若是不能着眼于现实,一味急于求成,便是好高骛远了。”

“以我们目前的人手,考虑建国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前,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人手,高效地开发和经营南海边地。”

“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先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

“股份制是已经在欧洲经过多年考验的商业融资和经营制度。”

“英国在1554年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莫斯科公司,”

“随后于1557年又成立了西班牙公司,1579年成立了伊士特兰公司,”

“1581年成立了勒凡特公司,1588年成立了几内亚公司,”

“1600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606年成立了伦敦弗吉尼亚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

“这些公司的成就,无不在融资、贸易经营和殖民开发领域证明了股份制的优越性。”

“以前上课的时候,我曾给小少爷简略的讲过股份制。”

“如果小少爷愿意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来开发南海边地的话,”

“我和考克斯都愿意为你提供详细的咨询,甚至我们也能代表英国投资入股。”

李国助敏锐地注意到,三浦按针在提及南海边地的开发经营时,用到了“我们”。

这说明他已经把自己看成了李国助他们的一员,并且愿意为开发南海边地出力。

这让李国助大喜过望,庆幸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支持。

不过三浦按针最后又说道,他与考克斯愿意代表英国投资入股,

却让李国助嗅到了一丝别有用心的气味。

在他看来,接受英国的投资必将是一把双刃剑。

好处当然是可以得到英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

特别是英国在开发殖民地方面的经验,对李国助他们开发南海边地很有借鉴价值。

坏处则是未来的永明城邦很可能会成为英国在东亚扶持的傀儡政权。

那样一来,永明城邦就不止是会受制于人,甚至可能会被迫做一些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

当然这种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可能要到18,甚至19世纪才会显现出来。

这也就意味着,要避免这个坏处,将会是与英国政府的一种长期博弈,

绝不是现在随便一拍脑袋就能想出对策的。

不过李国助相信,三浦按针和考克斯应该不会存有这种用心,

想要算计永明城邦的,一定是他们背后的什么人。

当然现在可不是考虑这些复杂问题的时候,

必须给三浦按针和考克斯抛出的橄榄枝予以积极的回应。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