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英国在开展对日通商的过程中,对周边货源市场的整体开拓情况并不理想。
加上荷兰商馆的竞争,原本畅销的英国本土商品渐渐失去了日本市场的青睐。
而仅仅依靠李旦的走私渠道,英国也始终无法稳定获取生丝这一日本的大宗进口商品。
加之商馆也未寻找到其它有价值的出口替代品,
致使平户英国商馆不得不因缺乏高价值商品的供给而陷入商贸困境。
偏偏今年9月,幕府又向平户商馆颁布贸易限制令,严格控制英国商贸势力的发展。
这让已经陷入垂死挣扎的平户英国商馆愈发雪上加霜。
恰恰就在这时,从望加锡返回的考克斯看到了李国助的信。
得知李国助企图在南海边地建立商业城邦的理想后,考克斯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尤其当他来到永明要塞,听了李国助对南海边地的发展规划后,
考克斯又重新燃起了开拓生丝供货市场和朝鲜供货市场的希望。
毕竟李国助对在南海边地发展柞蚕养殖业信心十足,而南海边地离朝鲜又是如此的近。
所以只要永明城邦能成功建立,
平户英国商馆在生丝供货渠道上,就可以绕开明政府和葡萄牙的阻扰,
在开拓朝鲜市场上,也可以绕开日本对马藩的阻挠,
甚至他还发现了南海边地市场可能提供的一项大宗商品,
毛皮。
以上都是促使他如此热情地帮助李国助实现抱负的重要原因。
而就在谈到发售股票的地点时,他又看到了南海边地公司帮助自己开拓琉球市场的潜力。
尽管考克斯没有明说,但这些心思都早已被李国助看得明明白白。
对于他的这些小心思,李国助并不反感,反而乐于加以利用,毕竟这是双赢的事情。
“小少爷,你赞成在琉球发售股票吗?”
许是无意间看到了李国助那意味深长的笑容,考克斯突然笑问道。
李国助此刻的心情,其实也是十分激动的。
对于在琉球发售股票,他内心是愿意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因为当“琉球”两个字从考克斯嘴里蹦出来的那一刻,
李国助心里一下就喷涌出了许多琉球的优点,无一不是有利于发售股票的。
其中一些还是考克斯刚才都没有说到的。
比如大明的一些海商、使臣、学者在琉球了解到股票的优点后,
很可能会把股份制公司和股票带进大明境内。
这说不定会帮助大明解决财政问题,进而扭转其在明金战争中的颓势。
即使不行,这对南海边地公司未来在大明境内开展商业活动也肯定会有帮助。
此外,通过在琉球发售股票并建立股票交易市场,南海边地公司是有可能控制住整个东亚的金融市场的。
不过在考克斯讲述自己的理由期间,李国助也确实想到了一点不利因素。
于是他反问道:“考克斯先生,您知道1609年,萨摩藩对琉球发动的入侵战争吗?”
“啊!”考克斯突然大叫一声,闭起眼睛,抬手扶住了自己的额头,痛苦地道,“我倒是忽略了这件事情……”
“唉,老朽也是糊涂了,竟也忘了这事……”
李旦也跟着扼腕叹息,
“自从那场战役后,琉球就不再只是大明的藩属国了,同时也是萨摩藩的附庸。”
“萨摩藩如今可是九州岛上的一大强藩,远非平户藩那样的小藩可比。”
“咱们要在它的附庸国发售股票,恐怕是很难不受到萨摩藩的干预的。”
看着考克斯和李旦再次陷入绝望的样子,李国助不由轻笑一声,说道:
“世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万全之策。”
“总体来看,在琉球发售股票,是利大于弊的,也是我们目前唯一的选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萨摩藩会干预我们在琉球发售股票的唯一动因,只可能是利益。”
“只要我们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事情就应该不难摆平。”
“何况我的医学老师许仪后与萨摩藩岛津家交情匪浅。”
“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请他出面,从中斡旋。”
“另外,我们也要认清日本目前的国情。”
“江户幕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是一定会设法限制其他藩国的发展的。”
“特别是萨摩藩这样的强藩,肯定是德川幕府的重点压制对象。”
“它不会希望琉球完全被萨摩藩控制的。”
“所以只要我们许以德川幕府一些好处,就不难把它拉到我们这一边来。”
“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些路子都走不通,我们也可以诉诸武力。”
“只是要等到我们的海军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才行。”
“总之股票要发售,但不是当务之急,”
“从1554年莫斯科公司成立,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这中间的48年里,那么多公司都没有发售过股票,不一样发展的好好的吗?”
“啊对对对!这件事情的确不必急在当下,完全可以从长计议嘛。”
听了儿子一席话,李旦的情绪顿时就好转了,
看了眼考克斯,见他也恢复了正常,便对台下朗声说道:
“那么就回到正题上来吧,关于股份制,还有谁不明白,可以继续提问了。”
其实对于明朝海商来说,股票虽然是个新鲜事物,
但就其本质而言也就是类似银票那样的有价证券而已。
相比银票,股票无非就是可以转让出售,并具有显着的收益性罢了。
但银票在交易中也可以作为一种货币代替真金白银进行支付,
这跟一个人把自己手里的股票转卖给另一个人并没有本质区别,
也是有价证券流动性的一种体现。
所以在话题歪到讨论南海边地公司去哪里发售股票之前,大家就已经把不明白的地方都问完了。
这一点作为大海商的李旦不可能看不出来。
于是在等待了十几秒后,仍无人应答的情况下,李旦终于说道:
“既然大家都明白了,那我们就进入本次会议的下一个议题吧。”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