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72章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临时委员会

说到这里,李国助看向高贯,问道:

“高大哥,你对这件事有什么异议吗?”

高贯如今是永明学会冶铸委员会的主任。

“我没有异议,”高贯拍了拍胸脯,“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李国助含笑颔首:“好,既然如此,今日会议结束后,你就可以开始筹办永明铸炮厂了。”

他顿了顿,又说道:

“哦,对了,依照专利法,对于稳定批量生产灰口铸铁的技术,”

“我们应该授予翁先生15年的垄断经营权,”

“在此期间,未经翁先生许可,其他人不得将此项技术用于其它商业用途。”

“换句话说,就是翁先生拥有永明铸炮厂15年的垄断经营权,”

“在此期间,未经翁先生许可,其他人不得在南海边地境内开办铸炮厂。”

“除非他发明了别的可靠的铸炮技术,或者得到了翁先生的许可。”

“那蒸汽机厂呢?”

林翌突然开口说道,

“蒸汽机的锅炉、汽缸等部件也是需要翁先生的技术来铸造的。”

“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岂不是要等到15年后,才能开办蒸汽机厂了?”

林翌是永明学会机械委员会的主任。

本来这个职务,应该由廉司南担任,

但他之前醉心于研究蒸汽机和热气球,根本无暇管理委员会的政务,

所以才由林翌担任了这个职务。

不管怎么说,林翌提出的确实是个问题,也算是专利法的一个弊端,

虽然可以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人们为了利益进行发明创造,

却对知识产权的推广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纽科门机之所以能在英国迅速得到推广,就是因为纽科门没有申请专利。

但这只是个例,世上没有双全法,与鼓励大众进行创造发明相比,这点弊端微不足道。

好东西,有,但是推广的慢,跟完全没有相比,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李国助沉吟片刻,突然莞尔一笑:

“无妨,你先把永明蒸汽机厂筹办起来。”

“今年,我会赶在中秋节前回一趟平户,并且直到过完元宵节后才会回来。”

“到时,我会去找翁先生,请求他的许可。”

“如果他不同意,我会代表南海边地公司向他支付赔偿的。”

“不管他是否同意,我都会让他成为永明蒸汽机厂的第二大股东。”

“第一大股东当然是廉司南先生,毕竟他是蒸汽机的发明人。”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

“筹办蒸汽机厂,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二件事。”

“林大哥对此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没什么要说的了。”

林翌咧嘴一笑,

“既然小当家有信心解决专利权的问题,”

“那筹办一个工厂对我来说,便没有什么难度了。”

李国助含笑颔首,转对赵贞雅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再来说第三件事。”

“贞雅姐,筹办纺织厂对你来说有什么难度吗?”

原来赵贞雅是永明学会纺织委员会的主任。

这个职位本来应该由最懂纺织的李俊臣担任。

但李俊臣当选了永明学会的主席,责任重大,根本无暇再兼任其它职务,

便只好推举赵贞雅担任纺织委员会的主任。

反正赵贞雅也是李俊臣的学徒,成绩在众朝鲜少女中算是拔尖的,连虞明珠都不如她。

“如果只是招募人手的话,倒是没什么问题。”

赵贞雅说着,转头看向林翌,略显迟疑地道,

“只是纺织机该如何解决,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毕竟林大哥肩负着筹办蒸汽机厂和复原水转大纺车的重任。”

“我只怕他抽不出手来,帮我们制造纺织机啊。”

“水转大纺车不正是纺织厂需要的一种高效纺车吗?”

金顺姬突然开口说道,

“何不请林大哥优先把水转大纺车复原出来?”

她也是纺织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自然希望纺织厂能顺利办起来。

林翌正在抽空看王祯《农书》,听到这话却缓缓摇头道:

“这件事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刚刚看了一下,王祯《农书》上面对水转大纺车的记载,缺少一些非常关键的数据。”

“比如水轮的直径、叶片形状与数量、轴的粗细与长度等具体零件的规格尺寸。”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水轮的动力输出、轴的强度和稳定性等至关重要,”

“缺少了它们,就需要通过推测或参考其他类似机械来确定。”

“除此之外,还有传动装置的细节,书上只说是用皮绳传动,”

“但皮绳的材质、粗细、长度,及皮绳与锭子、水轮轴之间的连接方式等细节却是记载不祥。”

“另外对于传动过程中的张力调节、润滑等问题书上也没有提及,”

“而这些都会影响纺车的运转效率和稳定性,”

“还有就是安装与调试方法,书上也是记载不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水转大纺车安装时对水流速度、水位高度等环境条件有要求,但书上并未详细记录。”

“同时,关于如何调试纺车,使其达到最佳纺纱状态,”

“比如锭子的转速调节、加捻力度的调整等书上也一样缺乏记载。”

“所以这水转大纺车的复原工作,必将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

“林大哥果然当得起,这机械委员会的主任之职!”

李国助由衷地朗声赞道,目光明亮有神,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才把水转大纺车的复原任务安排在第六件事上讨论。”

“不过既然我们已经说到了此事,那就不妨提前说了吧。”

“其实我对水转大纺车的复原还有额外的要求。”

“王祯《农书》上记载的水转大纺车可纺丝、麻,却唯独不能纺棉纱。”

“但我希望,我们复原的水转大纺车,也是可以纺棉纱的。”

“这就需要纺织委员会与机械委员会通力合作。”

“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临时委员会,”

“从纺织委员会和机械委员会中挑选成员,来专门负责水转大纺车的复原。”

“另外,王祯《农书》上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缺少水转大纺车详细图纸。”

“所以我也会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帮助临时委员会绘制出详尽的水转大纺车图纸。”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