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傻柱搬家之老邻居的噩梦 > 第104章 煤炭

在对便宜记名弟子一番细致的叮嘱后,傻柱便打发他离开,开始了一天摸鱼的生活。

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刺骨的北风不时吹拂,预示着暴雪随时可能降临。

为了确保家中温暖舒适,傻柱打算多储备些煤炭。

其实,在轧钢厂,煤炭多得像小山一样,随便顺点也不难,

但傻柱也知道,总不能家里煤炭不断,却从没见他往回拉过,那不就露馅了吗?

尽管他手里有作弊的神器,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还得努力扮演着普通老百姓的角色。

下班后,傻柱骑着自行车先去接了雨水,随后两人一同前往东直门附近的煤炭部。

那里有个小煤厂,专门供应周边居民的煤炭。

此时正值下班高峰,煤厂的工人们正陆续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傻柱赶紧走进煤厂,找到一个销售人员,打算买两车煤回去。

看到厂里有现成的煤球和蜂窝煤,他又额外买了一车煤球和一车蜂窝煤。

在这个年代,老百姓们做饭取暖主要依赖煤炭、煤球和煤渣。

煤球是手工摇制而成的,需要专门的技工操作。

而蜂窝煤则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产物,由于技术原因,直到1957年,北京才开始大力推广使用蜂窝煤和蜂窝煤炉。

当时,家庭取暖大多依赖铁皮炉子或火炕。

为了省钱,老百姓们通常会买回现成的煤,再找工匠手工摇制成煤球使用。

销售大姐望向傻柱,说道:“现在这个点儿,送货的工人大多还没回,或者已经开始下班了。

你这次要的量有点大,要不你告诉我家里地址,我明天统一安排给你送家里去?”

“大姐,我明天还得上班呢,家里也没人。老请假的话,班长该对我有意见了。”

傻柱连忙回应,“您看看能不能找找还没走的工人,今天先送点,明天这个点再送剩下的?”

眼瞅着天气日渐寒冷,买煤炭的人也络绎不绝,傻柱生怕再拖下去会耽误事儿。

销售大姐听后,往工人平常休息的地方瞅了一眼,正好发现还有两个工人没走,连忙叫过来说明了情况。

看到这两个工人面露难色,傻柱赶紧掏出两包大前门香烟,分别塞给他们。

这两个工人顿时喜笑颜开,满口答应现在就送货上门。

趁着他们去安排装煤的工夫,傻柱与销售大姐结清了货款,并约定了明天送货的时间,随后便在一旁等待两个工人装车完毕。

傻柱心想,等这些煤炭拉回家,再买上一车生火做饭用的木头,

这个冬天基本上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按部就班地生活就行。

买车柴火烧也是为了掩人耳目,傻柱空间里的木材不要太多,根本就使用不完。

反正只要买了,通过明面了,至于在家里怎么用,外面的人又看不到。

不一会儿,两个工人拉着送煤的车出来了。傻柱带着雨水,推着自行车在前面引路。

当傻柱和雨水回到胡同口时,远远便望见自家门前立着两位身影,其中一位还拄着拐杖。

定睛仔细一瞧,原来是聋老太太和一大妈,不对,这时候应该是易大妈,傻柱不是他们院里人了,还按照易婶叫就好。

傻柱连忙推着自行车,脚步不自觉地加快,脸上堆满了笑容,

迎上前去打招呼:“老太太,易婶,你们怎么来了?稍等片刻,我先把门打开,后面还有人送煤呢。”

老太太和易大婶见傻柱身后果然跟着送煤的,连忙让开大门的位置。

傻柱开完门,请聋老太太和易大婶进了院子,自己则转身帮忙把煤车推进大门,直接在过道上卸起煤来,这样一来方便了不少。

为了方便日常进出,傻柱在大门口特意设计了斜坡。

加上他一身的力气,再加上可以作弊,不管多重的煤车,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

起初,两个送煤的工人还不太相信,想让傻柱再找几个邻居来帮忙推车。

但在傻柱的一再坚持下,他们决定就试试呗。

没想到,这两个工人被傻柱的力气震惊得不行,心里暗自嘀咕:这小子简直不是人,力气也太大了!这次送煤卸煤的过程,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最轻松的一次。

在傻柱的帮助下,两个送煤工人很快就把煤卸到了过道他指定的位置。

与两个工人约定好明天同样的时间点再来后,傻柱这才腾出手来,好好招待聋老太太和易大婶。

傻柱快步走到院子里的水池边,匆匆洗了手并擦干后,连忙招呼聋老太太和易大婶进屋坐。

这两位在傻柱和工人卸煤的间隙已经大致逛了一圈院子。

见傻柱忙完了,便跟着他进了客厅。

傻柱赶紧给两位倒了杯水,待聋老太太和易大婶在客厅的桌子旁坐定后,

傻柱客气地问道:“老太太,易婶,你们怎么这么晚还过来了?”

易大婶扶着老太太坐稳后,回应道:“这不院里的人都下班回来了嘛,听说你昨天就搬回来了,我们就想着过来看看你们兄妹俩。”

聋老太太则略带责备地说:“傻柱子,你在你师傅那儿住了两三个月,也不说回院里瞅瞅,是不是把院里的人都给忘了?”

傻柱故作轻松地掩饰着尴尬,顺着老太太的话茬说,“怎么会呢,主要是我在师傅那儿住得不太方便来回跑。

就像易叔摔伤住院那会儿,我都没时间过去看望,只能让阎老师帮忙带了点鸡蛋过去。

后来,贾东旭结婚,院里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好多人都问我是不是也拉肚子了。

我这不是嫌丢人嘛,就说自己搬出去住了,也没去参加贾东旭的婚礼。”

老太太听后有些不悦地说:“你这是嫌院里人给你丢脸了,就不想回来看望我这把老骨头了?”

傻柱心中暗想,确实如此,我都已经尽量远离你们了,可你们还是找上门来。

但他也明白,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大家互相照应、互帮互助。

除非有深仇大恨,否则附近的街坊邻居或朋友请你帮忙时,还真不好直接推辞。

否则,别人就会对你指指点点,认为你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这或许无所谓。

但生活在这个时代,就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否则对家人是不公平的。

你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远离人群,但你的妹妹和未来的媳妇可能不会理解这种做法。

当然,这个时代也有孤僻、不合群的人,他们身边往往很少有人靠近,但这只是极少数。

傻柱还是按照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来。

或者,他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95号院的人都搞臭了,

不与他们来往,这样附近的邻居了解情况后,也不会说傻柱有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