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官途从县长秘书起飞 > 第60章 亲自下村屯明查暗访

高建峪,素有雍平第一险峻之称,其山势陡峭,悬崖峭壁林立,加之沙质土壤,使得水土保持成为一大难题。

故而,此地四季更迭间,地质灾害频发,令人叹为观止。

张天云驱车至高建峪新大桥桥址,下车后徒步半小时有余,方抵目的地。

新大桥巍峨矗立,桥高八十米,两侧青石混凝土结构的桥墩已然铸就,坚实稳固。

然而,工地上却是一片沉寂,大桥建设似乎已悄然停滞。

张天云立于桥墩之上,俯瞰下方沟壑纵横,虽值枯水季节,沟壑干涸,但他深知,汛期将至,届时洪水肆虐,再欲装模挽拱,于如此高度之上,难度将陡增数倍。

他漫步于工地之间,细细观察,却未发现任何装模工具。

心中不禁泛起疑惑:桥墩既已铸就,理应着手装模挽拱,此乃常识。

这路桥公司究竟是何用意?莫非预知政府资金短缺,难以维系?

怀揣着这份疑惑,张天云继续前行,不久便来到建筑工地的工棚前。

此时,工棚内空无一人,他正欲入门一探究竟,却忽闻身后传来呼喊之声。

“嘿,兄弟,你这是干啥呢?咋往工棚里钻呢?”

呼喊之人乃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衣着朴素,面容憨厚,应是路桥公司留守工地之人。

从其口音中,张天云判断出他应是武德人士。

“哦,大哥你好!”张天云微笑着回应道,“我只是随便走走,早就听说高建峪是雍平第一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说着,他掏出香烟,恭敬地递给中年男子。那男子见状,神色顿时缓和了许多。

“嘿,兄弟,你这眼光不错啊!”中年男子笑道,“我们是天河路桥公司的,天河路桥你听过吧?嘿嘿,这桥就是我们建的。”

他言语间透露出一丝得意之情。

“哎呀,天河路桥啊!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公司啊!”

张天云故作惊讶地说道,“大哥,你们待遇肯定不错吧?不过,这桥怎么停工了呢?”

那中年男子显然对张天云的奉承颇为受用,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张天云望着对方那愈发得意的神态,只见那人憨态可掬地笑道:“我这工资啊,其实也不算多,作为正式职工,一个月也就1500块。”

言罢,他又傻笑了一声,这才继续说道:“我看老兄您这穿着打扮,一看就不是凡人。但要是说到修桥这事儿,您可就外行了。

现在咱们得等汛期过了才能动工,不然的话,一旦在挽拱的时候河水暴涨,那桥可就得变形,甚至可能倒塌。

这一塌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就是几百上千万的资金打了水漂啊!”

张天云闻言恍然大悟,自顾自地搬了一把椅子坐下,继续与对方套近乎。

没过多久,两人的关系便更加热络了。

这位兄弟独自呆在这荒山野岭守着工地,嘴里早就淡出鸟来了。话题一旦扯开,他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老兄啊,您是不知道啊!这修桥可真是个惊险的活儿啊!就拿这座桥来说吧,从开工到现在,已经丢了三条人命了。

我柳大憨修了一辈子的桥,可这样的硬骨头还是头一次碰到。”

张天云也点头表示赞同。在这般恶劣的地质条件下架桥,难度确实非同小可,工程机械基本派不上用场。

张天云曾看过相关资料,据资料介绍,这里的每一个桥墩都要灌注到地下八十多米深,耗资高达1000多万。

“可是这桥不修也不行啊!鸭子河水电站大坝马上就要合拢了,这下面全都要被水淹没。老兄啊,鸭子河您知道吧?”

“什么?”张天云故作惊讶地说道,“鸭子河大坝合拢后这下面全都要被淹?

我的天哪!那你们这桥可得抓紧修啊,不然就来不及了。”

“谁说不是呢?”那汉子叹了口气说道,“可是这桥墩耽误了时间啊,今年一月中旬桥墩才完工,这挽拱的时间根本来不及了。

说来也巧,刚好雍平县政府没钱给,公司就顺水推舟,把工程给停了。不然的话,真要打起官司来,公司不知要赔多少钱呢!”

张天云心里猛地一颤,顿时豁然开朗。难怪自己刚才来的时候没看到挽拱用的模具,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雍平县委县政府可真是冤枉到了极点。

突然,张天云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隐隐记得昨天自己曾翻阅过关于高建峪大桥的卷宗,那里面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上述桥梁的铭牌之上,赫然标注着竣工日期为去年十二月初,然而这日期似乎并不吻合实际。

“此事定有蹊跷!”张天云心中暗自思量,这一念头刚起,他便再难安坐。

他随意地与身旁那位汉子交谈了几句客套话,随即借故称自己尚有他事需处理,便匆匆告辞离去。

离开工地后,张天云径直奔向路边,期盼能有一辆过往的客车带他返回雍平。

,!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却未见任何一辆客车的踪影。

此刻,他的肚子已饿得咕咕作响,无奈之下,他只得先前往高建峪村头,寻得一家饭馆,打算先解决温饱问题。

在餐馆老板忙碌于灶台之间时,张天云迅速拨通了厉正刚的手机,欲将所发现的情况第一时间向他汇报。

然而,连续四次拨打,电话那头却始终无人接听,这令他心中的烦躁愈发加剧。

这家餐馆恰好位于高建峪老大桥的桥头。

张天云匆匆用餐完毕,便迫不及待地走出餐馆,直奔那座老桥而去。

他曾研读《雍平县志》,对这座建于五十年代末期的老桥有所了解。

望着这座历经沧桑的桥梁,他不禁感慨万千:

在那个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年代,人们尚且能够建成如此壮观的桥梁;而时至今日,四十余年过去了,为何再建一座桥却显得如此艰难?

突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当时国家在建设这座桥时,若遇到汛期,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要知道,那时并无钢筋架梁等现代设备,如此高的落差,一旦水位上涨,木质架梁便有可能毁于一旦。

想到这里,张天云决定暂时搁置归程,转身朝高建峪村子走去。

他打算寻找一位老人,或许能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线索。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圈后,果然有所收获。

一位村里的老人给了他一个振奋人心的答案:沿着桥下的河流往上走五十里地,便进入了雁南乡的地界。

这条河流恰好穿过了雁南乡。虽然雁南乡地势较高,但那里地势平坦开阔,且拥有雁南水库。

在五十年代修建这座桥时,人们采用了上流截流的方法。

平时水少时,他们便放干雁南水库的水,利用雁南那边四通八达的灌溉渠,将河水和水库中的水引入灌溉渠中,让水沿着灌溉渠蜿蜒流入雁南乡的一些地下溶洞。

洪水肆虐那会儿,村里的人们机智地利用起水库这个大闸门,跟洪水玩起了“你来我往”的游戏,

一回合接一回合,愣是把那些原本奔腾不息的河流都给“温柔”地挽留在了怀抱里。

张天云一听到这个妙招,心里就像被猫爪子挠了一般,再也按捺不住那股子急切劲儿。

他二话不说,脚底生风,一溜烟儿地窜出了村子,直奔向那尘土飞扬的马路边,打算守株待兔,逮一辆顺路的车。

为啥这么急?还不是因为今儿个他得火速杀回雍平,把这一手的情报速递给厉正刚大人。

在张天云心里,这简直就是决定他们工程能否踩着点儿竣工的“金钥匙”,错过今儿,可就得后悔莫及喽!

喜欢官途从县长秘书起飞。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