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挽清:同治盛世 > 第2章 天下民父母

轿辇稳稳地向前行进,载着载淳朝着慈宁宫徐缓而去。载淳双目微闭,努力压制着内心如汹涌波涛般起伏不定的心绪。然而,轿辇外那细碎的言语却如尖锐的针尖一般,不断地刺入他的耳中,让他根本无法真正地平静下来。那微微蹙起的眉头,流露出他内心的烦躁。

“皇上这步子迈得可真大呀,这才几日,就想着变法了。” 安德海那尖细的嗓音中满是嘲讽之意。他刻意放慢脚步,与轿辇并行,脸上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神情。载淳微微掀开轿帘的一角,眼神如寒冰般冷冷地瞥了安德海一眼,那冰冷的目光中带着明显的厌恶,却未言语半句。他心里清楚得很,安德海此举分明是故意试探,亦是在向他示威。

安德海见载淳对他不理不睬,便越发肆无忌惮起来。“奴才斗胆问一句,皇上可知祖宗的规矩?”

载淳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厌烦。他那俊朗的面庞上闪过一丝怒意,眼神中透露出威严与冷峻。但他很快克制住自已的情绪,深吸一口气,用平稳而冷漠的语气说道:“朕岂会不知祖宗规矩?但如今局势不同,当思变革之策。你一个奴才,做好自已分内之事即可,莫要多言。” 说完,他不再理会安德海,继续闭目养神。

安德海闻言,张了张嘴,却似被塞住了一般,半晌未能吐出一个字来。他的脸色瞬间阴沉得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那阴鸷的目光中闪烁着不甘与恼怒。他的嘴角微微抽搐着,仿佛在强忍着心中的愤懑。原本那副嚣张的模样此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压制后的憋屈与怨毒。他紧咬着牙关,腮帮子微微鼓起,那涂满脂粉的脸上此刻显得格外狰狞。

终于,轿辇在慈宁宫前稳稳停下。载淳深吸一口气,那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凝重,而后迈步踏入这座金碧辉煌却又让他感到无比压抑的宫殿。慈禧太后端坐在凤座之上,身着华丽服饰,尽显雍容华贵之态。她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让载淳顿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

“哀家听闻,皇上今日在朝堂之上,提出了不少新奇的见解。” 慈禧太后的语气看似平静,可那微微上扬的语调却暗藏锋芒。

“皇额娘,儿臣只是想尽自已一份绵薄之力,为大清的江山社稷谋福祉。” 载淳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却始终不敢直视慈禧的眼睛,那低垂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莫名神色。

“哦?尽力?哀家怎么听着,皇上是想推翻祖宗的基业呢?” 慈禧太后的语气陡然加重,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那凌厉的眼神让载淳心中猛地一凛。

载淳强自镇定下来,朗声说道:“儿臣不敢,儿臣所言,皆是为了大清的未来着想……”

“未来?” 慈禧太后冷笑一声,猛地站起身来,径直走到载淳面前。那冰冷的目光紧紧盯着载淳,“大清的未来,是由哀家说了算,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载淳此时也豁出去了,直直地盯着慈禧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大清的未来,是属于天下万民的!”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毫不畏惧地与慈禧对视。

“放肆!” 慈禧太后怒喝一声,扬起手来,似乎就要挥落下去。载淳毫不畏惧地与慈禧对视,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殿内气氛瞬间剑拔弩张,仿佛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载淳突然开口道:“皇额娘息怒,儿臣记得,康熙圣祖曾言‘朕为天下主,则必为天下民父母’。儿臣所思所想,皆以百姓为先,不敢有丝毫逾越。” 他这一番话,巧妙地引用了康熙皇帝的治国理念,既表明了自已的立场,又暗中提醒慈禧太后,她如今的所作所为,与康熙皇帝的教诲有所背离。

慈禧太后果然被这番话噎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殿内的太监宫女们全都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惹祸上身。他们偷偷抬眼看向载淳,眼中满是惊讶之色。这个年轻的皇帝,竟然敢当面顶撞太后,实在是胆大包天!

慈禧太后深深地看了载淳一眼,最终还是放下了扬起的手。那微微眯起的眼睛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皇上既然有如此雄心壮志,哀家自然也是乐于见到。只是,治国之道,并非一日之功,皇上还需多多学习才是。” 慈禧太后的语气缓和下来,但载淳心里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罢了。他的嘴角微微抿起,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果然,慈禧太后话锋一转。“皇上近日政务繁忙,想必也疏于对祖宗礼仪的研习。安德海,传哀家懿旨,即日起,每日辰时,皇上需至慈宁宫学习宫廷礼仪。”

安德海立刻躬身领旨,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那笑容中满是幸灾乐祸。他心里清楚,慈禧太后这是变相地软禁了载淳,让他没有时间再去理会政事。

载淳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却也只能默默接受。他明白,现在还不是与慈禧太后正面冲突的时候。他需要时间,需要积蓄力量。那微微握紧的拳头显示出他内心的不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载淳每日都准时前往慈宁宫学习那繁琐的宫廷礼仪。他表面上装作恭顺无比,可那偶尔闪过的目光却透露出他内心的倔强。内心却在暗暗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一日,载淳在学习繁琐的宫廷礼仪时,趁着短暂的休息时间,装作若无其事地踱步到李鸿藻身边。以商量的口吻询问李鸿藻对于近日河道治理的看法。李鸿藻起初还有些犹豫,但见载淳态度诚恳,目光中闪烁着对国家社稷的真切关心,便也放下了一些戒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已的观点。

载淳频频点头,不时提出一些新颖的见解,引得李鸿藻对他刮目相看。原本心中的那份轻视也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佩和期待。载淳感受到李鸿藻态度的转变,心中升起一丝成就感。

然而,好景不长,载淳很快从安德海的口中探听到一个消息:慈禧太后打算以 “办事不利” 的罪名,将一位支持他推行新政的小官员革职查办。这无疑是在杀鸡儆猴,警告那些试图靠近载淳的大臣。

这让他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慈禧太后对他的掌控是多么严密,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掀翻慈禧的决心。

载淳把自已关在书房里,苦思冥想解救之策。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夜幕渐渐降临,却仍然毫无头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