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挽清:同治盛世 > 第17章 哗然

侍卫的禀报犹如一道惊雷,在载淳耳边炸响。

兵变!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载淳原本欣喜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厉声问道:“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侍卫不敢怠慢,连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禀报。

原来,京郊军营中一些士兵受到蛊惑,突然哗变,声称要清君侧,诛杀奸佞。

而他们口中的“奸佞”,正是载淳和他的改革派。

载淳听完侍卫的禀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明白,这所谓的“兵变”,绝非偶然,背后定有黑手操控。

而这黑手,除了那些顽固不化的守旧势力,还能是谁?

与此同时,招募现场也出现了骚乱。

几个形迹可疑的人混在人群中,大声喧哗,散布谣言,说朝廷招募人才只是幌子,实际上是想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

他们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制造混乱,试图阻止招募工作的进行。

“皇上,招募现场也出现了一些意外。”陆锦阳匆匆来报,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载淳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保持冷静。

“看来,这些守旧势力是铁了心要跟朕作对了。”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传朕旨意,立刻派兵镇压京郊军营的叛乱!另外,让陆统领亲自前往招募现场,务必维持秩序,确保招募工作顺利进行!”

“遵旨!”陆锦阳领命而去。

载淳望着陆锦阳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

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挑战和危险。

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肩负着复兴大清的重任,他必须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陆锦阳赶到招募现场时,现场已经乱成一团。

人群拥挤推搡,叫骂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几个闹事者站在高处,挥舞着手臂,大声煽动着百姓的情绪。

陆锦阳见状,立刻拔出佩剑,厉声喝道:“大胆刁民,竟敢在此扰乱秩序!还不速速退下!”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

众人被他威严的气势所震慑,纷纷安静下来,好奇地望着他。

陆锦阳趁机指挥手下侍卫,将闹事者抓了起来,并迅速控制了现场的局势。

混乱的场面逐渐得到控制,招募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傍晚时分,陆锦阳回到宫中,向载淳汇报了招募现场的情况。

“皇上,招募工作已经完成,共招募到三百余名人才。”陆锦阳恭敬地说道。

载淳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辛苦你了,锦阳。”

“为皇上效劳,臣万死不辞。”陆锦阳低头说道。

载淳翻看着新招募人员的名单,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名字上。

“这个人……” 他指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对陆锦阳说道,“你去查一下他的底细。”

陆锦阳领命而去,彻夜未眠,仔细调查了那几名可疑之人。

翌日清晨,他将调查结果呈报给载淳。

“启禀皇上,臣已查明,这几人确实来历不明,身份背景难以查证。”陆锦阳语气凝重,“微臣以为,此事其中恐有诈,还望皇上三思。”

此时,缪文轩也进言道:“皇上,臣也认为此事蹊跷。这些人出现得太过突然,而且个个身怀绝技,却甘愿屈居人下,实在令人费解。臣担心他们是守旧派安插的奸细,意图对皇上不利。”

载淳听罢,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他知道,陆锦阳和缪文轩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他心中却隐隐觉得,这些人并非奸细。

他们的眼神清澈,言语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不像是伪装出来的。

“朕决定亲自会一会他们。”载淳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锦阳,安排一下。”

在御花园一处僻静的亭子中,载淳与那几名可疑之人见了面。

他并未表明身份,而是以普通官员的身份与他们交谈,旁敲侧击地打探他们的底细。

交谈中,载淳发现,这几人并非奸细,而是被守旧势力迫害而走投无路的忠义之士。

他们原本都是朝廷官员,因为支持变法而遭到守旧派的打压,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躲藏。

此次听闻朝廷招募人才,他们便冒险前来,希望能为国家效力。

载淳心中大喜,他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向他们表明了自已的身份,并承诺会保护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尽情施展才华。

几人听罢,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地,表示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载淳将他们扶起,眼中充满了希望的光芒。

他知道,有了这些人的帮助,他的改革大业将会更加顺利。

是夜,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紫禁城的屋檐上。

载淳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看来,好戏才刚刚开始……”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皇上,宫外有人求见,说是……”曹公公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说是……慈禧太后派来的。”

慈禧太后?载淳心中一凛他沉声说道:“宣。”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被带了进来。

他跪倒在地,恭敬地递上一封信函。

“太后懿旨。”

载淳接过信函,展开一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信中,慈禧太后以“结党营私”、“扰乱朝纲”等罪名,勒令载淳立即解散新招募的人员,并将他们遣散回乡。

载淳看完信函,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他知道,慈禧太后这是在向他示威,也是在阻止他推行改革。

他将信函扔在地上,冷声说道:“回去告诉太后,朕意已决,绝不会改变!”

黑衣男子闻言,脸色大变,连忙磕头求饶:“皇上息怒,奴才只是奉命行事,还请皇上开恩!”

载淳挥了挥手,示意侍卫将他带走。

黑衣男子走后,载淳立刻召集陆锦阳和缪文轩等人商议对策。

“看来,太后是不会轻易放我我们了。”载淳沉声说道,“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缪文轩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将新招募的人员安全转移到秘密宅邸。那里地处偏僻,易守难攻,可以暂时躲避太后的追查。”

“好,就按你说的办。”载淳点头同意,“锦阳,你亲自负责此事,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是夜,新招募的人员在陆锦阳的护送下,悄悄离开了皇宫,前往秘密宅邸。

然而,守旧势力早已察觉到了他们的计划。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目的地时,一群黑衣刺客突然从密林中杀出,将他们团团包围。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眼看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就在这时,缪文轩带着一队精锐侍卫突然出现,将刺客们团团包围。

原来,缪文轩早已料到守旧势力会半路截杀,提前设下埋伏,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一场激战过后,刺客们被打得落花流水,新招募的人员安然无恙。

“好险!”陆锦阳心有余悸地说道。

缪文轩微微一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以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却不知我们早已将他们的一切行动尽收眼底。”

陆锦阳看着缪文轩,由衷地赞叹道:“缪大人果然神机妙算!”

缪文轩摆了摆手,说道:“走吧,我们该去迎接我们的新伙伴了。”

秘密宅邸内,灯火通明。

载淳正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远处,一队人马缓缓走来……

“来了!”载淳眼中闪过一丝欣喜的光芒。

秘密宅邸张灯结彩,载淳亲自设宴款待新招募的贤能之士。

众人齐聚一堂,觥筹交错,气氛热烈而融洽。

载淳举杯,朗声道:“诸位能不畏艰险,来投奔朕,朕心甚慰!大清未来,系于诸位之身,朕与诸位共勉!”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回应:“愿为皇上效死!” 这三百余人中,有饱读诗书的文人,有精通武艺的将才,还有擅长农耕水利的奇士。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背景各不相同,却都怀揣着同样的理想——振兴大清。

载淳与他们促膝长谈,虚心求教,气氛融洽而热烈。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激动地说:“老朽本以为此生再无用武之地,不曾想皇上如此重视人才,老朽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位年轻的书生慷慨激昂地说:“皇上胸怀天下,志在改革,学生愿追随皇上,为大清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载淳听着这些肺腑之言,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有了这些人的帮助,他的改革大业必将成功!

宴席进行到一半,曹公公匆匆来到载淳身边,附耳低语:“皇上,老奴打听到一个消息……” 曹公公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载淳还是听出了其中的紧张和不安。

“说。”载淳不动声色地放下酒杯。

“守旧派似乎在密谋一件大事,目标……目标似乎是皇上和这些新招募的人才……”曹公公说到这里,声音颤抖得更加厉害。

载淳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拍了拍曹公公的肩膀,沉声道:“知道了,下去吧。” 曹公公如蒙大赦,连忙退了下去。

载淳重新端起酒杯,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他举杯向众人敬酒,谈笑风生。

然而,他的笑容之下,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峻。

夜深了,宾客散尽,宅邸恢复了平静。

载淳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们究竟在密谋什么?”他低声自语,手中紧紧握着一枚玉佩。

突然,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门外,沉声道:“陆锦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