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气氛凝重。
载淳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他知道,慈禧并不会无的放矢,她必然有所准备。
要想破局,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已的清白,并且要快,否则一旦慈禧完全掌控朝局,他将再无翻身之日。
“皇上,您已经两天两夜未合眼了,龙体要紧啊!”婉贵妃轻柔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她端着参汤走到载淳身边,轻轻地将汤碗放在桌上。
“臣妾知道您心系国事,但也要保重身体,才能更好地应对眼前的困境。”
载淳停下脚步,看着担忧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与此同时,慈宁宫内,慈禧正与一众心腹密谋。
她阴冷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森然:“皇上如今已被困于乾清宫,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彻底将他拉下马!哀家已经安排人散布谣言,动摇朝臣对皇上的信任。你们要做的,就是煽风点火,让这把火烧得更旺!”
“太后圣明!”众人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
慈禧的谣言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对载淳产生怀疑。
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在权衡利弊之后,也选择了站在慈禧一边。
载淳的处境,如同风雨飘摇的小舟,随时可能倾覆。
他站在乾清宫的窗前,望着紫禁城上空翻滚的乌云,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他知道,自已正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他深知,慈禧的势力已经渗透到朝廷的各个角落,要想翻身,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思虑片刻,他目光一凝,沉声道:“朕要去见恭亲王。”
恭亲王府邸,气氛肃穆。
奕訢端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拿着载淳派人送来的信,眉头紧锁。
他知道,载淳此行是为了寻求他的支持,但他又怎能轻易表态?
慈禧的势力如日中天,若是贸然与她对抗,后果不堪设想。
载淳的到来打破了府邸的宁静。
奕訢起身相迎,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两人落座后,载淳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已的来意。
奕訢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皇上,您也知道,如今的局势对您很不利。太后娘娘掌控着朝政大权,臣弟也无能为力啊。”
“皇叔,朕知道您身处两难,但朕相信,您是真心为了大清江山着想。”载淳语气诚恳,目光灼灼地盯着奕訢,“朕并非要与太后娘娘对抗,只是想还朝堂一个公正。”
奕訢的眼神闪烁不定,显然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他深知慈禧的狠辣手段,但也明白载淳的赤子之心。
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皇上,臣可以帮您,但您也要答应臣一个条件……”
“皇叔但说无妨!”
奕訢看着载淳焦急的神情,心中百感交集。
……
奕訢的表态,如同一道惊雷,炸开了锅。
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在看到奕訢站在载淳这边后,也纷纷改变了立场。
慈禧的势力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她原本胜券在握的局面,开始出现了裂痕。
载淳并没有立刻利用奕訢的支持去反击慈禧,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一个最佳的时机……
他看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轻声说道:“皇叔,好戏……才刚刚开始。”
御林军围困恭亲王府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紫禁城内外。
慈禧得知奕訢竟然站在了载淳一边,勃然大怒,手中的茶盏瞬间化为破碎。
“奕訢!他竟敢背叛哀家!”她咬牙切齿,眼中满是阴狠,“来人!传旨,将恭亲王奕訢软禁于府中,没有哀家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视!”
乾清宫内,载淳得知恭亲王府被围,心中虽有担忧,但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
他明白,这是慈禧的试探,也是他反击的机会。
他并没有像众人预料的那样,立刻调兵遣将,与慈禧正面交锋。
而是继续蛰伏,暗中收集证据,他要将慈禧的罪行昭告天下,让她再无翻身之地。
“皇上,恭亲王……”婉贵妃担忧地看着载淳,欲言又止。
载淳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放心吧,皇叔不会有事的。朕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一击必中。”
接下来的几天,载淳深居简出,每日除了处理政务,便是与恭亲王商议对策。
他表现出的沉稳和冷静,让身边的人都感到意外,但也更加佩服他的深谋远虑。
与此同时,载淳暗中安排的密探也陆续将收集到的证据送来。
这些证据如同拼图的碎片,逐渐拼凑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将慈禧的阴谋暴露无遗。
慈禧并非等闲之辈,她敏锐地察觉到了恭亲王态度的转变,以及载淳异常的平静。
她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
她召集心腹,密谋对策。
“哀家绝不能坐以待毙!”她眼神阴冷,语气决绝,“必须先下手为强,彻底铲除载淳和奕訢!”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载淳与慈禧之间的较量,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即将拉开帷幕。
载淳站在乾清宫的窗前,望着紫禁城上空翻滚的乌云,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该来的,总会来的。”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转身走到书桌前,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奏折,缓缓展开。
“传朕旨意,明日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