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挽清:同治盛世 > 第90章 盛景满人间

黑影附在载淳耳边低语几句,载淳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竟有此事!”他猛地转身,眼中寒光闪烁,“看来,朕还是低估了他们的胆量!” 他不再犹豫,立刻拟旨,加强对推广新农政的监管,并派人秘密调查那些反对势力。

与此同时,载淳深知,仅仅依靠强权压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百姓们真正认识到新农政的好处。

于是,他下令在各地举办农耕示范,邀请经验丰富的农官现场讲解新农作物的种植技巧,并设立了丰厚的奖励,鼓励百姓积极参与。

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官员和百姓忙碌的身影。

钱农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新稻苗,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小心翼翼地按照农官的指导进行田间管理,不敢有丝毫懈怠。

秋收时节,钱农民的田地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稻杆,沉甸甸的果实预示着来年的好光景。

他被评为当地种植新农作物成果最显著的农民,获得了丰厚的奖励。

领奖台上,钱农民双手颤抖地接过奖状和银两,激动得热泪盈眶。

“皇上圣明!新农政好啊!”他的声音哽咽着,却充满了力量。

钱农民的成功,激励了更多的农民。

他们纷纷效仿,积极学习新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原本荒芜的田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曾经贫瘠的土地上也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举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宫中,载淳看着各地呈上来的丰收捷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金色的田野,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皇上,”李农官快步走进御书房,脸上带着一丝焦急,“各地粮仓传来消息……”

李农官急切的声音打破了御书房的宁静。

“各地粮仓传来消息,部分新粮…损毁严重!”他顿了顿,似乎难以启齿,“据初步调查,并非天灾,而是人为!”载淳的脸色骤然阴沉,眼中寒芒闪烁。

“朕早有预料!”他冷哼一声,“传朕旨意,彻查此事,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

其实,载淳在推行新农政之初,便预料到会遭到一些保守势力的阻挠。

他早已暗中部署,加强了对粮仓的守卫,并派人秘密监视那些心怀不满的官员和地主。

果不其然,一些残余的保守势力,眼见新农政成果斐然,心生妒恨,便暗中串通,企图破坏新作物的运输和储存,以此来扰乱民心,阻碍改革。

他们收买粮仓官员,散布谣言,甚至不惜放火焚烧粮仓。

然而,他们的阴谋早已被载淳洞悉。

就在他们行动之际,早已埋伏好的锦衣卫一拥而上,将他们一网打尽。

赵地主,曾经最顽固的反对者,此刻被五花大绑,跪倒在载淳面前,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他原本以为自已做得天衣无缝,却没想到早已落入皇帝的圈套。

看着周围那些同样被捕的同伙,他悔恨不已,却为时已晚。

他们的阴谋失败了,只留下一片垂头丧气的景象。

随着破坏者的落网,新农政的推行更加顺利。

新农作物和耕种技术在广大地区被全面接受并广泛实施。

田野里,一片金灿灿的稻浪翻滚,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辛勤劳作,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丰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村庄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围坐闲谈,一派祥和的景象。

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如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皇上,您看……”李农官指着窗外,激动地说道。

载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远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景象。

远处,一个身影缓缓走来……

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富察氏身着淡雅的宫装,静静地站在载淳身旁,一同欣赏着这片繁荣景象。

远处,曾经反对新政最为激烈的赵地主,此刻正带领着其他地主,浩浩荡荡地朝着载淳走来。

他们个个面带笑容, “皇上圣明!新农政真是功德无量啊!”赵地主激动地跪倒在载淳面前,声音颤抖着说道,“臣等先前愚昧,阻挠新政,如今真是追悔莫及!多亏了皇上,我等的地租收入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这都是皇上的恩德啊!”其他地主也纷纷跪下,表达着同样的感激之情。

载淳看着这些曾经的反对者,如今却对自已感恩戴德,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新农政的成功,更是民心的凝聚,是国家走向繁荣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匆匆而来,打破了这祥和的氛围。

“皇上,孙粮库官求见!”来者气喘吁吁地禀报道。

载淳微微皱眉,心中闪过一丝疑惑,“宣他觐见。” 孙粮库官神色慌张地走到载淳面前,扑通一声跪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支支吾吾地说道:“皇上…臣…臣有要事禀报…”

孙粮库官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汗如雨下,偷眼瞥了瞥站在皇帝身旁的李农官,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曾经,他和李农官同为户部粮库的小吏,碌碌无为,得过且过。

新农政推行之初,他更是消极怠工,对新政阳奉阴违,而李农官则积极配合,四处奔走推广新农作物。

如今,李农官已是农科院的要员,春风得意,而他依旧是个小小的粮库官,甚至还因为之前的消极态度受到了皇帝的申斥,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懊悔和嫉妒。

“说吧,何事?”载淳的声音威严而冰冷,让孙粮库官更加紧张。

“皇上…臣…臣知错了!”孙粮库官磕头如捣蒜,“臣先前对新农政…心存疑虑,办事不力…如今…如今亲眼看到新粮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臣…臣深感愧疚!”他声泪俱下,悔恨不已。

载淳冷冷地看着他,并未言语。

他早就知道孙粮库官的态度,只是懒得理会这些蝇营狗苟之辈。

如今见他如此,心中更是不屑。

“你既然知错,那就好生办事,将功补过。”载淳语气缓和了些,“新农政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朕希望你能吸取教训,为国效力。”

孙粮库官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谢恩,心中却五味杂陈。

他偷偷望了李农官一眼,只见对方正襟危坐,神色平静,心中更是羞愧难当。

送走了孙粮库官,载淳望着窗外金色的田野,思绪万千。

新农政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国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百废待兴,任重道远。

他的目光渐渐变得坚定,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李农官,”载淳转过身,看向李农官,“新农政的成功,固然可喜,但国家要真正走向强盛,仅仅依靠农业是不够的。朕在想,下一步,或许应该……”他顿了顿,”

李农官闻言,眼中一亮,随即又有些担忧地说道:“皇上,改革教育,兹事体大,恐怕会遇到比农改更大的阻力啊!”

载淳微微一笑,而教育,正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

金色的阳光洒在载淳的脸上,为他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能洞穿未来,看到一个更加强大繁荣的大清帝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