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淳一路疾行,抵达粮库时,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霉味夹杂着尘土的浊气。
库房内光线昏暗,堆积如山的麻袋随意丢弃,有些甚至破损不堪,露出里面颗粒不饱满的陈粮。
老鼠肆无忌惮地穿梭其中,发出吱吱的叫声,更添几分混乱。
孙粮官斜倚在一张破旧的椅子上,一手拿着茶壶,一手漫不经心地摇着扇子,眼皮半耷拉着,似乎随时都要睡过去。
“皇上驾到!”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库房内回荡,却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孙粮官只是懒洋洋地睁开眼,慢吞吞地起身,象征性地行了个礼,“臣,参见皇上。”他语气敷衍,眼神闪烁,丝毫没有见到皇帝的敬畏。
载淳的目光扫过库房内的一切,眉头紧锁。
他走到一堆新收上来的新作物前,抓起一把,仔细端详。
这些新作物颗粒饱满,色泽鲜亮,与库房内那些陈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转头看向孙粮官,语气冰冷,“这就是你说的,新作物收购顺利?”
孙粮官擦了擦额头的汗,强装镇定,“回皇上,臣已经尽力了……”
“尽力?”载淳冷笑一声,将手中的新作物扔在地上,“这就是你所谓的尽力?粮库如此混乱,新作物收购迟缓,你当朕是瞎子吗?!”
他猛地一甩袖子,厉声道:“来人,将孙粮库官革职查办!另派李农官接管粮库!”
孙粮官闻言,脸色骤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
载淳却不再看他一眼,转身对李农官说道:“李农官,粮库就交给你了,务必确保新作物收购顺利进行,不得有误!”
李农官立刻躬身领命,“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重托!”
载淳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欲离开,却听到一个库吏小声嘀咕:“换了个管事的,还不是一样……”
李农官锐利的目光扫过那名库吏,库吏吓得一缩脖子,不敢再言语。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其他库吏也都噤若寒蝉,偷偷打量着这位新上任的顶头上司。
他们习惯了孙粮库官的懒散作风,如今换了个雷厉风行的,心中自然有些不满。
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李农官是从农科院来的,懂什么粮库管理?我看啊,八成是来瞎指挥的。”另一人附和道:“可不是嘛,咱们这粮库的规矩,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的。”
李农官将这些议论声尽收耳底,但他并未发作,而是走到库房中央,高声说道:“我知道,大家对我的到来心存疑虑。但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我绝不是来摆架子的,而是来和大家一起,把粮库管理好,让农民兄弟们都能卖个好价钱!”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在库房内回荡,震慑住了那些心怀不满的库吏。
他接着说道:“从今天开始,粮库要重新制定规章制度,所有库吏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人胆敢徇私舞弊,我绝不姑息!”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我知道,改变旧习不容易,但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我们必须改变!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把粮库建设得更好!”
说完,李农官便开始着手整顿粮库。
他重新规划了库房布局,将陈粮和新作物分开存放,并安排专人负责清理库房,清除老鼠和害虫。
他还制定了新的收购流程,确保新作物收购的公平公正。
仅仅几天时间,粮库便焕然一新。
库房内干净整洁,空气中再也没有了霉味和尘土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粮食的清香。
新作物收购工作也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农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将一袋袋新作物运送到粮库,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粮库内外,一片繁忙景象,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位老农看着粮库的新面貌,不禁感叹道:“这才是粮库该有的样子啊!”另一位农民也激动地说:“是啊,多亏了皇上,多亏了李大人,我们这些农民终于可以安心种地了!”
李农官看着这一切,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改变大清的农业现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转身对一旁的库吏吩咐道:“去,把库房的门再检查一遍……”
金色的阳光洒在粮库的广场上,照耀着堆积如山的粮袋,反射出丰收的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新粮的清香,取代了往日霉味和尘土的浊气。
秋风瑟瑟,田野里一片金黄。
农民们辛勤地收割着新作物,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他们口中念叨着“皇上圣明”、“李大人英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载淳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片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农业的进步,更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希望。
百姓们簇拥着他,
载淳的目光投向远方,那里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是奔腾不息的江河,是大清广袤的土地。
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边的李农官说道:“李大人,接下来……” 李农官躬身,等待着皇帝的指示,周围的官员和百姓们也都屏息凝神,期待着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