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挽清:同治盛世 > 第119章 外患临城,智御强敌

载淳看着手中的信,那上面嚣张的字迹如同尖刀一般刺痛着他的双眼。

信中,那个自诩强大的国家,竟然以一种近乎命令的口吻,要求大清割地赔款,否则便兵戎相见。

怒火如岩浆般在载淳胸膛翻滚,他猛地攥紧了信纸,骨节咔咔作响,薄薄的纸张在他手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载淳缓缓松开了手,揉成一团的信纸无力地落在了地上。

愤怒的情绪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邃的冷静。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富丽堂皇却死气沉沉的大殿,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感弥漫开来。

“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载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荡。

话音刚落,原本寂静的大殿顿时如同炸开了锅一般,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上,这蛮夷之邦竟敢如此欺辱我大清,臣请立即发兵,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一位身着戎装的老将怒发冲冠,声如洪钟。

“万万不可啊皇上!如今国库空虚,兵力不足,贸然开战,只会让国家陷入更大的危机!”一位文官连忙站出来反驳,语气焦急。

“皇上,臣以为,可先派使臣前往交涉,探清虚实再做定夺。”另一位大臣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

一时间,大殿内争论不休,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载淳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众臣的争论,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一下一下,沉稳而有力,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传礼部尚书……”载淳缓缓开口,打破了大殿内的喧嚣。

载淳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了礼部尚书身上。

“朕命你为使臣,前往……”他顿了顿,吐出那个嚣张国家的名称,“务必拖延时间,探清他们的虚实。”

载淳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帝王的威严,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礼部尚书立刻出列,领旨而去。

载淳望着他的背影,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阴谋诡计。

他心中早已有了计较,派遣使臣只是缓兵之计,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暗中加强军事防备。

“传兵部尚书!”载淳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沉稳有力。

兵部尚书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听命。

载淳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兵部尚书的脸色由最初的疑惑逐渐转为震惊,最后化作了坚定的决心。

他领命而去,脚步匆匆,仿佛肩负着千钧重担。

消息传到那个嚣张的国家,国王看着手中的回信,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一向软弱可欺的大清皇帝,竟然会如此强硬地拒绝他们的要求,甚至还派出了使臣前来交涉。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让他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朝堂之上,大臣们看着载淳镇定自若地安排一切,心中充满了钦佩之情。

他们原本以为,年轻的皇帝会因为对方的威胁而惊慌失措,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沉着冷静,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胆略。

夜深了,载淳批阅完奏折,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眉心。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一封来自“日不落帝国”的国书被呈递到载淳面前。

信笺上,傲慢的字迹如同一只只爬虫,嚣张地宣告着对大清铁路建设的经济制裁。

他们狂妄地认为,只要切断资金链,就能让大清的现代化进程陷入瘫痪,从而继续维持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掠夺。

载淳看完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轻轻将信笺放在桌上,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与殿外传来的阵阵蝉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韵律。

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一潭古井,波澜不惊,让人无法窥探他内心的想法。

载淳随即下令,召集全国各地商贾巨富和能工巧匠进京。

一时间,京城内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载淳亲自主持会议,鼓励大家集资兴办工厂,发展民族工业,打破洋人的经济封锁。

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如同一道惊雷,响彻整个京城,也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百姓们纷纷响应号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就此展开。

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器的轰鸣声响彻大地,取代了以往的沉寂。

铁路建设非但没有停止,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进。

消息传到“日不落帝国”,国王的脸色铁青,他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摔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他怎么也没想到,大清的皇帝竟然有如此魄力,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抵抗他们的经济制裁。

大清朝堂之上,大臣们看着载淳,他们原本担心,年轻的皇帝会因为洋人的威胁而妥协,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果断,带领大清走上了一条自强之路。

载淳望着窗外繁忙的景象,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停战的鸽子暂时栖息在了紫禁城的屋檐上。

日不落帝国的经济制裁如同强弩之末,在载淳强硬的应对策略下,彻底宣告失败。

铁路建设的筹备工作重新启动,原本沉寂的工地再次焕发了生机。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工匠们挥汗如雨,如同勤劳的蚂蚁,在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劳作。

一辆辆满载着枕木、铁轨的马车,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缓缓前行,宛如一条条钢铁巨龙,蜿蜒伸向远方。

载淳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仿佛看到了铁路建成通车的那一天,看到了大清走向繁荣富强的未来。

微风拂过,他的衣袍猎猎作响,如同展翅翱翔的雄鹰。

就在载淳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铁路建设所需的钢铁,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载淳听到这个消息,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他手中的茶杯微微颤抖,杯中的茶水荡漾起细密的涟漪。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沉声说道:“传工部尚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