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人在红楼写日记,金钗们纷纷破防 > 第20章 北静王探查贾琅身份

信国公付志峰听到张载建议,冷哼一声表示不认同。

自太祖开国以来,大周从未有如此屈辱时刻。

大周王朝何时向塞外蛮夷主动议和,而且还将公主嫁过去,简直对不起大周列祖列宗!

越想越气,付志峰对着张载痛骂:“张载!你这老匹夫是越活越糊涂!自大周开国以来,何曾受到如此屈辱!你为何不将自家女儿嫁给那蛮子!”

被付志峰大骂,张载没生气,反倒大义凛然的说:“若能让大周和平,牺牲小女又何妨!奈何小女身份不够!我张载一生都在为大周尽忠,为陛下尽忠!”

信国公冷哼一声,没有接话。

再言语下去,只会给张载那个老匹夫徒增名声。

见信国公不开口,忠顺亲王赵纯站出来,“我皇室宗亲中,玉阳公主到了适婚年龄,可替我大周前往蛮族和亲。”

听到玉阳公主四个字,隆武帝脸色阴沉。

玉阳公主是他与颜皇后所生之嫡女,是自已最宠爱的女儿,让其与蛮族和亲,他一万个不愿意。

“除玉阳公主外,我宗族之内无适龄女子?”隆武帝一脸阴沉的问。

忠顺亲王直视隆武帝道:“倒是有几个适龄郡主,但身位与玉阳公主天差地别,为表示我大周之诚意,微臣还是觉得玉阳公主最合适。”

见忠顺亲王不领会自已意思,隆武帝暗骂,但又毫无办法。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即便身为皇帝,也无法反驳。

隆武帝只能选择拖延政策,“关于和亲人选再议,不知岁币方面首辅有何建议?”

张载捋了捋胡须,道:“边疆今年冬雪来的早,蛮族牛羊多数冻死,这也是他们劫掠边境原因,岁币可用粮食代替。粮食可自大同府征收,也便于运粮,省去一些损耗。”

张载刚说完,信国公付志峰站出来反对,“陛下,大同府刚刚经历地龙翻身,房屋倒塌无数,若再加征粮食,怕会引起民乱!”

隆武帝听到信国公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继续问张载,“首辅,不能从别的州府征收粮食吗?”

张载摇头,“如今大周境内灾民遍地,从别的州府征集粮食,沿途运输是难题,饿疯了的灾民什么事情都干的上来。”

“大同府靠近边疆,要是发生民变,可直接调集边军镇压,此为一举两得。”

众朝臣听到张载的话,都纷纷讨论首辅高明。

既解决了与蛮族议和的岁币问题,也镇压大同府可能发生的民变。

此等手段,将全局都考虑到。

听了张载的分析,隆武帝也暂时同意了这个方案。

“既然众爱卿都觉得首辅这个方案可行,内阁便拟旨,交由朕披红后,传送至大同府执行吧。”

隆武帝三言两语便定下了这次议和的基调,但和亲的公主人选,没有确定。

从内心上来说,他不希望玉阳公主前往。

“退朝!”

随着退朝二字喊出,隆武帝离开龙椅,朝金銮殿外走去。

众大臣也相继离开。

信国公付志峰经过张载身边,冷哼一声,“你就闹吧,等到将大周闹个天翻地覆才算罢休!”

张载微微一笑没有回应,与蛮族议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他们内阁集体商定。

这对没落的大周王朝来说,是最好的决策。

牺牲一府之地,而换来多年的休养生息,这是值得的。

至于玉阳公主,那是皇帝该操心的事儿。

下了金銮殿台阶,张载对着礼部尚书王一石吩咐,“王大人,你安排几人为钦差,前往边疆巡防营彻查贾琅事宜,若那耿珀文假报军功,内阁绝不轻易饶他。”

礼部尚书王一石是张载亲手提拔上去,为他的嫡系。

首辅大人吩咐,他当然照办,这是打击永和武勋的最好机会。

“下官回到府衙便安排此事,我也不相信战报上说的东西,怎么可能有如此神勇!”

安排好一切后,张载心情大好的朝着内阁走去。

将民变控制在大同府,那便威胁不到自家万亩良田,有了这万亩良田在身,即便卸任首辅,也可回家乡安享晚年。

北静王水溶下了金銮殿台阶后,打算前往荣国府拜访下,问下这贾琅是否为贾家人。

很显然,贾琅已经成了首辅张载与永和武勋争斗的爆发点。

若是贾琅当真如此英勇,必然是要拉拢,要贾琅是个水货,那需尽早与其切割。

皇宫太和殿,颜皇后正与女儿玉阳公主对弈。

颜皇后年芳三十,着大红宫裙,青丝被精致头钗挽住,身段婀娜,玉指青葱,肌肤莹白。

玉阳公主眼眸灵动,眉头上挑,自带一股恬静气质坐于棋盘旁。

颜皇后抬起皓白手臂,露出手腕处的玉镯,玉指微动,夹起一颗黑子置于棋盘。

见到黑棋落下,玉阳公主黛眉轻挑,抬手扶下巴,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落子。

正在玉阳公主思考时,一声急促脚步声来到颜皇后身边。

“皇后娘娘,金銮殿那边传来消息,首辅张载提议让玉阳公主与蛮族和亲!”小太监偷偷在颜皇后耳边说刚刚得到的消息。

听到这消息,颜皇后咬牙切齿,暗骂老匹夫!

竟打算让自家女儿去那塞外蛮荒!简直可恶!

“陛下怎么说?”颜皇后努力维持仪态,小声问道。

小太监回答,“陛下的态度模棱两可,没有任何决断。”

听陛下尚未决断,颜皇后松了一口气。

看着面前乖巧恬静的女儿,不禁暗叹一句,这就是生在皇家的悲哀。

.....

贾家荣国府。

贾母满头银发在荣禧堂陪贾宝玉聊天。

金鸳鸯走到贾母身边,道:“老祖宗,北静王爷来了,说是来探望您。”

听到北静王前来,贾母脸上明显多了一丝喜悦。

如今贾家宁荣二府势微,她也希望能多与北静王府亲近亲近。

今日北静王水溶突然造访,让荣国府蓬荜生辉。

“下去斟茶,将北静王引来荣禧堂。”贾母吩咐一声,让贾宝玉坐在自已旁边,好让他在北静王眼前露露脸。

盏茶功夫,身穿丝绸青衫,腰悬和田玉的北静王水溶走进荣禧堂。

见到贾母时,水溶执晚辈礼,“水溶见过老太太。”

贾母连忙起身将水溶扶起,“王爷客气,你我两府本就是一家人,不用如此。”

水溶将老太太扶到座位上,而后自已也坐下,先与老太太说了些家常,这才说出目的。

“今日在朝堂上边疆传来封战报,提到一个叫贾琅的名字,既然姓贾,我想可能与贾家有关,我便过来问问。”

贾琅?

这个名字好像没什么印象。

贾母转头问贾宝玉,道:“宝玉,你可听说过贾琅这个名字?”

贾宝玉低头思考一阵,道:“族学中确有一名叫贾琅的学生,只是最近半月没来,也不知去哪了,是东府那边的子弟,珍大哥应该知道。”

听到贾家真有个叫贾琅的后辈,北静王脸上很平静,但内心极其忐忑。

贾家虽然没落,但在军中还有些影响力,该不会是贾家与永和武勋联手,想图谋些什么吧。

观老太太这个表情又不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弄清楚,水溶对老太太说道:“还请老太太将珍大哥请来,这件事情必须弄清楚,关系到贾家的未来。”

听水溶说的如此严重,贾母顿时慌了神,立马吩咐丫鬟鸳鸯去东府找贾珍,让他来确认。

不过是个后辈,又怎么会影响贾家的未来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