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穿越成世子伴读 > 第 54 章

第 54 章

作者有话要说:
已经12万字了,要加快进度了,争取下个月完更。


天已大亮,驿承廖如清才从外面风尘仆仆的赶回来。

三位世子急忙围上去。

廖如清双膝跪地:

“下官失职,让各位殿下受惊了。”

承锦问:

“廖大人先起身。承裕兄长如何了?”

蜀王世子承珅也急忙问:

“可醒转了?”

廖如清哪敢起身,依旧跪地:

“裕殿下已经醒了,性命无碍,太医院院使在亲力救治,只是面部丶脖颈处恐怕要留疤了。”

听廖如清这么说,蜀王世子几乎是跌坐回座位:

“万幸,万幸裕兄长没事。”

承锦拍拍他的肩膀,和岷王世子承曜也坐了回去,神情也明显的轻松了很多。

裕安等着廖如清说说王猛,不见他提,顾不得礼仪了,插嘴道:

“王猛呢?”

廖如清迟疑了一下:

“他是?可是一起上了马车的裕殿下的随从?”

见裕安点头,急忙答道:

“他性命无忧,只是因为大臂和前胸都烧伤了,恐怕要吃些苦头。”

裕安心里一沈,眼前闪现出王猛的那条血肉模糊的手臂,道了谢退回到边上。

驿站的总管这时进来,躬身道:

“启禀各位殿下,火已经彻底扑灭了。除了二楼的东厢房,几位殿下住的房间已经清理干净,各位殿下可以回去休息了。”

岷王世子承曜一听让回去,吼道:

“你那楼东厢都烧成什么样子了,还让我们回去住?”

总管回道:

“回殿下,刚才检查过了,东厢也只有一间房屋毁的严重,其他的无碍。”

“你……”

岷王世子还要说些什么,被蜀王世子承珅喊住:

“承曜!无需多言。”

说罢起身,第一个走了出去,承锦也跟了上去。承曜一看都走了,急忙也跟着走了出去。

回到房中,桌上已经摆了早饭。

“你们吃吧,我没胃口。”

承锦说着直奔自己的房间。

裕安跟景武丶景陆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裕安,吃点东西,去睡会儿吧,眼下乌青一片。我和景武守着殿下就可以。”

裕安摇摇头:

“你们也没睡好,我守着,你们去睡会儿吧。”

听到他们的对话,房间里的承锦大声喊:

“都去睡!我不信刚着了一次火还能再来点什么事情,都踏踏实实的睡。”

三人赶紧闭了嘴。

景陆推搡着裕安和景武进了房间休息,自己则在承锦房外的榻椅上蜷缩着躺下。

躺在床上的裕安,才感觉自己头昏脑涨,合上眼睛,脑子里轰轰作响。

“哎,你说这火真是因为篝火的炭灰没灭透么?我明明听到廖驿承叮嘱过他们,铲出去的柴灰都要拿水浇透再倒掉。”

景武躺在床上,盯着屋顶,疑惑道。

见裕安没回答,自言自语道:

“果然是累了,一躺就睡着了。”

裕安默默的皱了皱眉头,看来廖驿承这个叮嘱不止一次,他也听到了。

但是,火,还是起了。

他原以为这场火是冲着承锦来的,没想到从东边烧起来。

杂乱的思绪让他更觉得脑袋沈重无比,只好极力的平覆自己的思绪,想让自己睡上一觉,大脑却不受控制,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终于睡睡着。

结果刚睡着,被推醒。

有人来报,圣上听闻皇驿火灾,让安王李允前来代为看望众位世子,现在车驾已经离开安王府,即刻便到,众人需在驿院中迎接王爷。于是,三位世子并自己的随行,洗漱干净,换好衣服,来到院中等着王爷驾到。

果然,就一盏茶的功夫,院子外传来开道的鸣锣的声音,众人忙跪地。

三位世子在前,驿承及世子随从在后,驿里的人在最后,跪了一片。

安王李允年龄五十左右岁,身量不高,偏大腹便便,显的人更加矮粗。面相倒是和善可亲,下车直奔三位世子,亲自扶起来:

“三位侄儿们快起来。”

拍拍蜀王世子承珅的肩膀,又转身爱怜的摸摸岷王世子承曜和承锦的头:

“昨夜受了不小的惊吓吧?走,屋里聊聊。”

想必是对这驿站比较熟,不待人来引,自顾自的拽着三个世子往驿承的客堂走去。

嘘寒问暖的问候了一番,尤其是承锦,这是第一次见面,家中丶路上的问了一圈。

“这驿站遭了火灾,定需要时日修修补补的,这里是住不得了。住进宫里肯定不便,依着我的意思,就让你们住到我府里算了,又怕你们拘束。所幸蓝道长说圣上赐他的‘桃源观’有很多空房,放着也是可惜,不如让你们去住几日过渡过渡。”

“住那里是不是不能吃肉了?”

岷王世子承曜急忙问。

蜀王世子承珅无奈道:

“你放心,我们去的道观,不必忌讳这些,你想吃肉肯定管够。”

“那承裕兄长他?”

承锦看向安王爷。

“承裕你们不用担心,现在已经在‘桃源观’里静养了。听说他的东西烧的基本不剩什么了,圣上赐了金银,另外添置。所以不用回来收拾什么了。倒是你们收拾一下去吧。收拾好了,我送你们去那‘桃源观’。”

本来带的东西也不算多,又因安王爷等着,他们很快就收拾整齐,随着安王爷来到‘桃源观’。

“桃源观”观主蓝道长带着几个小道童来迎接他们:

“无量天尊,贫道见过安王爷并几位世子。”

“蓝道长有礼,我送三个侄儿过来,少不得要麻烦蓝道长照应。但我也不白麻烦你。”

安王爷笑呵呵的,从车上拿出一个绸布袋子,从袋子中抽出一支玉箫:

“这可是上好的蓝田玉箫,大料整雕,玉质缜密,我虽不会吹,因爱它的料子一直留在身边,今日便将这玉箫赠送与蓝道长,也算不辜负这箫。”

“既不辜负这玉箫,还算答谢了我提供居处的人情,一箭双雕的好事情呀。”

蓝道长接过玉箫横在手里,打趣着安王爷。

安王爷拍拍自己的肚子,分辨道:

“怎么能叫‘算’是答谢,就是答谢,主要是答谢,其次才是不辜负这箫。”

蓝道长笑笑:

“既这么着,我里面备了好茶,王爷里面喝茶,我吹一曲送给王爷如何?”

安王爷一听,抚掌道:

“哈哈,求之不得。能听蓝道长吹奏一曲,我得多活三载。”

说罢,同蓝道长一起引着三位世子进了观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