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认亲的事情总算又有了些眉目,裕安心下轻松了很多。
回到住处,良棣已经在等着,似有心事。
“怎么了?看你这眉头皱成了疙瘩。”
裕安关切的问道。
良棣苦笑:
“我是不是很笨?”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惊到,承锦忙问:
“何出此言,你要算笨的那我们算什么?”
良棣沈默良久,才喃喃道:
“我想跟着道爷学习医术,但是想了想,伯母的病情我束手无策,毫无门道,道爷一定会觉得我奇笨无比,毫无灵性。”
承锦笑起来:
“认识你这么久,鲜少听到你怀疑自己的心智。今日如此自抑,看来是真的看重这件事。”
裕安问良棣:
“可跟李道长说过吗?请他帮忙跟道爷说说,兴许道爷就收了你了。”
良棣摇摇头,无力的靠在椅子上:
“道爷一定看重的是灵性,而非关系。道爷若是不想收,李道长去了也是为难他。”
裕安上前拽起他:
“说都没说,怎就知道为难。走走走,先说说看。”
良棣见状急忙躲开。
承锦也上前起哄,跟裕安一左一右架起良棣去了李道长那里。
“哎,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还给架过来了?”
承锦笑道:
“李道长,我们仨有一事相求。”
裕安笑着接话:
“我们这个很‘笨’的朋友十分想要拜道爷为师,习学医术。想求道长帮忙跟道爷说说。”
李道长笑着捋捋胡须:
“这是想要做我的小师弟了。”
良棣急忙摆摆手:
“不行不行,道爷一定会嫌弃我愚笨。算了算了。”
李道长颔首微笑:
“世人的愚笨不过是没有引道之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我倒是乐意去问问我师父。只是师父年纪大了,他要是收你了,你得留在他身边片刻不离,珍惜时间才是。你要不要跟你父亲商量一下?”
“父亲常说,山外有高山,人外有高人。我能跟高人习学医术,他一定会支持的。再者,道爷还不一定收我呢。要是道爷收了我,我再写信回家告知也不晚。”
良棣一脸的不自信。
翌日的早朝,将世子们送进去,众随从俱到一起,码了没有几把牌的功夫,早朝就散了。
原来又是等了皇帝半天,不见来人的假早朝。众人也不敢说什么,尤其一班老臣,面有不虞,也只能咽下去。对着龙椅空拜三次,下朝而去。
蜀王世子承珅见机来到张尚书跟前,将锦袋递了上去。
“又是什么发簪还是耳坠呀?”
张大人接过锦袋,以为是要带给女儿的,就揣进了怀里。
“伯父,这是别人的东西,要我呈给您一观。”
张大人疑惑着打开锦袋,看到坠子的瞬间,双眼瞪大,拿起坠子反覆的看了又看,将坠子小心的收回锦袋中,问承珅:
“其人现在何处?”
“就在宫门外候着,是景王叔家承锦的随从。”
“我想见见他。只是我今日坐轿而来,带他不便。”
“无妨,我将我的马车留下,让他在马车中等您,我跟其他兄弟的车马走。”
张尚书点点头,放慢了步子。承珅则急忙几步追上承锦耳语了几句,一起出了宫门。
马车丶轿子陆续离开宫城,沸沸嚷嚷的嘈杂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裕安在马车里,忐忑不安的等着来人。虽然他知道要来的是张大人,但是那股忐忑还是不由控制的涌了上来。
轿厢的帘子被掀开,张大人被扶进来。裕安急忙施礼,被张大人一把扶住:
“果然是你,那日在道观中,我就看到你神似我那丢了的妹妹。当日我还不敢多想,不成想竟然是真的。苍天有眼呐。”
裕安想好的开场白,被打乱,看着张大人关切的眼神,一时竟不知道要说什么。
“你母亲可好?”
提到母亲,裕安更不知道作何回答。看裕安支支吾吾,张大人情急:
“怎么?难道你母亲她?”
“大人,您别急,我娘她安好,只是……”
“只是什么?”
裕安这才将母亲身陷“兰肆”的前后,细细的说与了张大人。
“现下,我娘只能发出一点沙哑的声音,能不能恢覆说话能力还未可知。”
裕安说到这里,张大人竟已是双眼含泪,哽咽道:
“我去过景南两次,那‘兰肆’里也去过,为了寻她,我曾将里面所有的女子都请出来见过,那里面没有她,没有她呀。结果,她就在我眼皮底下我都没看到,任由那帮奸民这样害她。”
裕安也眼眶泛红,恨恨道:
“只有一种可能,那酒肆老板知道您是上京来的,也知道我娘是上京来的。为了不被发现,才将我娘隐匿起来。他们故意隐匿,您又怎么能得见?”
“若真如此,那间酒肆就该踏平,那老板就该五马分尸。”
张大人攥紧的拳头,关节发白,微微颤抖。良久,才平覆了情绪,轻声道:
“你母亲现在何处?她身体不好,应该接回家中调养才是,我去接她回家。”
“暂住‘太虚庵’中,只是我与大人见面的事情,还未告知我娘,所以,请先容我回去禀过。”
“既已知你是我妹妹的孩子,怎的还口称大人,当我叫一声‘舅舅’。再者,你母亲飘零在外这些年,能回家她一定很高兴。走吧,现在就去接她。”
张大人正要吩咐车夫启程,发现裕安面露难色:
“舅舅,我娘她……”
“怎么?难道你母亲不想回家?”
裕安强挤出一丝笑容:
“不瞒舅舅,我娘言语间对认亲之事不很热衷。似是因为曾经沦落酒肆,怕……”
“落入那酒肆是为奸人所害,她害怕家中因此嫌她?”
“可能也是怕给府里带来非议。”
“笑话,我张家人被害,不去议论那害她的人,倒来议论我张家?我不怕,谁若议论被我所知,我必不容。”
“我还是回去禀知我娘再联络舅舅比较好。”
看裕安一脸的坚定,张大人只好点点头:
“你回去告诉我妹妹,家里日夜都在盼着她的消息。无论她遭遇过什么,她都是张府的千金小姐,是母亲的掌上明珠,是我至亲至爱的小妹。”
裕安重重的点点头。
“我派人侯在‘太虚庵’门口,一旦你母亲愿意回家,速派人告知我。”
说罢,张大人让马车送裕安往“太虚庵”去,自己则坐上轿子,急急的赶往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