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我要了!”
叶娘子很满意,当场签下了契书,带着两个女孩去城外捡石头,争取跟猪仔那边做到无缝衔接,看着一个小娘子娴熟的辨认着野菜蚁虫,另一个背着快到她体重的石头还轻轻松松,再瞧瞧她们干活的利索劲儿,真心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你们要做的,就是一天三餐的把猪喂饱,我这边包吃不包住,手脚必须得干净……”
这些条件牙人肯定是提前说过的,但其中的细节肯定没有多少,叶娘子才细细的重复一遍,给小娘子们画出明确的底线。
力气大的小娘子会驾车,猪吃的泔水豆渣之类的可以直接搬到车上,一起带到院子里;能认出野菜虫子的小娘子更加聪慧,但目光却是清正的,两人刚好可以相互补充,如果可以,叶娘子也不想花心思重新找人。
见两个小娘子郑重点头,叶娘子也没在这边多耽搁,三天以后就要把猪崽子们给接过来,叶娘子琢磨着得催催徐墨阳做豆腐,驾着驴车回了徐家摊子,跟店里的小娘子匆匆忙忙的把东西搬到车上,踩着钟声哒哒哒的回了院子,好险没有被宵禁的抓住打板子。
等叶娘子回院子的时候,就看到徐墨阳闪闪发亮的眼睛:
“我们能不能跟外面的村民定契约,让他们都种绿豆或者豌豆?”
第61章 劁猪
劁,意为阉割,相同含义但对象不同的字还有骟,阉等字,是造就了种花千年以来的特殊群体,让男性双腿之间一凉的神秘字眼。
徐墨阳不会去区分阉鸡劁猪骟马的具体指代对象,总之都是让动物们修身养性清心寡欲,索性一个字眼概括一切,反正只要钱给够了,劁猪的匠人也不是不能劁鸡鸭。
“孔寺人,有人找。”
汉子胡乱的敲一敲门,便飞快的走了,等孔寺人出来的时候,只看到一位穿着郎君服饰,略显瘦削的女子。
唐朝的宦官称为寺人,音同“侍”。
“你是……”
孔寺人有些疑惑,他的记忆中没有这位娘子。
“你是孔寺人,负责去势的那一位?”
叶娘子上下瞧了瞧,除了面白无须声音略尖,跟寻常男子也没太大的区别。
“是。”
孔寺人有些疑惑的应了一声。
“那走吧,记得带刀。”
叶娘子也没多耽搁,示意孔寺人拿了工具上车。
“什么……”
孔寺人还没回过神,发生的一切都让他迷茫极了,寻常人是不愿意接触出宫的太监的,当然有权有势的另当别论,可他不属于那极少部分啊。
大多数的太监并不像九千岁一般权倾朝野,除了还没到年纪便去了的,大多数太监都是早早冲着寺庙捐钱,指望着放出宫去的时候有一个栖身之所,也有那想要后代的,便寻了自家亲戚,抱养一个孩子回来充当亲生,巴望着日后有个容身之处,甚至享受天伦之乐。
孔寺人算是有几分运气的,分到了阉人的地方,不用花上大笔银钱把宝贝赎回来,存下来的钱也没有捐那佛像,而是找了那可靠的人,买了两栋长安的屋舍,等出宫的时候房契一过户,一栋自己住着,另一栋出租出去,也能勉强过活。
“不是说好了吗,给猪去势啊。”
叶娘子皱皱眉,怀疑孔寺人想要涨价,索性把话提前说清楚:
“两文钱一只猪,说好了的,别想着提价啊,我们已经很厚道了。”
那个汉子的介绍费可都给了两文钱呢,要不是想着猪仔们出生没多久,想要找个手上有经验的,她也不会专门跨了几个坊找净身房出来的太监。
“对对,是有这么回事儿,我去拿家伙什。”
虽然不知道这是哪来的生意,也只有劁猪没有劁人的经验,但两文钱一头猪呢,不去是傻子!
第62章 绿豆粉丝
蝗虫不吃绿豆,豌豆,以及水草之类的植株,这是徐墨阳从记忆中挖掘出来的宝贵资料,但徐墨阳并不敢完全确定它的真实性,是不吃,还是不敢吃,或者是不喜欢吃,这其中的区别也大了去了。
但即使是最没有威胁力的不喜欢吃,也能给农民多一些收割的时间,在灾荒的时候,一口粮食可能就是一条命,徐墨阳盘算了一下自家现在的挣钱速度,觉得这些铜钱还是划得来的。
“让外面,还有南面的那些种田的坊市,今年种绿豆,豌豆行吗。”
绿豆可以做粉丝,豌豆的苗和根茎都是可以吃的,区别只在于口感,但人都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口感也没人在意。
“我们可以提前给一些铜钱,粮食也可以。”
现代有不少公司就是这么做的,让农民种植他们需要的农作物,提前给一部分定金,在种植的时候就提前定下收购的底价,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也不用花费太多成本,承受风险能力弱的农民也能定下心。
“郎君,坐下慢慢说。”
叶娘子隐约知道自家郎君的本事,但突然没头没尾的说这种话,不了解清楚情况可是不行的,别看他们家现在生意做的风风火火,可大部分资金都压在粮食上了。
她愿意伸手帮别人一把,在他们家不受影响的情况下。
叶娘子饿怕了。
“我说,你有什么问题最后一起问,可以吗?”
徐墨阳坐下后沉默了好一会儿,自觉把语言重新组织好了,才抬眼看向叶娘子。
“好。”
叶娘子松了口气,耐心的听徐墨阳说话,时不时在本子上记下两笔。
“如果旱灾没有来,那些收回来的绿豆和豌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