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育过的寡妇证明她可以诞下后代,以后生产的时候因为产道被拓宽,难产或者死亡的风险也会更小,人们或许并不清楚其中的科学依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偏好。
当然了,生产过后的丰满形体,或许也是影响人们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时代,丰富肥臀才是美人的标准,而生育后的女子因为需要喂奶和种种原因,体态在他人眼中更为美好,不过这些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至少在内敛的种花不能明目张胆。
在这个时代,寡妇并不会被认为晦气,人们往往觉得她们的命格贵重,死去的丈夫承受不住妻子带来的福气,越嫁越高并不是什么讽刺,而是写实。
“行啊。”
寡妇,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往往生活会更加艰难,徐墨阳并不介意在双赢的同时顺手帮上一把,徐家基本是走不了八面玲珑的路子了,最好还是要广结善缘。
寡妇好嫁,但孩子却不好带走,大多数长期不嫁的寡妇,都是被自己的亲生孩子牵绊住了手脚,徐墨阳没少听这种事情,也并不会对此发表意见。
“不过……秦娘子,驴子你喂的过来吗?”
徐墨阳皱着眉头问道,照顾牲畜并不是什么繁重的活计,但家里本来就几头驴子,现在又要买上几只大牲口,秦娘子还接下了野菜的任务,还要负责日常杂事……徐墨阳想想都觉得过分。
“是该专门找个人了。”
秦娘子算算自己的日常工作,也皱起了眉。
“在附近再租个小院子,野菜的事情都放到那边。”
叶娘子果断拍板,别人担心自家的小娘子,她们还担心有人祸害家中的小郎君呢。
不是叶娘子吹,就徐墨阳的姿容体态,放到豪门世家都是一等一的,也就是日常穿着简单也不喜修饰,不然长安城八成的小娘子都要丢了魂。
商量好了最关键的几个点,叶娘子就驾着驴子匆匆出门,徐墨阳rua了两把星星以后,放下心中大石回床上补眠,秦娘子则开始默默思索还有哪些事情没想周全。
两天后,离徐家院子不远的一个小院墙上,被用碳描出了野菜收购几个大字。
第79章 凉拌马兰头
离长安半日远的黄石村中,有一户孔姓人家,是前些年兵荒马乱的时候逃荒过来的,孔家阿翁把自己当牲口用,存了三年的粮食,开出了一亩荒地,也算是在黄石村扎下了根,本来日子也算是过起来了,偏又碰上服役,儿子一去便再也没回来。
孔家阿翁年老力弱,儿媳又是个女子,一双孙子孙女也是丢不开手的年纪,好在孔家颇有几分头脑,大半的田地种了粮食,小半的种上了菜蔬,时不时挑上一担子去长安城,多少也能换些吃用的回来,两个孙辈长大后也能做些家务,一家四口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倒也勉强过活。
这一日,孔家儿媳照例穿着丈夫的衣物,挑着菜蔬去长安城叫卖,她跟公公是轮流上城的,这并不是什么苛待,只是底层人的生活常态,想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孔家儿媳便觉得酸软的腿上又多了几分力气。
“我记得你是村里的?”
来到相熟的主家门前,一位仆妇看看新鲜的菜蔬,一边挑拣一边随口问道,孔家儿媳的身份并不是什么秘密,唐初人丁凋敝,女子外出做工经商屡见不鲜,人们也不会报以异样眼神。
活下去,不丢人。
“是啊。”
孔家儿媳的回答总是很简单,但她卖菜的时候眼睛并不东张西望,说话的时候也口齿清楚,手上的菜蔬不会短斤缺两,反倒让人觉得挺老实。
“延康坊那边有个院子收野菜,你若是有心便去瞧瞧。”
这家的仆妇跟孔家儿媳有些七绕八拐的亲戚关系,念着孔家儿媳的品行,才把这个消息给透了出来,虽然徐墨阳他们已经通过编童谣之类的营销手段宣传了一遍,但主要客户群体的发酵还需要一点时间,至少从现在传到黄石村,少说也要两三天的功夫。
“真的?多少钱?怎么收?对品相……”
孔家儿媳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一连串的问题跟爆豆子一样蹦出来,让仆妇有些诧异的看了她好几眼——往日一年的话都没今天多呢。
“停停停……我哪记得这么多啊,你自己去瞧瞧就是了。”
仆妇有些哭笑不得的打断孔家儿媳的话,见孔家儿媳有些紧张,便又劝说两句。
“左右你总有些菜因为样子不好看,只能折了价给人,那边除了野菜,也收我们自家种出来的菜,据说价格还算公道,你今天若是卖不完,便去那边瞧瞧,多挣一点是一点嘛。”
其他的话还好,最后一句话却实实在在戳中了孔家儿媳的心,他们家日子实在艰难,想到一双瘦巴巴的儿女,纵使心中依旧带着疑虑和恐惧,孔家儿媳还是在卖完相熟人家的菜蔬后,带着剩下的次品小心翼翼的到了延康坊。
“这里是收野菜的地方吗?”
看着跟刚刚别人说的差不多的地方,孔家儿媳尽量保持镇定的开口,女子出门本就不易,这次来这里已经脱离了她日常行走的固定路线。
“是的,娘子有要卖的野菜吗?”
坐在桌后的娘子站起身问道,负责收购的女郎都经过了短暂的培训,不算多么礼貌,但也不会故意给人难堪。
“……这边收家里种的菜吗?”
见收购的娘子有想要继续介绍的意思,孔家儿媳赶忙打断了话头。
“收,要看品相,价钱也低。”
娘子回答的很爽快,价格……也真的不高,甚至比孔家儿媳自己一家家卖的价钱还低,但胜在能一次性出手,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