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法力的上限值。一般来说,对于妖族而言会随着存活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人的修为增长主要靠修炼,但修炼进度依据个人的天赋、功法、根基等有所不同。用知识来类别应该是比较妥当的,同样是修炼了九年的修士,但个人所获得的修为(知识)会不同,勤奋、聪明、掌握一定学习方法的人,获得知识(修为)的方法更快。
元神:凡人有三魂六魄,在这个基础之上,修士将魂魄修炼成元神,元神越练越强,可以感知的范围越广,从而达到可以脱离身体存在的境界。
道行:道行与修为类似,有深浅,没有大小,是一种衡量的单位。道行高的人可以窥探天机,感知天道的变化,从而推演过去与未来(我也没有这个东西,我不懂),比如常见的神话剧中常见的掐指一算的桥段。
神通:佛家讲通过入定等方法的修行,开发出人体本就具有的五种功能,亦是所谓的五神通。与法术不同的是神通是由内而外开发出来,犹如吃饭喝水,睁开眼睛看见实物一样简单,而法术则需要法力,以及其他媒介才能发挥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孙大圣的火眼金睛是神通还是法术呢?
第72章 西行不易又逢魔
真是百密一疏,不过头一次做这样的事难免会有疏漏,敖烈他们应该还没到。白寻慢慢坐下,一个念头忽然从她心头划过,要是人已经来了呢?
不如去陈家村中一探。她刚起身,又立刻想起白方圆让她留守水府,脚步抬起,旋即落下,哪有这么巧的事?通天河的河面都有小妖巡视,若有发现,怎么会不向上禀报呢?
个把时辰后,白方圆回转。
白寻将自己的顾虑说出,白方圆也多了一层担忧。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件事,通天河之前所居的鲶鱼精喜以人类幼童为食,勒令村民将家里的幼子献出供他享用,若不从便要伤人作恶。
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享受‘供奉’的时候,灵感大王早已作古,剩下他们两个冒牌货,那一对童男童女该如何处置?
吃定然是不能吃,养也没办法养。
两人商议了一会儿,白方圆定计:先将那童男童女带走,送到数里之外的村庄,等事情结束之后再把人带回来。
这已是一个相对稳妥的处理办法,白寻没有意见。
入夜之后。
白方圆、白寻去灵感大王庙见童男童女,白方圆唤来一朵大黑云、一阵阴风,声势浩大地出发了。
白寻还是有些不安,她唤来一朵不起眼的小云,悄悄缀在黑云身后,在半道上与白方圆分开,潜入了夜幕笼罩的陈家村。
村里的泥巴路垫上了青石板,修理得还算平整。白寻隐匿了身形,出于某种直觉沿着小径一直走,忽然听见一声马嘶,这小村庄里怎会有马?
她小心翼翼地扒在土墙上,伸出一个头往前看,三进大瓦房的屋后立着一个简陋的马棚,马棚中站立着一匹神骏无比的宝马,那匹马威武英伟,神采奕奕,难得通体雪白,从头到脚没有一丝杂色。
是他。
白寻在原地彳亍了一下,猛地反应过来,唐僧师徒既然已经到了陈家村,那灵感大王庙里怎么可能只有那两个人类小孩?
——白方圆有危险。
兵贵神速,白寻二话不说往灵感大王走。
一路上半个人影也没有,白寻来到庙外,庙中烛光影影绰绰,不知是否还有人在。
她迟疑了一瞬,抬脚跨过了庙门,说时迟,那时快,一把钉耙带着呼呼劲风当头砸下,将青砖铺出的地面砸出一个大坑,白寻的脚尖刚地,狠狠用力一蹬,借力往后跃去。
钉耙险之又险地从白寻面门前划过,差点刨下一块头皮,天蓬元帅的威猛名不虚传,白寻不敢硬接,运起轻身术,快速向后退去。
然而这短暂时间并不足以拉开距离,猪八戒一跃数丈,再次举耙朝白寻筑下,险险从白寻腰侧擦过,白寻再避,却见猪八戒这一式力还没用尽,他将白寻闪避的距离算计在内,拖动钉耙狠狠朝白寻停下的方向扫下去。
白寻一个旋身,从钉耙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之间躲了出去。猪八戒连筑数下,白寻虽然躲得狼狈,好在并没有实质的损害,猪八戒却是精疲力尽,一手撑着钉耙,一手撑在腰间,大口大口地吸着气。
猪八戒法力虽强,修为也高,奈何眼前这个妖怪滑溜得如同泥鳅一般,他一时抓不住。“你这妖怪什么来历?有本事就别躲躲藏藏的,与俺老猪正面一战。”白寻也是心有余悸,她仗着身材纤细,身法灵巧才勉强躲了几下,其实完全不敢和猪八戒硬钢,但若是一味躲闪,猪八戒很快就会摸清她躲闪的方法,其实也十分不利。
两人隔着一丈距离互相对视,警惕对方的一举一动。忽然,白寻先动了,她一扭身就跑,竟然完全不顾后背空门。猪八戒立刻两眼放光,往手心吐了两口唾沫,飞身上前,一耙砸向白寻后心。
他估摸着白寻可能会使个回马枪,可他老猪皮糙肉厚,一般人也伤不了他。
猪八戒正这么想,果见白寻转头过来,手上还掐住一个手印,猪八戒心头一凛,提起法力布满周身,同时将面门掩在钉耙身后,防止蛇妖伤他眼睛。
再看白寻,她的面容冷肃,手上的动作并不复杂,但元神的运用并不轻松,也无暇去顾忌猪八戒做了什么。
但猪八戒是看清了白寻的动作的,她将左手在右手上轻轻一按,这个动作抽取了她大量的法力,因为他看到蛇妖的身体轻轻一震,一座数十丈的土山在二人头上凝聚,然后蛇妖伸出双手接住了那座山,朝着猪八戒狠狠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