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这俩人继续担心,诸葛承干脆地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所以,我身为一个汉人,也是墨家的真传,必须站出来为汉人守天下,这一次来就是请康乐公能在北府军内为我举荐一个不错的位置,这样能省却一些我在底层大搞人情往来以求上司赏识提拔所要占去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对,对,你是墨家传人,兵家重攻伐,墨家重守御,汉人有你的话就能和对面正面对抗了,这就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这样,你在我府上等着,我把北府现在几个当家的都喊来,让他们一起给你举荐个位子,去领一个什么将军衔。”
“康乐公稍等,这就是我有求于两位的另外一点了。”
“什么?”这次是杜炅先开口。
“我在朝里认识的最大员就是康乐公了,你求我我也没法给你推荐别人啊。”
“不用,我是想请两位隐瞒我是墨家真传的消息,对外就说我从小有点奇遇碰上几个高人,但学得很杂不上不下那种,康乐公也不用直接举荐我到高位,中层即可,这样不会惹人怀疑。”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谢玄当然明白诸葛承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想要体验一下慢慢积攒资历往上爬的感觉,他这样说一定另有目的。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这本来就是我汉人的策略,就算胡人现在有人会了,但不代表我汉人就不能用了。我知道他是兵家,他知道我是墨家,我知道他在北面得了势,他却不知道我在南边有没有人用。这是我的优势,不拿来用岂不可惜。”
诸葛承说到这里,同样熟读兵书的谢玄已经开始抚着胡须连连点头了。
“所以我恳请两位帮我保住这个优势,让他以为我没看上汉人的朝廷,或者汉人的朝廷没有看上我,这样若等他有朝一日真的攻来我汉地之时,定会以为我汉军里没有能人不加防备,这样我就能凭借这一点隐瞒让他吃上一个大亏。”
“好!有你这样的年轻俊才,那我汉人就不是没有希望。”
“葛兄放心,事关我汉人江山,在下一定守口如瓶,我就当从不知晓你的来历。”杜炅闻言也是站起身来,对着诸葛承深深一辑,脸色郑重地说出了他的保证。
“多谢两位,其实说来也是抱歉,想必两位也明白葛一葛二只是化名,在下真正的姓名因为他已知晓也要同样对着对面隐瞒,故而还是不能告知两位。两位对外介绍,就说在下姓毛,字德祖就行。”
“无妨,只要心向着汉人,名字什么的无所谓,只是你用了化名就不能光宗耀祖了,这样也行吗?”谢玄倒根本不在乎诸葛承不用真名和他交往,何况人家是真的有苦衷。
“不要紧,我要是用了真名最后还败了那才是真的没脸去见祖宗了。”诸葛承笑得很是无奈,另外两个人看他这幅表情也就不好追问了。
“那好,既然这样,我就把那个计划再改上一改,你呢还是在我府里待上一阵,我去联系北府那些在朝的要员,说我想看看北府是不是后继有人,让他们把自己看得上的下一代年轻俊杰一起带来我府上聚上一聚,如果看着可以的话就直接由我们做了保去军里谋个一官半职。”
“这样就给了他们各自一个举荐的名额,你呢就算作是子恭推荐过来的人才,我们把你混在一堆青年才俊里面安排个不大不小的官。这样不但一点都不显眼,你也可以趁此机会真的认识认识有哪些个同样身负真才实学的同僚,早日互相熟悉起来,等将来你们挑大梁时也能各自有个照应。”
277.
尽管谢玄出面帮诸葛承攒了这么大一个局,等临了那些“青年才俊”都到了以后,才发现事情要办得神不知鬼不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来的那些人里要么真的有真才实学,要么就是推荐他们的人大有来头。而诸葛承因为要隐藏姓名所以在洛阳和长安的那些光辉事迹一样都不能拿来讲,而他的推荐人杜炅在一众朝廷要员里又实在是没有一点点分量。
“你们看那边那人到底什么来历啊?”
别以为诸葛承自身和推荐人那里两边都不沾就会泯然众人了,恰恰就因为全场就他一人两边都不沾,所以反而格外的显眼,弄不清楚他到底什么来路的人各自在自己的小团体那里议论诸葛承。
“他好像是杜教主推荐的人。”
“五斗米教那个杜教主?我只当他观里香火鼎盛,今年连陛下都要他们代求国运。但毕竟化外之人不应插手俗事,现在这样是打算连朝廷用人的事都插手了,会不会过分了一点?”
“嘘,你不知道他和康乐公有多熟,我听说康乐公那个宝贝孙子过一阵都要送去他观里当俗家弟子呢。”
“你们说这算不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算啊,怎么不算?只是可怜我等要和鸡犬并列,这世道啊……”
这些人虽然议论时大都在窃窃私语,但谢玄什么场面没看过,就看那几个常年混迹建康眼高手低的纨绔们围在一起,眼睛时不时地瞟向诸葛承那边时,就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怕这样下去事情完全脱离预期的谢玄只好频频对着杜炅打眼色,希望他能干点什么来证明一下,诸葛承真的有资格拿到这个推荐名额。
在杜炅这里正头痛,到底是用一般的糊弄手段敷衍一下那几个嘴碎的,还是要动真本事的时候,有个年轻人却走到了诸葛承的面前行了个礼。
“在下徐羡之,今日是由荆州桓刺史举荐来此,敢问兄台高姓大名,何人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