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BL文 > (鬼谷同人)御刀法[东晋] > 第330章

毛小豆没想过他曾经以为他爹开玩笑说的祭祖时好认居然是真的,现在他才明白那些被诸葛承掩盖在漫不经心的不靠谱行为下的,是多少经过精心衡量和计算的身不由己。关于他的父母的死究竟是何种真相,毛小豆无权置喙,但关于他自己这一生的经历,他绝对可以肯定地说,诸葛承已经做到了为人父母的极致。

诸葛承从未小豆一定要承担虎牢关少将军的责任,他只是在毛小豆的成长过程里,让他明白了胡汉相争这个天下间客观存在的大势,而后是毛小豆自己选择担下了这些责任。而自拓跋嗣来虎牢关后,诸葛承虽然给他们俩制造了很多同行的场合,但最终依旧是毛小豆自己被对方的灵魂吸引,顺从内心选择了相信对方。

如果这件事情非要论个是非对错,大体的责任也应该是毛小豆自己担,而诸葛承现在不但揽下了所有的错,甚至让毛小豆可以随便怨恨他,哪怕要断绝关系都无所谓。

“爹,你养我到这么大,难道我在你心里,就是这样不识好歹的人吗?”

毛小豆知道诸葛承只是想让他好受一点。但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他可以否认这个从一开始就是来骗取他信任的拓跋嗣。也可以否认那个过于软弱、一心想要和一个能解他的人共同面对残酷的世事,于是迫不及待就对着拓跋嗣和盘托出自身所有的自己。

毛小豆甚至可以否认这个世界本身,说他和拓跋嗣何错之有?优秀的灵魂互相吸引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是这个该死的世界非要将他们生成了对方的天敌。可是毛小豆却唯独不会否认现在守着虎牢关的那位是他的父亲,无论他是姓毛还是姓诸葛,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你是我爹,就算没有生过我也养我至今,你教我本事也告诉我做人之道。因此你从未欠我什么,就算你要赶我走,在我心里你也永远都是我爹!”

第181章

◎含重大剧透,提前看影响整体阅读体验,慎点!!◎

在诸葛承对着两个孩子小声说话时,拓跋珪在城墙外面只能傻傻站着,直等到毛小豆这句过分激动的话,才让他猜到些刚刚对话的大概。

“小豆子不必听他的,阿承他就喜欢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以前我们碰上过一队马匪抢劫牧民,我们到的时候,牧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战死了,他还曾经想过是不是因为他在路上看了风景才耽搁了救人的。你放心,他那个心软的人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哪里会真的赶你走,信不信你再说下去他就该哭了。”

关上的诸葛承努力将事态控制在小范围内,试图将他们这两对父子那些剪不清还乱的过往简短地交待给孩子们知晓。关下的拓跋珪却是一副不怕事大的样子,大咧咧地当着众人的面宣扬着他和诸葛承的故事,揭着诸葛承的短。

拓跋嗣眼看着诸葛承本来还微红的眼眶迅速泛起薄怒,然后他回过头去看了看关下的拓跋珪。从拓跋嗣的角度看起来,诸葛承大概是瞪了拓跋珪一眼,随后他那个在拓跋嗣的心里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动不动就暴怒的父皇,只是在那一眼之下撇了撇嘴以示抗议。

“何况——”拓跋珪安静了没多久终于还是不甘心。

“就算阿承真的不要你了,只要你肯来北面,我给你封侯,等将来你去做嗣儿的丞相。反正法家也出过这么多的千古名相,我和阿承没有统一的天下,交给你们去做也是一样的。”

“你倒真是会用人,亲生儿子就被这么一脚踢来南边做细作,要不是小豆子救他,他都被他王叔弄死在半路了,现在你居然还敢来打我家小豆子的主意。”

诸葛承内心是不赞成拓跋珪这种没什么人性的用人手段的,但他自己用毛小豆的方式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也就是浅浅呵斥一句就没有什么下文了。

“我为什么不敢,只要小豆子肯,你问问嗣儿他是不是求之不得?”

诸葛承都不用回头看,就明白拓跋嗣的确是对这个提议心存希冀,但他同样也很肯定毛小豆对这个提议不会有其他反应。于是再假以时日,这两个一个会成为北面的皇帝,另一个则变成南边的将军,然后他们会在虎牢关上把今天的这一出再重演一遍。

“承蒙魏帝陛下厚爱,但我生来就是汉人,对于胡人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也就是解而已,而我自以为的解也在今天宣告瓦解了。我过去既然解错了,将来恐怕也没有能力再解一次。”

被临阵招降的毛小豆,干脆地回绝了北边的高官厚禄。

在诸葛承和拓跋珪的那个年代,他们之间的交往还算是坦诚相见,他们无法达成一致的原因,只是建立在胡汉两个差异过大的民族难以相容整合之上的。

但在毛小豆和拓跋嗣之间,除了依然存在的民族问题之外,更有因为他们被父辈们的谋略牵连,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纠葛、欺骗和背叛。可以说,无论是因为外因还是内由,毛小豆和拓跋嗣之间都已经不可能重新恢复之前那样的信任了。

“我还是乖乖地在南边继续做我的汉人,什么封侯拜相的事就不用再提了。毕竟我将殿下当成亲兵使唤了那么久,不敬的事做得多到我都记不清了。就算我现在同意了,等以后殿下成了陛下时,那众臣能用来参劾我的事证可是有大把的,我就不去丢人现眼了。”

“德衍,你知道我是不可能在乎那些无稽之谈的……”

拓跋嗣还想着为自己辩驳两句,虽然他也知道那只是毛小豆一个推脱用的借口而已。然而毛小豆回过头瞪了拓跋嗣一眼,来自诸葛承亲传的眼刀似乎也继承了同样的威力,于是拓跋嗣也只能撇了撇嘴就收了下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