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拓跋珪来了开始,一连一个月诸葛承就没吃过两道一样的菜,而给他准备的零食更是迅速存下了满满一个柜子。这让诸葛承每天都在感叹桃源乡真的是人间天堂,他们俩现在过的日子就是神仙来了都要羡慕。
而做人嘛,饱饭后自然是要思的。原先这俩人受累于国家和民族,每天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松懈,命运像只洪水猛兽在他们身后追赶鞭策他们,他们也只能一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努力向前。
而如今他们每日吃饱喝足无所事事,自然是身体灵魂一起水乳交融了。拓跋珪甚至对着诸葛承感慨过,原来君王不思早朝是这种感觉,他倒是有点可惜,现在外面没有一个一脸愁眉苦脸的老臣天天没眼力见地来劝他“陛下要以社稷为重”了。
曾经多少年都没有过深沉睡眠的拓跋珪,现在每天醒来都是这样要赖上好一会的床。诸葛承非但不制止,也是跟着一起赖,这俩人每天为了谁先起床还能搞出几个游戏来,也算是把闲的没事玩出了花。
只是诸葛承赖归赖,每天一睁眼第一件事总是要拉拓跋珪过来给他号脉,但是每天拓跋珪的脉象也都还是有问题,所以诸葛承也总是像今天这样号着号着就开始唉声叹气起来。
“阿拓,你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按说,如果桃源乡连生死大事都能逆转的话,这点小病小伤就不该被它漏过去才对。或者,如果桃源乡所做的是逆转时间,那为什么我们身上因为鬼谷秘法所累积下来的伤病大约回到了十年前状态的同时,我们的身体本身却没年轻十岁呢?”
第222章
◎二◎
诸葛承其实也不算是真的偷懒,自拓跋珪过来开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摸清楚了他们俩身体的基本状况。但是知道状况是一回事,解决状况又是另一回事。
虽说他们现在的病症没有像拓跋珪之前那样严重到只剩一年寿命,但该有的症状一点都不少。他们人在外面的时候有得是更要紧的事要顾,但在桃源乡里没别的事可做,于是诸葛承一门心思就在怎么替拓跋珪治病上了。
“想不明白不要使劲想,别忘了我们现在有得是时间。你自己神魂受损的事情比我的阴气入体更麻烦,想想两天前你走到一半突然失神,差点脑袋磕石头上的事,你现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是真的会被你吓死的知道吗?”
“知道啦知道啦,这两天里都念叨了十来遍了。”诸葛承不轻不重地推了拓跋珪一把,自己顺势挣脱了对方的怀抱。
他起身走向自己摆放药材的柜子,在打开每个格子检视一遍后回过身看着拓跋珪。
“要不今天你再陪我进山看看,我试试能不能找到些更珍贵的药材,好再给你换一副药试试。”
诸葛承既然提了要求,拓跋珪哪里还有二话,他迅速替两人梳洗完毕做好了进山的准备,带好足够的干粮饮水就和诸葛承一起进了山。
如果忽略这几座山都有着高不见顶的诡异的话,它们放在外界都能算是相当灵秀的名山。他们俩个仅仅往上爬了不足百丈高,就看见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各式兽类和鸟类,诸葛承的采药篓里也新添了数十株他的药园里还没种植的药材。
“阿拓,快看,那里有一株人参!”
诸葛承手指着远处一块凸出的山崖,在崖体朝外的一块岩石之下的石窝里有一株人参斜着长了出来。虽然只看上面的叶子看不出它的年份,但就凭它能长在这么要人命的地方,大约就对得起它那个天材地宝的身份了。
“你拉我一下,我去把它挖出来。”诸葛承举着他的小药铲,一脸找到宝的兴奋样子。
“算了吧,那里看着太危险了。”
哪怕人参本身再珍贵,拓跋珪当皇帝时见得也不少了,就为了要挖这株人参,诸葛承就得半个身子斜在悬崖外,就算后面有自己拉着,在拓跋珪看来那也是绝对不值得尝试的危险买卖。
“采人参本来就是危险的活计啊,真的采参人还有拿绳子绑在树上把自己吊到悬崖一半去采参的呢,不然你以为你宫里的那些人参都是从哪里来的,大路边可捡不到这么好的药材。现在在桃源乡里你可不是动动嘴就什么都有的皇帝陛下了,所以这人参还是得我们自己亲力亲为去采才行。”
“那也不该是你去,把药铲给我,我来挖。”眼看着诸葛承已经探头探脑地在悬崖边估算距离了,拓跋珪吓得揽住诸葛承的腰又将他往里拉了几步。
“就你那个手起刀落的挖法,一铲子下去,人参的须都给我挖断了,到时候药性直接少一半,我还怎么把它入药?听我的没事的,你要是担心就再拿根绳子绑住我的腰,我一会就挖好了。”
拓跋珪拗不过诸葛承,只好照着他的话在他们两之间绑了根绳子,又一手死死地拽住了他的腰带,诸葛承对拓跋珪倒是很放心,拿手拉了两下绳子试试力道,然后直接半个身子斜了出去就开始挖人参。
整个挖参的过程倒是非常顺利,诸葛承手法很熟练地刮开根须上的表土,一点点将一株完整的人参取了出来。
但变故也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在诸葛承的位置只能看见石窝里面向他的那一面,等他把人参拿出来时才看见石窝里面的角落盘着一条蛇。本来还睡着的蛇被诸葛承那一连串的动作弄醒了,因为失去人参这个遮挡物,这一人一蛇大眼瞪小眼对看了一瞬之后,那条蛇主动发起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