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承在弄完后还拍了拍这只小公鹿:“你别害怕,过几个月角会再长出来的,这片山林里你能吃的东西多,但会吃你的猛兽也多,你要小心点躲过它们,这样才能顺利地长大,以后你也会有和其他同伴们一样漂亮的分叉大角的。”
那头小鹿自然听不懂诸葛承到底在说什么,但因为拓跋珪的秘法还在生效,所以它即使被割了角也没有暴躁到想要攻击诸葛承和拓跋珪。在确定小鹿没有其他问题后,诸葛承又把它放归到它的族群之中。
“我们也走吧,有了这根鹿茸再加上几味药材,你的这个寒症我就能想想其他办法了。”
第223章
◎三◎
可惜世事总是难料,诸葛承用的药是上等的好药,方子开得也很得药,而拓跋珪在遵医嘱这一点上也绝对是说一不二,指东不打西。但即使如此,连续几程的药喝下去,连带诸葛承还接着调了几次方子,拓跋珪的脉象依旧和一开始一样没什么变化。
“没道啊,我治寒症虽然肯定不如医圣传人擅长,但也不至于一点效果也没有啊。”诸葛承双手抱着头坐在屋内一角正在懊恼,拓跋珪也跟着坐到旁边把诸葛承带到自己怀里。
“你往好了想,说不定本来我的寒症是要恶化的,多亏是吃了你的药才能维持住现在的情况。反正你也号过了,我现在的身体没有大好但也不坏不是吗。既然如此,就不必太过担心,与其担心将来,不如感激现在我们还活着这个奇迹本身。”
诸葛承本来就不是特别纠结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事关拓跋珪才关心则乱。如今被他开解后发现果然是这个道,也就不再特别执着,他依旧会认真顺着药给拓跋珪开药,但并不再去强求自己的药能立竿见影了。
就这样,他们在桃源乡里平静又快乐地过了三年普通人的生活。这三年里,桃源乡送走了一位老人,迎来了一名新生儿。而在这三年里,拓跋珪和诸葛承已经完全和桃源乡原本的住民打成了一片。
连汉朝和匈奴都不知道的桃源乡住民自然也不知道拓跋和诸葛这两个姓氏代表了什么,对于这些人来说,拓跋珪和诸葛承只是非常有本事的医者和猎人而已。他们因为自身的能力对于桃源乡贡献良多,自然也能获得桃源乡众人的肯定和尊敬。
“诸葛兄弟,诸葛兄弟!!快,出事了!”
桃源乡众人几乎都住在一个村上,诸葛承他算后来的,但房舍也是盖在离村边不远处。这一天还没到中午,诸葛承照旧在自家院门口摆弄他的药材,大老远就听见村里有人在喊他,立马跑出屋子迎了上去。
“快,跟我去老吕他们家!”
“出了什么事?”诸葛承边跟着跑边问那个来报信的村民。
“老吕家的儿子今儿个上午去山里采山货,被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咬了,起初他还以为没事,扛着山货自己下了山,但刚进家门东西还来不及放下人就倒了,这会正一边抽抽一边口吐白沫呢,您赶紧去瞧瞧吧,去晚了我怕他命就要没了。”
在村民简短的交待里,诸葛承了解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桃源乡的村子并不大,一会功夫他就到了吕家。诸葛承进门后果然看见吕家的儿子正躺在床上抽搐,而他爹娘在一旁早就已经吓得失了魂。
诸葛承简单检查了一下病症和伤口,确认是毒伤后示意来叫人的帮他握住病人的下巴,而他自己从带来的药箱里先取出一粒常备的解毒丸给人喂了下去。
虽然那粒药不算特别对症,但好歹稳住了对方的病情,等诸葛承开始施针的时候,闻讯的拓跋珪也赶来了。
“情况怎么样,要我做什么?”拓跋珪进屋后就自觉站在了诸葛承身后,等着他吩咐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忙出力的地方。
“现在用不上你,他中的毒我已经暂时拿一般的解毒药压住了,但他这个中的应该是桃源乡特有的金花银羽蛇毒,总之不太妙啊……”
这三年里,随着诸葛承研究了这几百年里桃源乡原住民们记载的各种笔记和典籍,对于桃源乡的了解也就更加的深入,然后他发现这里有很多外面根本听也没听过的东西。
“那我儿还有救吗?”因为诸葛承的急救措施,这会病人已经暂时稳定住了,他的爹娘这时才回过点神询问状况。
“真要彻底解毒的话,就得去给他找七鳃九眼鱼。”
好在桃源乡里面还是符合了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的道,尽管病人中的这种蛇毒是外面听也没听过的东西,而它的解药也一样对于从前的诸葛承闻所未闻,但那东西恰好也能在桃源乡里找到。
“这就需要你帮忙了,毕竟钓鱼这种事情,我这辈子也不会擅长了。”
在诸葛承安抚好病人家属,说他和拓跋珪会尽快把解药找回来后,俩人回家收拾了些野外用得上的工具就一起溯着水源进了山。
诸葛承按照他读到的那本笔记里的描述找到了一处水势比较平缓的水潭,他让拓跋珪专心负责钓鱼,自己则是在做一些安营扎寨的后勤工作。根据那处笔记里的描述,七鳃九眼鱼极其稀有,那人是在这里待了足足十天才最后钓到了一条。
好在他们俩当年在外面带兵的时候,在野外安营扎寨是常有的事,所以这种户外生存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等诸葛承支起帐篷点燃营火的时候,天色也已经快要黑了,而拓跋珪这里虽然没有钓到七鳃九眼鱼,其他普通的鱼倒是钓到不少,足够他们两个用来当晚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