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悉低下头去,这时候并不敢对上明皇后的眼,该说的话,也都说了。若是什么都阻止不了,将来仍然受到迁怒,那也是命。
其实这样的话在平时还是很管用的,只是在众多明家人面前,这么多人一心认为明哲岫更适合那个位置,对东筱宁当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
尤其是明豫织看到明皇后犹豫了,她立刻跟明老太太交换了眼神,站出来说道:“皇后娘娘处置自己的女儿,于公于私,都合情合理。这位尚宫身为宫中女官,难道连这些也不明白吗?”
赵敏悉抬起头,她不愿跟明豫织爆发冲突,只是恭恭敬敬地等待明皇后吩咐。
大厅里忽然静了下来,这种宁静就像是暴风雨要来临的征兆,压的令人喘不过气来。偏偏这时候,外面传来两道声音,如同惊雷一般炸响。
“皇太后驾到。”
“陛下驾到。”
外面有序的脚步声快速逼近,大厅内众人也都按照规矩做好迎接准备。
“参见皇太后!参见陛下!”
重新落座之后,皇帝缓缓开口:“朕在路上听说了这边的事,怎么,皇后要杀人?”
明皇后道:“第四皇女目无尊长,本宫打算使用家法,若是教不好,那便不留这孽障在人世。”
这一番话显然是积攒了诸多怒气,并不是随口说说。皇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却被一旁的皇太后抢白。
“都说坤泽能生,我这一辈子只生了四个,每一个都养大了。自然,每一个都不错。皇后正好也生了四个,死了一个,如今又说是废了一个。我的女儿当然不会有错,所以这一定是皇后的错。皇后不反思自己养育女儿是否有不妥,怎么还怪起小孩子不懂事?”
皇太后这一番话挑衅意味十足,原本跃跃欲试的明家老太太和明豫织都识趣地闭嘴,旁人更是把眼睛看地上,根本不敢参与这种最高权力的战斗。
唯有东筱宁,她居然认真地看着,还在观察这些人的情绪变化。
于是,她吸引了皇后的怒火。
“砰”地一声,一个茶杯掷出,落在东筱宁脚下,摔的稀碎。
紧紧跟着东筱宁的小浮吓了一跳,就是东筱宁自己,也是吃了一惊,下意识后退一步躲避危险,眼中满是困惑和不悦。
明皇后这时候才说:“一个碎了的杯子,就算是重新拼好,也没有办法恢复原样。伤痕累累,摆在桌子上只会难看,不如丢掉的好。”
皇太后冷笑一声,丝毫不肯示弱,反而说道:“就这一个杯子,碎了就碎了,皇后要是这么想,也就罢了。”
东筱宁只觉得背脊上窜出寒气,她在这些人眼里,就是一个摔碎了的杯子吗?
眼看着对话越来越僵硬,皇帝便出来打圆场,“皇太后颐养天年,这种小事,就交给皇后处理吧。皇后,你说说看。”
随着皇帝的眼神暗示,明皇后也终于作出妥协,“第四皇女目无尊长,即日送回京城,闭门思过。另外,削减用度,只准按照旁支宗室的份例供应。”
皇帝没有再反对,此事交给明皇后指定的人去办。东筱宁提出放走小浮,偏偏小浮又不肯。
“孽障,你还不如一个奴婢有情有义。”明老太太骂了一句。
于是,小浮便跟着东筱宁一起,连夜出发,离开了畅漪园。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按照一开始的意愿处置东筱宁,明皇后这一夜居然失眠了,直到天光大亮,才有些睡意。
皇帝不忍心打扰皇后,便轻手轻脚地下了床,才穿上衣服,便收到了急报。
“启禀陛下,护送第四皇女回京的队伍遭到歹人袭击,伤亡大半,第四皇女不知所踪。”
“什么?”
皇帝又惊又怒,不由抬高了音量,这就将刚刚睡下的明皇后彻底惊醒了。
“发生什么事了?说清楚。”
明皇后在宫人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慢慢走了出来。
“回陛下、娘娘,当时天太黑,看不清路,也不知来人是何方神圣,只知道对方一阵冲杀,押送的队伍就乱了。后来,后来也没找到人……”
“废物!什么样的人敢冲杀官军?什么样的人又能冲杀官军?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是!”
第11章 逃亡
清晨的阳光散落在林间,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
东筱宁坐在树下,看着小浮送来的食物,久久不语。她脑海中再次出现夜里的情形,朝着京城前进的车队,突然杀出的刺客,还有——
手刃数人的小浮。
那个柔柔弱弱、差点儿淹死在海里的小浮,怎么会有这样的手段?
可若是没有这样的手段,东筱宁恐怕早就死在乱军之中,现在尸体已经凉透了。
她心情复杂。
小浮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她轻声说:“吃点东西吧,殿下。”
或许是印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哪怕现在的小浮努力作出一副什么都没变的样子,两人之间的相处氛围还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没胃口。”
东筱宁偏过头去,看向树林深处。这里距离官道很远,当时她们从官道跑到羊肠小道,最后钻进树林里,这才获得喘息之机。
现在是又累又饿。
东筱宁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小浮,“你既然有这样的本事,大虞境内,应该可以做到行动自由吧?何必跟在我身边呢?”
小浮语气坚定地说:“我不会离开殿下。”
对视的那一瞬,东筱宁就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对方,于是她说:“我刚才想了想,以后不回去了。放弃第四皇女的身份,做一个平民百姓,找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度过后半生。即便这样,你还要跟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