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丽丝的行事风格,早晚会进入死亡森林。
第一次入林,她三十四岁,试图绘制出一张死亡森林地图。
那是1701年,人们还没有总结出六大入林规则,连防御性的白石面具也没被?制作出来。
当时进入死亡森林,真是九死一生,十个?人进入只有一个?人能?活着出来。
“那种艰难情况下,爱丽丝无法在一个?月内绘制森林地图。虽然她没能?亲自做到,但后来四十年一直资助别的冒险者搜集森林地形讯息。第一版死亡森林地图,在1741年由爱丽丝发行。”
诺亚从包里拿出一张地图,指了指地图背面的那句话。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死亡森林地图,都会写这句「致敬永远的A」。”
诺亚说着,不确定地看向两位听众,“两位买地图了吗?”
他不是乱猜,想到情侣约会很可能?只在边缘小镇活动?,没买地图也正常。
“我们买了。”
麦考夫不仅仔细翻看原主卡伦携带的地图,今天?上午还走遍北镇,把?所?有能?买到的不同?版本?地图都买了,准备晚上细看。
麦考夫问:“地图上致敬的这句话为?什么不直接写爱丽丝的名字,而只用?首字母A?是与在死亡森林不能?用?真名有关?”
诺亚点了点头:“是的。人们发现在这片森林里被?叫到真实姓名,一旦应答就会出现诡异的事件,比如撞见死后幽灵。渐渐地,停止使用?真名。
地图又是冒险者的入林必备物?,为?了保护爱丽丝,故意隐去了她的全名。防止诡异力量看到地图上的名字,对爱丽丝产生不利影响。”
莫伦问:“爱丽丝本?人怎么看待这件事?她相信森林有幽灵出没吗?在她活着的时候,有其他地图出版吗?”
诺亚:“爱丽丝在1750年去世,生前?开放了死亡森林地图的版权,欢迎冒险者们修正与补充。她的猎魔生涯揭穿过很多装神弄鬼的事件,但支持死亡森林的幽灵说。那与《不该存在的爱情》的创作有密切关联!”
诺亚说到绯闻重点,情绪激动?地摆起双手,做出飘来飘去的动?作。
“据我老师的老师托尼说,爱丽丝甚至期待过变成幽灵。因为?她在八十岁高龄第二次进入死亡森林时,与同龄的数学家万斯相遇。
两人叹息人生苦短,已经没有时间去相守,更无法似年轻时爱上一个人。三年后,爱丽丝在临终前?创作了这首诗,托尼获得她的授权进行编曲,传下这一首游吟诗歌。”
诺亚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为?这段黄昏恋惋惜。
“爱丽丝不是单恋,万斯也给出回应。他一直都是独身主义者,专注研究函数,直到八十岁遇到爱丽丝。万斯在爱丽丝去世前?三个?月病逝,临终遗言「我发现死亡森林的本?质是爱情」,这被?视作他对爱丽丝的表白。”
诺亚说到这里,感慨地唱了起来:“如果这都不算爱情~”
这就是爱情吗?
莫伦与麦考夫对视一眼,都不置可否。
一个?人的诗词与另一个?人的遗言,局外人读出了爱情,却不一定是当事人的表达初衷。
莫伦指出疑点:“爱丽丝有对外分享情感经历的习惯吗?她创作过其他爱情诗吗?”
原主芬妮对猎魔人爱丽丝所?知不多,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物?。只听过爱丽丝侦破的几起著名案件,不曾听说她的感情传闻。
莫伦:“爱丽丝活了八十多岁,一直没有写诗或写自传去分享情感变化的习惯吧?她为?什么临终时要授权游吟诗人传唱《不该存在的爱情》?”
诺亚?所?当然地回答:“因为?这是真爱啊!人在临死前?,把?最浓烈最不甘最遗憾的情感写进诗里。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内心,甚至是告知世人!”
麦考夫指出其中的逻辑冲突: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那是不能?被?人发现,触之即死的秘密」。都说了不能?被?发现,又为?什么要公之于众?”
诺亚深吸一口气,是自己的演出经验太少吗?
入行五年,第一次遇上在爱情诗歌中找逻辑正确的听众。
“难道两位认为?这是我老师的老师编的故事?!”
诺亚严正声明?:“托尼先生持有爱丽丝的书面编曲授权书!如果你们不信,去欧洲鸢尾国的皇家博物?馆,授权书就收藏在陈列室里。”
麦考夫眨眨眼,别说跨洋去欧洲,碍于剧情纠偏的力量,他连死亡森林领域也走不出去。
作为?任务者无法离开,但能?找人跑腿。
他不再与诺亚辩论诗歌里的逻辑,而是从善如流地表示认同?。
“原谅我的较真,我是被?这种不可思议的爱情震撼了。可惜,我没有生在爱丽丝与万斯的时代,无法一睹两位的风采。”
麦考夫顺势提出请求:“以您的师承背景,比其他人都了解爱丽丝与万斯。您是否了解附近哪里可以购买两人的著作?”
上午,逛了北镇的所?有书铺,在售书籍报刊的种类少得可怜。
除了不同?版本?的森林地图,就是各种冒险指南相关书刊,多是成功进出死亡森林冒险者的个?人经历。
麦考夫可以确定,那些自传式指南的作者没有爱丽丝或万斯。
诺亚:“想买这两位的书籍,要去距离死亡森林最近的城市,来回最快四天?。我可以写一张书单,但不保证两位能?在附近城市买全清单书籍。”
麦考夫:“有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