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刷!两百名弓箭手仿若提前训练过一般,用极快的速度将弓箭放下,举手投降。
谢显眼前一黑,几欲昏厥。他要拔刀杀了弓箭队的领队,然而刀未拔出,便被人从后反扣住手臂,随即腿窝一软,被人压到了地上。
泰和帝终于从纷乱的人群里挤出来,找到了萧燚:“三妹!”
“陛下。”
泰和帝双腿发软,眼看就要倒下,萧燚矮身去扶。
跟在后头的喜云也忙伸手。
然而有一双手比他们都快,先一步从旁边扶住了泰和帝——是从侍卫步军司的队伍里跑过来的赵丙。
“陛下您没事儿吧?”他关切地问道。
然而从泰和帝脸上的污秽之物上散发出的气味叫他破了功,眉头一皱,真切的关心与焦急便出现了瑕疵。
不过泰和帝完全没工夫理会他的神态便是了,他的眼里只有萧燚,只有萧燚能保他平安。
他终于抓住了萧燚的手:“三妹……”
“陛下受苦了。”
萧燚幼年跟这位义兄一起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自然清楚他的性子,婉言安抚一阵之后,算是将他的惊慌暂时安抚下去。然后命一队人马站成口字型,将他围在中间,才得以脱身去处理差不多已经结束战斗的战场。
谢显被带到了她面前。
“本王当日救你性命,你居然如此恩将仇报!”
“家国当前,何论私情。”萧燚道,“你若安分守己,我自记你的恩。但你却想挟恩求报逼我助你谋朝篡位,只能是痴心妄想。”
“哈哈哈哈……好个大义凛然的萧三娘,本王倒要看看,你的忠肝义胆会换来什么样的结果。”
“带下去,听候发落。”
“是。”
“林岳忠心不逊于你,军功更不逊于你,但他的下场怎么样?当众斩首,妻儿流放,他唯一的弟弟在大牢里被活活烧死!”谢显被人拖着离去,不甘心地大喊道,“你战功赫赫又如何,还不是在这永安城里做困兽。”
“萧燚,你想逃吗?我不信你不想逃!”
……
泰和帝,赵皇后和木贵妃都受了惊,再加上一些年老体迈的大臣,兵乱结束之后忙翻了整个太医院。
泰和帝亲自把殿前司都指挥使的腰牌给了萧燚,要她重整宫中巡逻与布防。这一忙就是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午间才得以脱身,从宫中出来。
“将军,不回去休息吗?”铁衣看着萧燚调转马头,疑惑地问道。
“你们先回,不用管我。”
这种情况多了,两人早已习惯。看着萧燚扬长而去,铁衣道:“你猜去哪儿了?”
金甲眼含疲惫,先打了个哈欠,才敷衍地接话道:“不知道。”
“我猜到了。”铁衣道,“这么累还要去见的人,还能有谁。”
第39章 云令
宫变虽已结束,但坊间紧张的气氛还未完全散去,繁华喧闹的贾楼街仍遗留一些冷清。
好在贾楼已经如常开门迎客,萧燚不必再如昨日那般翻墙进去。
她踏进其中,早该热闹起来的走廊过道此时行人寥寥,只有个别伙计轻脚走过,比平日夜间还要安静。
萧燚踏着台阶,一步一步上到三楼。
午间日头正好,青儿跟怜娘身边的那个小丫头正坐在廊下翻花绳。
说明木良漪还没走。
萧燚的脚步顿了一下,在青儿抬头看过来时加快走向镜花水月。
她没敲门,也没等青儿有反应,直接推门而入。
屋内被炭火烘的暖暖的,空气中泛着丝丝甘醇之气,是香料尚未散尽的余韵。
沉香为主,龙脑为辅,有安神助眠之效。
里间的人正歪在软塌上看书。
“一直在这儿?”
“是啊。”榻上的人合了书,坐起身,转头看她,“姐姐昨日说了,等你来了再一起回去。”
看着她言笑如常,萧燚却抿起了薄唇。
她走到里间的圈椅旁,坐下来。
然后室内便安静下来。
外头日光正好,通过窗户射进来,将木良漪的影子打在两人中间。
萧燚的视线落在木良漪脸上时,对方也迎上来和她对视。
终究是萧燚先开了口:“你,有没有什么要同我说的?”
“没有啊,姐姐说的是什么?”
萧燚紧盯着木良漪的眼睛。
忽然,她从椅上起身,大步向外走去。
“姐姐不等我吗?”
萧燚在门口顿住脚步,去开门的手颤了一下。
“你需要吗?”
说完,将门打开,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外头的寒气涌进来,漫至里间,侵袭木良漪的脖颈与面颊。
“姑娘。”青儿从外头进来,合了房门。
“萧将军走了。”
“我知道。”
“那……”青儿想了下措辞,来到木良漪身边,轻声问,“姑娘,你为何不做的更隐秘一些呢?”
明明有更好的法子,足以让他们看上去完全置身事外。
木良漪没回答。
青儿便知道是她不想说。
“你去把怜娘叫进来,我嘱咐她两句。”
“是。”
……
“乐时,我真的是冤枉的。”宫变结束的当夜,侍卫步军司人便闯入杨宅,将杨文德逮捕入狱。
他盼天盼地,终于盼到木良江出现在他面前。
“你姐姐怎么样了?她一定被吓坏了吧。”他问完妻子木良淑,便接着辩解道,“我真的没有参与谋反,只不过是吃多了酒,一时误了事。乐时,你替我同官家,同岳丈大人好生解释解释。”
“杨指挥勿急。”木良江道,“你说你吃酒误事,是在何处吃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