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GL文 > 磨镜 > 第208章

众人心里都明白他说的旁的支出是什么,如今虽还未昭告天下,但在座诸人心中却都无比清楚,北伐已经提上日程,开战只在早晚。而一旦战事开始,到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届时军费上的开支便不是如今的数目了。

“小齐大人既然提出此问,是否已经想出应对之策?”木良漪反问道。

“微臣确有一策。”齐辙道,“要解决银钱不足的问题,无非‘开源’与‘节流’两种方法。前者谭大人已经给出了最佳的提议,只是时间不足,尚且无法摘取成果。既然暂时无法开源,那么便只能先节流。针对后者,微臣有一计。”

“希文。”木良江猜到他要说什么,小声唤他。

齐辙却充耳不闻,接着道:“方才谭大人谈到朝廷开支,有一项重要支出没有提及。”

谭万年闻言瞬时瞪大双眼,震惊地看向齐辙:他难道要打朝臣俸禄的主意?

大周建国百余年,往西并非没有因国库拮据而暂停官员饷银发放的先例。但那都是战事吃紧之时,官员自发提出暂停发饷,甘愿贡献出自己的俸禄以供养前线为国拼杀的士兵。

现在,还远远不到那个时候啊!

“小齐大人指的是什么?”木良漪问道。

“俸禄。”

齐辙话音未落,殿内诸人就纷纷变了脸。

众人面面相觑,同时都去留意木良漪的反应。

她的镇定与平静,让多数人心里一震。

“娘娘,百官俸禄不到必要之时,不可轻易改动啊。”升任宰相之后一直秉承多做事少说话的林如晦终于没忍住,第一个开口道,“此事事关朝局稳定,还望娘娘三思。”

“林相所言极是。”于林甫紧接着道,“小齐大人一心为国,但此提议确实不够慎重。即便要节省开支,也不该在俸禄之上动刀。”

“其他人呢,怎么看?”木良漪并不急着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问道。

谭万年踌躇不定,不敢轻易发言。

木良江却道:“二位大相公应该是误会了小齐大人的意思。”

“木大人此言何意?”

“于相继续听小齐大人说下去便明白了。”

众人疑惑地再次将目光聚在齐辙身上。

“诸位确实误解了下官的意思。”齐辙道,“下官本意并非削减所有官员的俸禄。”

“那你的意思是?”谭万年问道。

“娘娘,微臣提议一共有三。”齐辙道,“第一,裁撤冗员。圣上每三岁一亲郊,大小官员皆得荫子。每逢亲郊之岁,便有数千官宦之子得以封官加职。拿泰和十一年亲郊为例,臣亲自倒吏部查过相关记档,那一年得恩荫者多达一千九百余人。而这些人中,超过五成人所担任的职位是可随时裁撤的闲职,另有二三成人员,根本不具备与其所担之职相匹配的能力,导致人在其位而其职如同空悬,人享其禄而不谋其事。这些人空领朝廷饷银,同时也占据了本该属于有才之士的位置。除此之外,还有圣节荫补、致途荫补、遗表荫补,堪称冗滥。”

他的表达实在算不上委婉,尤其是对于家中正好有走恩荫的途径入朝为官的子弟的人来说。例如林如晦和谭万年。

林如晦一子一孙,具是恩荫得官。谭万年的独子谭致远,是在泰和十一年得的官职,刚好是齐辙用来举例的那一千九百余人当中的一个。

而于林甫有三子,长子从军,三子于敏之参加了本届科考,次子走得也是恩荫的路子。

齐辙却不管他们怎么想,接着说自己的提议:“第二,废除祠禄之制。我朝设置祠禄之官本为佚老优贤,然历经十余朝,如今在册祠禄之官数量之大,俸禄开销之多,早已形成财政负担。此外还有种种不良影响,臣会在奏章中详细说明。”

“第三……”

“小齐大人……”

“林相。”

木良漪出言,林如晦只得闭口。

“你继续说。”

“是。”齐辙接着道,“第三,削减郊祀赏赉……”

木良江只能不断在心中替齐辙祈祷,希望自己的挚友出了大内能顺利回家,不会被人半路套麻袋。

……

齐辙提出的节流之策,成功开启了一场辩论。当今大周朝堂上最具话语权的几个人在垂拱殿里唇枪舌战,引经据典,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了一下午也没能争出个结果。

木良漪委婉地将人请了出去,耳朵终于得了片刻清净。

“姑娘,该喝药了。”

“放一放吧。”木良漪道,“你放心,我待会儿一定喝完。”

“赢儿,方才他们讨论的事,你怎么看?”

谢赢虽然从始至终一言未发,却一直在认真聆听每一个人的发言,同时也在思考。于是听到木良漪提问,他略想了想,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双方说的都有道理。齐大人提出的三条建议不但能为朝廷节省大笔开支,还有利于肃清朝中风气,同时拓宽了寒门学子进入仕途的道路。但是林相等人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不论是裁撤冗员,还是废除祠禄之制,损害的都是官员的利益,定然会招致大批官员的反对。”

“敢于提出这三条建议,齐大人也可谓大胆直言了。”最后,谢赢用颇为敬佩的口吻说道。

“若让你来决出一个结果,你会如何决断?”木良漪接着问道。

谢赢这次思考的时间较上次长了许多,开口道:“两方都有可取之处,不如折中取之。”

“如何折中。”

“这个……”谢赢有些为难地说道,“我暂时还没有想出答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