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仙侠 > 白话三侠五义 > 第一百十二回 招贤纳士准其投诚 合意同心何妨结拜

智爷和丁爷看着那些人把鱼篓抬进去后,趁机又往里面瞧了瞧,只见楼台殿阁巍峨耸立,画栋雕梁精美绝伦,壮丽非凡,心里不禁感叹:“这钟雄可真是僭越,这架势都快赶上王公贵族了!”二人在台基上耐心等候。不一会儿,刚才抬鱼的那人出来了,喊道:“王哥哥,王哥哥,你可真会占便宜。告诉你,这是两包银子,每包二两,是大王赏你们俩的。”智爷接过银子,说道:“回去替我俩谢谢大王的赏赐。”说着还颠了颠银子包。那人奇怪地问:“你颠它干嘛?”智爷打趣道:“我颠着,你可别打我脖子呀。”那人笑着说:“哪能呢!你懂得还挺多。你看你伙计,怎么都不吭声呢?”智爷说:“你还不了解他,他叫俏皮李四。他要是俏皮起来,只怕你更招架不住。”

话刚说到这儿,就看见陆彬和鲁英二人从里面出来,两旁的人都垂手恭敬地站着。还是那个头目跟在后面,一起下了台阶。智化和丁兆蕙也一同来到船边,登上船,摇起船桨,依旧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到了接官厅,把船靠岸。那头目还邀请他们到厅上喝茶,陆彬和鲁英二人婉拒了。那人纵身跳上岸,又和他们握手告别。这时,早有人过来把智化、丁兆蕙以及水手的腰牌收走了。水手们摇着桨,离寨门不远时,只见刚才迎接他们的那只小船,有个头目把旗子一展,紧接着又是锣鼓齐鸣,竹栅打开了。小船上的头目把陆彬和鲁英的船送出来后,便调转船头,进了竹栅,随后又是锣鼓声响起,寨门关闭了。这里法令如此森严,一切都井井有条,智化等人不禁对其大为称赞。

等到过了五孔桥,丁二爷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接着便哈哈大笑起来。陆彬和鲁英二人连忙问道:“丁二哥,你笑什么呀?”丁兆蕙笑着说:“实在是憋得我受不了了。智大哥装什么像什么,真是太逗人了。”于是便把刚才智化说的那些话讲述了一遍,逗得陆彬和鲁英二人也跟着笑了起来。丁二爷又说:“当时我哪敢搭话呀,只能自己忍了又忍。后来智大哥还跟那人说我俏皮,哪知道我俏皮得都没法再俏皮了。”说完,又忍不住大笑起来。智化解释道:“贤弟你有所不知,凡事到了身临其境的时候,就得绞尽脑汁,费一番心思,稍微疏忽大意,就会露出破绽。就好比平时你是你,我是我,可到了今天,除了你我,还有王二和李四,他们二人本来就不是你我;既然不是你我,那就必须把你是你、我是我的观念都抛开,要完全当成是他是他。既然是他是他,那他的行为举止中就绝对不能有你,也不能有我。能够这样设身处地去做,就绝对没有不像的道理。”丁二爷等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对智化佩服得五体投地。

说着说着,就回到了庄中。只见北侠等人都在庄门口张望,看见陆彬、鲁英等人回来,便彼此相见。众人一看到智化和丁兆蕙这副模样,都忍不住大笑起来。智化却毫不在意,伸手从怀里掏出两包银子,赏给了两个水手,还叮嘱他们不要对别人说起此事。大家说说笑笑地来到客厅上。智爷和丁爷先去梳洗换装,然后大家就座,这才开始询问他们打探到的水寨情况。智化把寨内的景象详细说了一遍,又道:“钟雄是个有才能的人,可惜缺少得力的辅佐,真是明珠暗投,用而不当啊。而且他那里已经张贴了招贤的榜文,明天我和欧阳兄先去投诚,看看情况如何。”蒋平听了,大吃一惊,说道:“你们二位怎么能去呢?现在展大哥还下落不明,你们俩要是再去了,岂不是自投罗网吗?”智化胸有成竹地说:“无妨,既然有招贤的榜文,就肯定不会有陷害之心。他要是心怀歹意,难道不怕阻碍了招揽贤才的道路吗?而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深入其中,怎么能收服钟雄呢?众位弟兄放心,此事成功与否就看这一次了,我心里有数,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家商议已定,便一起饮酒吃饭。这一天倒也平安无事。

到了第二天,北侠扮作一个英武不凡的武夫,那气势,仿佛一座巍峨的高山,威风凛凛;智化则扮作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举手投足间尽显文雅,好似一幅灵动的画卷。他们各自佩了一把锋利的利刃,找了一艘载人渡河的商船,从上游缓缓地摇着船桨,来到了五孔桥下。船家问道:“二位爷要去哪里?”智爷说:“从桥下过去。”船家惊讶地说:“那里可就到水寨了。”智爷说:“我们就是要去水寨。”船家慌张地说:“那里怎么能去呢?小人可不敢去。”北侠说道:“无妨,有我们在,你尽管前去。”船家还是犹豫不决,智化又说:“你放心,那里有我的亲戚朋友,不会有事的。”船家无奈,只好战战兢兢地撑起篙来。过了桥,船家更是害怕得不行。好不容易才到了寨门,只听里面“吱”的一声,船家吓得像只受惊的兔子,蜷缩成一团。又听到里面喊道:“什么人到此?快说!不然,就要放箭了。”智化大声回应道:“里面的人听好了,我们听说大王招募贤豪,特地前来投诚。如果真有此事,麻烦通报一声;要是挂榜只是个虚设,你也不必通报,我们就回去了。”里面的人回答道:“我家大王求贤若渴,怎么会是虚设呢。请稍等,我们这就给您通禀。”没过多久,只听敌楼上一阵鼓响,紧接着又是三棒锣鸣,水寨的竹栅打开了。从里面冲出一只小船,上面有个头目说道:“既然是来投诚的,请上这只船,那只船是进不去的。”船家听了,就像得到赦免一样,连忙催促道:“二位快些过去吧。”智化问道:“你不要船钱吗?”船家说:“爷,改日再赏吧,何必急在这一时呢。”智化笑了笑,从肚兜里摸出一块银子,说:“赏你买酒喝吧。”船家顿时喜出望外。二位爷跳到那边的船上,船家拼命地连撑几篙,朝着五孔桥的方向飞奔而去。

且说北侠和黑妖狐进了水寨,寨门就关闭了。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接官厅,下来两个头目。智化一看,却不是昨天那两个。而且昨天他自己没到厅上,今天见他们迎了上来,便连忙弃舟登岸,和他们握手。到了厅上,众人互相礼让座位,献上茶水。这两个头目态度谦恭和蔼,仔细询问了他们的姓名以及来历,让一个人陪着他们坐着,另一个人去通报。没过多久,那头目满面笑容地出来了,说道:“刚才已经禀明大王。大王听说二位到来,非常欢喜,还问欧阳爷是不是碧睛紫髯的紫髯伯呢?”智化代为回答道:“正是,我这位兄长就是北侠紫髯伯。”头目说:“我家大王说欧阳爷是当今名士,怎么会屈尊来到这偏僻之地,心里总有些怀疑。忽然想起欧阳爷有一口七宝刀,正好可以验证一下。想借宝刀一观,不知可否赏脸?”北侠爽快地说:“这有何难。刀就在这里,你拿去便是。”说完,从里衣取下宝刀,递给头目。头目双手稳稳地捧着,恭恭敬敬地去了。没过多久,那头目回来说道:“我家大王请二位爷相见。”智化听头目在“二位”下面添了个“爷”字,就知道事情有了转机,便和北侠下船,来到泊岸,走到了宫门。北侠挺胸抬头,气势昂扬,英风满面,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无人可挡;智化则是一步三扭,浑身散发着文绉绉的酸腐气息,就像一个从诗画中走出来的书生。

进了宫门,只见中间是一溜用花石铺成的甬道,两旁镶嵌着石子,一直延伸到月台。再往左右一看,两边各有配房五间,衬殿七间,全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仿佛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而且有一块雕刻着巨龙的金匾,上面用洋蓝青字写着“银安殿”三个大字。刚走到廊下,早有侍卫高高挑起门帘,只见有一人身高七尺,面容如同獬豸一般威严,头戴一顶装饰着闹龙的软翅绣盖巾,身穿一件绣着闹龙宽袖团花的紫色氅衣,腰系一条香色垂穗的如意丝绦,脚蹬一双元青素缎的时款官靴。钟雄微微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请了。”接着吩咐看座献茶。北侠也抬手回礼,智爷则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大家各自就座。钟雄又把二人打量了一番,便对北侠说道:“这位想必就是欧阳公了。”北侠谦逊地说:“岂敢岂敢。在下欧阳春听闻寨主招贤纳士,特来诚心拜访。我们素未谋面,如此贸然前来,还望海涵。”钟雄说道:“久仰大名,一直未能当面相见,心中甚是遗憾。今日有幸相会,实在是让我感到欣慰。刚才瞻仰了您的宝刀,真是稀世珍宝,令人羡慕不已啊!”

智化看着钟雄和北侠交谈,却从头到尾没提自己一个字,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恰好钟雄对北侠的宝刀赞不绝口,智化便趁机说道:“这刀虽说珍贵,可还算不上是最顶级的宝贝。”钟雄这才把目光转向智化,说道:“这位想必就是智公了。这么说来,智公一定藏有至宝。”智化回道:“我孤家寡人一个,除了自身,可没别的宝贝,哪来什么至宝呢?”钟雄追问道:“那请问至宝在哪里呢?”智化不紧不慢地说:“至宝到处都有,随处可见。以善行为宝,以仁爱亲人之宝,土地、百姓、政事更是国家的三宝。寨主为何不走正道,却一个劲儿地夸赞这把刀是宝贝呢?再说了,我们今天来,是来投诚的,又不是来献刀的。寨主光对这把刀感兴趣,未免太看重物件,却轻视了人才。只希望寨主能够轻视财物,重视品德,这样才不辜负那篇招募贤才的榜文。”

钟雄听智化引经据典,咬文嚼字,像个老学究一样背书,忍不住冷冷一笑,说道:“智公说的虽然有道理,可也太迂腐了。”智化反问道:“怎么就迂腐了?”钟雄解释道:“智公说的全是治国为民的大道理。我钟雄既不是朝廷高官,又没有世袭的功勋,要这些大道理有什么用?”智化也微微冷笑一声,说道:“寨主既然知道自己不是朝廷高官,又没有世袭功勋,那为什么穿着绣有龙纹的衣服,坐在这银安宝殿上呢?这我就不明白了。”这句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剑,直接戳中了钟雄的要害,让他一时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儿,钟雄突然向智化作揖,说道:“智兄这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钟雄受教了。”说完,重新行礼,把北侠和智化请到客位,分宾主坐下。随即招呼侍卫准备酒宴,又悄悄吩咐了几句。侍卫转身没多久,就拿了一个包袱过来,急忙打开。钟雄脱下绣着闹龙的紫色氅衣,换上一件大领天蓝花氅,摘掉闹龙头巾,戴上一顶碎花武生头巾。北侠说道:“寨主何必这么着急呢?”钟雄回答道:“刚才听了智兄的话,我后背就像扎了刺一样难受,还是早点换了好。”

这时,酒宴已经全部摆好。钟雄再三谦让,最后还是让智爷和北侠坐上座,自己坐在下位相陪。喝酒的时候,钟雄又说道:“承蒙智兄指教,我这殿上……”刚说到这儿,自己忍不住笑了,“还敢厚着脸皮称殿,我这厅上的匾额得换个名字才好。”智爷说:“要说匾额的名字,那可太多了。太隐晦不好,不贴切也不行,总得做到雅俗共赏,让人一看就明白,才觉得合适。”说着,抬头想了想,“我倒想到一个名字,正符合寨主招募贤才的心意。”钟雄忙问:“是什么名字?”智化说:“就是‘思齐堂’三个字,虽说有点通俗,可很应景。‘见贤思齐焉’,这里本来就是招待贤才的地方,寨主又求贤若渴。既然叫思齐,就是已经见到贤才了,就想着要和贤才看齐,这样才不辜负见到贤才的机会,正说明寨主已经得到贤才的心意。不过,这‘贤’字我们可担当不起。”钟雄说:“智兄太谦虚了。今天初次见面,就教导我走上正道,不是贤才又是什么呢?我正应该向你看齐,好极了,妙极了!又清楚又明白,一听就懂。”立刻吩咐侍卫马上到船场取木料,更换匾额。

三人一边喝酒,一边交谈,话题无非是行侠仗义,把钟雄乐得手舞足蹈,只恨没有早点认识他们,还当场表示要和北侠、智化结拜为异姓兄弟。智化见钟雄为人豪爽,又有意收服他,便答应了。谁知道钟雄是个急性子,马上叫侍卫准备香烛,排了年龄顺序,就在神像前立誓结拜。北侠年龄最大,为大哥;钟雄次之,是二哥;智化排第三,做三弟。结拜完,又重新入席,大家你兄我弟,这一番畅饮,高兴得无法用言语形容。钟雄还派人到后面把儿子叫了出来。原来钟雄有一儿一女,女儿叫亚男,年仅十四岁;儿子叫钟麟,才七岁。

没一会儿,钟麟来到厅上。钟雄说:“过来,拜见欧阳伯父。”北侠赶忙躬身还礼,钟雄却坚决不让。然后又说:“这是你智叔父。”钟麟也行了礼。智化拉着钟麟,仔细打量,只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清目秀,头戴束发金冠,身穿立水蟒袍;问了他几句话,钟麟对答如流。智化心里暗自感叹:“这孩子相貌不凡,我今天既然受了他这一拜,将来要是辜负了他,怎么对得起他呢!”便让侍卫把钟麟送回后面去了。钟雄问:“智贤弟,你看这孩子怎么样?”智化说:“好是好,不过小弟又要直言了。刚才侄儿出来,可把我吓了一跳,他看起来真不像大哥的孩子,倒像是落魄的太子,这样可不行。再说了,‘世子’这个称呼也不合规矩,还是改称公子比较好。”钟雄拍手大笑,说道:“贤弟说得对,太对了!愚兄听你的。”回头就吩咐侍卫等人,以后改称钟麟为公子。

你可能会问,钟雄对智化言听计从,说改什么就改什么,那智化为什么不直接劝他弃邪归正,这样岂不是省事,又何必在后面费那么多周折呢?这是有原因的。钟雄占据军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身上那股骄奢傲慢的习气,和周围的人同流合污的做派,已经根深蒂固,就像一棵长歪了的大树,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扳正呢?就算他想改,稍微遇到点不如意的事,肯定又会变回老样子,那不就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了吗?智化今天劝他换衣服、改匾额、换称呼,其实也是在试探钟雄是不是真的愿意向善。要是他不愿意,坚持要当贼寇叛逆一辈子,那智化就另有一套剿灭他的计谋。谁知道钟雄不但愿意接受,而且还积极改正。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他是个愿意变好的人,智化怎么会不劝他呢?所以后面智化费尽心思,委婉曲折地想办法,一定要让钟雄走上正道,这才显出他作为朋友的一片苦心。这一天,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谈心,一直到夜深人静才散去。北侠和智爷住在同一个地方。智爷又和北侠商量怎么搭救沙龙和展昭,定下了计策,必须得这么这么做才行。商量完,两人才安心休息。

究竟他们如何救这二人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