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仙侠 >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 第125章 治国之道,在于‘民\\’

朝堂之上,大臣对谷铭的封赏表示不满,认为他资历尚浅,不配得到如此殊荣。

“陛下,臣以为,谷将军虽有功劳,司空乃是三公,如此封赏,未免太过厚重。”

“是啊,陛下,谷将军年轻气盛,恐难以胜任司空之职。”

谷铭心中冷笑,一个个记住这些老家伙。

扶苏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看着谷铭,说道:“谷将军,你可有话要说?”

谷铭朗声说道:“可司空之职非我大秦所立,乃是周之官职啊!”

扶苏听闻此言,哈哈大笑。

“爱卿所言甚是!朕岂会不知?然我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官制沿袭周朝,如今沿用周朝官职又有何不可?况且,谷将军平定叛乱,功勋卓着,朕心甚慰。司空一职,主管水利、营建等事,与将军之才甚为匹配。”

谷铭心中暗道,原来如此,看来扶苏是早有准备。

扶苏沉吟片刻,说道。

“谷爱卿,朕本欲封你为司农,掌管农业。然你献上的水车、曲辕犁,又属司空职责。朕思虑再三,便想起周朝官职,司空总领农田水利和工程建设。今日,朕便把司农与司空并为一职,授予爱卿,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谷铭上前一步。

“臣谢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道。

“朕听闻,将军临行前曾说过,再回咸阳,便与朕说……治天下的法子。不知将军如今可有良策?”

谷铭心中一凛,这才是扶苏真正的目的!

他沉吟片刻,说道:“陛下,治国之道,在于……”

目光扫过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缓缓说道:“陛下,治国之道,在于‘民’。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老生常谈的话,从谷铭口中说出,让朝堂上鸦雀无声。

“如今我大秦,连年征战,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若想长治久安,必先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轻徭薄赋?说的轻巧!”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站了出来,语气尖锐。

“我大秦百万雄师,粮饷从何而来?军备从何而来?若不加税赋,如何支撑?”

谷铭不慌不忙,反问道。

“敢问老大人,国库充盈,是为君,还是为民?”

老臣一时语塞,支支吾吾道。

“自…自然是为君,为…为我大秦江山社稷!”

谷铭轻笑一声。

“江山社稷,由谁组成?还不是黎民百姓!百姓富足,则国库充盈;百姓安居,则国家安定。老大人,本末倒置了啊!”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众人心头。

不少官员开始窃窃私语,看向谷铭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佩。

“这位谷将军,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真是后生可畏啊!”

“是啊,这番话,句句在理,我等不如也!”

“俺就知道,这小子不简单!当初在战场上,就看出他有勇有谋,如今看来,这治国的本事,也不差!”

“是啊,这小子,比朝中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文官强多了!”

“谷将军这番话,怕是要得罪不少人啊!”

……

谷铭继续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减轻农民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如此一来,百姓收入增加,国库自然充盈。同时,也要加强边防,精简军队,裁撤冗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荒谬!”另一个官员跳了出来,“精简军队?如今匈奴虎视眈眈,若精简军队,岂不是自毁长城?”

谷铭冷笑一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精兵简政,方能提高军队战斗力。况且,我大秦将士,皆是勇猛之辈,以一当十,何须冗兵百万?”

他顿了顿,又说道:“与其将钱粮浪费在无用的兵员上,不如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只有国富民强,才能抵御外敌入侵!”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争论不休。

扶苏一直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谷铭的这些见解,虽然看似激进,但却切中时弊。

正是大秦目前最需要的。

最终,扶苏拍板决定,采纳谷铭的部分建议,并下令组建一个专门的机构。

负责推行改革。这个机构,名为“革新司”,由谷铭全权负责。

谷铭一愣,心说:好你个扶苏,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变法?自古以来,哪个变法的人有好下场?

商鞅?五马分尸!

王安石?被罢黜、被流放!

他偷偷瞥了一眼扶苏,却见对方正襟危坐,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丝毫看不出半点私心。

谷铭心中暗叹:罢了,既然已经上了这条船,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天下苍生,拼了!

一位老臣听扶苏这么说,捋了捋胡须,心中冷笑。

这些改革措施,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漏洞百出。

且不说国库能否支撑。

单是触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就足以让他焦头烂额。

到时候,那些世家大族联名上书,参他一本,看他如何收场!

“哼,年轻人,终究是太嫩了!”

老臣心中暗道:“就让你先得意几天,看你到时候怎么收场!”

……

散朝之后,扶苏单独召见了谷铭。

“爱卿今日之言,令朕茅塞顿开啊!”扶苏赞叹道,“朕一直苦于寻找治国良策,今日听爱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谷铭谦逊地笑了笑:“陛下谬赞了,臣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爱卿不必过谦,”扶苏拍了拍谷铭的肩膀,“朕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将革新司办好,为我大秦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陛下可是对臣不满?”

谷铭突然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扶苏一愣,随即笑道:“朕怎会对少府不满?哦,不对,现在是叫司空了。”

他特意强调了谷铭的新官职,似乎想借此缓和气氛。

谷铭没有理会扶苏的玩笑,而是语气沉重地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商鞅之故?”

商鞅变法,功勋卓着,最终却落得个五马分尸的悲惨下场。

谷铭提起商鞅,显然是在担心自己的未来。

扶苏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沉默片刻,说道:“商鞅之死,朕自然铭记于心。爱卿放心,朕绝不会让商鞅的悲剧重演。”

谷铭看着扶苏,目光中充满了探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