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前后脚一起进宫,惠嫔先得宠了一段时日,很快荣嫔就更得宠,还生下了五子一女。
当时皇帝十个儿子,其中五个就是荣嫔生下的。
可惜几个孩子陆续夭折,最后只有女儿和最小的儿子活下来了。
惠嫔生下的皇长子也夭折了,大阿哥还是送出宫去寄养,立住后才回到宫里来。
后来更年轻的嫔妃进宫来,渐渐的两人都失宠了。
年轻时候她们看不惯对方,卯着劲儿争宠。
如今两人因为都有孩子夭折了,年长后她们的关系反而亲近了不少。
荣嫔笑笑道:“好啊,你得拿出好茶来招呼我。”
说完,她顿了顿又道:“还得找个会泡茶的宫女,不然茶不好喝,我可不依了。”
这话叫惠嫔笑了起来:“我可不是德嫔,拿出上等的好茶来了,还不寻个厉害的宫女泡茶,没得都糟蹋了。”
她想着那被糟蹋的大红袍,不免有点心疼。
荣嫔摆摆手道:“德嫔都没心疼,你这是替她心疼个什么劲儿?不过德嫔这会儿,指不定是真心疼了。”
估计那宫女是新来的,没来得及泡几次茶,更没泡过上等的大红袍,对这茶要怎么泡是一知半解。
德嫔也没尝过,自然不知道这宫女糟蹋了好茶。
如今被僖嫔当众指出来,顺带还提及以前当奉茶宫女的事,德嫔只觉得脸都被隔空抽烂了!
荣嫔忍不住感慨道:“僖嫔当初进宫的时候就是这脾性,后来收敛多了,这两年更是安静了许多,没想到人压根就没变过。”
僖嫔是安静了,却不等于性子变了。
惠嫔好笑道:“德嫔进宫晚,僖嫔这些年尤为安静。加上德嫔没惹僖嫔,僖嫔也懒得搭理她。这次是得用的宫女因为那嬷嬷的事给带走了,用惯的人不在,僖嫔用别人不习惯,这才大发雷霆了。”
僖嫔没什么野心,只要日子过得舒服就好。
但是如今大宫女被带走,僖嫔这日子就过着不得劲。
她不痛快,自然也要让德嫔更不痛快才行!
率先离开的郭珍珠远远看见僖嫔的背影,也小声跟宜嫔说道:“按理说僖嫔身边伺候的,该是一等大宫女了,哪怕姓乌雅氏,也不该被随意带走才是。”
尤其看着这一等大宫女还是僖嫔的心腹,不说内务府,皇帝也不至于觉得僖嫔身边的宫女会掺和那教养姑姑做的事。
把这宫女带走,这也太不给僖嫔面子了!
宜嫔凑过来,小声说道:“姐姐,这* 事我倒是知道一点。”
第25章
第25章
郭珍珠听到后, 惊讶看向宜嫔:妹妹,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宜嫔对上郭珍珠诧异的目光,不好意思笑笑道:“姐姐也知道, 后宫就没什么事,我得空的时候就听听宫人说说后宫芝麻绿豆的小事。”
她得宠, 又只有这么点小爱好, 都不需要宜嫔多发话, 身边的宫人就自发给宜嫔打听周围有没什么特别的趣事。
当然各宫自家主子的事是不敢对外宣扬的, 但是私底下宫人会谈论一点不太重要的事。
比如说哪个宫女在宫外的老娘病了,舅舅去宫门找太监递话, 想让她出药钱, 险些被当成是骗子给打出去。
比如有个太监担心月银在睡着后被偷,于是偷偷埋在冷宫的树下,差点被巡逻的侍卫当成是小贼给砍了。
比如哪个嬷嬷身上藏着一块玉佩,偶尔会拿出来看看,见过的人都怀疑是嬷嬷进宫前的相好送的,后来才知道是过世的额娘留下的遗物等等。
宫中寂寞,又没什么大事,平平淡淡的, 宜嫔就爱听听这些不打紧的事打发时间。
大多都是没什么用的消息,宜嫔听过就算了。
不过偶尔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她就会想起来其中一点:“姐姐, 我知道的也就是那嬷嬷曾经去找过僖嫔的大宫女,听闻两人还闹得很不愉快, 那嬷嬷走的时候脸色跟锅底一样黑。”
至于两人闹的什么, 宜嫔就不知道了。
毕竟她又不是顺风耳,能知道这么一点就不错了。
郭珍珠却沉思起来, 宜嫔觉得这些消息没什么用,听听来打发时间,其实这些不打紧的消息汇集在一起,未必没用。
之前谁都想不到僖嫔的大宫女姓乌雅氏,跟那教养姑姑有关系。
如今听宜嫔一说,两人曾经见过面,还可能闹翻了。
为了什么事闹翻,不外乎是几种。
一是银钱,二是权力,三是感情。
这嬷嬷一开始并不是教养姑姑,她恐怕是想谋个好去处,才会去找僖嫔的大宫女,想要帮助。
不用说,僖嫔这宫女必然是拒绝她了。
无法得到好的差事,只能去当教养姑姑,那么想要上去,就需要打点。
打点就需要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