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然被发现话,两人都要没命的。
所以很多宫女为保小命,就不会铤而走险跟太监对食,甚至对他们十分疏远。
小木子想打听点什么,在宫女这边,也只能是年纪很小的,却因为年纪小参与的事也少,打听不到什么来。
换成宫女的话,打听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
加上各宫主子贴身伺候的,大多还是宫女和嬷嬷居多,太监反而在外围。
所以打听消息,还是从宫女身上入手,才能知道得更多了。
郭珍珠就道:“小明子还是不大方便,我看新来的玲珑和另外两个年纪更小的,叫立春和立夏的宫女就不错。”
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就不容易让人产生警惕之心,更轻易亲近起来。
想想如果年纪相当的宫女来打听事情,对方一定担心会不会是想对自家主子做什么坏事。
换做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宫女,笑脸盈盈又嘴甜喊姐姐,还只好奇问东问西一点小事,那就要放松得多了,打听消息也要更容易。
之前宜嫔只是用来打发时间,如今听郭珍珠的意思,是想要让底下的宫人组一个消息网。
这样打听消息起来就容易,不会像这次那么被动了。
宜嫔一怔,很快又感慨道:“姐姐这样想很好,我底下那些人,姐姐有看上的,只管让他们加入进去,我会让他们听姐姐的话。”
她又盯着郭珍珠看了一会,抿着唇道:“其实,我感觉姐姐的性子最近变了很多。”
这话让郭珍珠一瞬间身上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难不成宜嫔那么敏锐,看出她换芯子了?
要真是这样,郭珍珠要怎么解释呢?
下一刻,她就听见宜嫔喃喃道:“姐姐当初跟着我进宫,是我多番劝说,其实姐姐无所谓去哪里。姐姐对之前的事耿耿于怀,心里难过,每天只浑浑噩噩,在宫里过得也不大高兴的样子。”
“我一直怀疑是自己错了,不该拉着姐姐一起进宫。好在姐姐有了四格格之后终于慢慢想开了,这会儿性子跟小时候一样,真好!不然我一直对姐姐很愧疚。”
郭珍珠一愣,没料到宜嫔会这么想,搂着她的肩膀柔声安慰道:“妹妹待我一直都很好,我心里是知道的。之前我只陷入自怨自艾,也是妹妹一直努力开导我,让我高兴,这些我始终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这确实是原身的想法,她一直很感激宜嫔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拉了一把,还牢牢站在自己身边支持。
如果原身改嫁别处,可能还会被流言蜚语包围,原本就难过,那以后就只会更难过了。
唯独进宫后,这里等级森严,规矩也多,不会有人在原身面前嚼舌根,提起以前的事来。
换了后宫嫔妃这个身份,认识原身的人就更不敢放肆了。
哪怕以后在宴席上碰见,也绝不会提及以前,叫原身尴尬的话来。
郭珍珠回忆了一下,还记起宜嫔曾经对原身说的话:她觉得皇帝身份尊贵,福泽连绵,加上小时候面对天花都能好好活下来,会是个长寿之人。
所以原身成为寡妇不是她的错,是嫁的那个夫君太短命了。
换个长寿的,不就好了?
思及此,郭珍珠真是哭笑不得。
但是宜嫔这想法真没毛病,而且还误打误撞猜对了,皇帝确实挺长寿的,还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郭珍珠想到宜嫔让人到处打听后宫琐碎趣事,嘴上说是打发时间,实际上也是想从中寻到自个觉得有趣的,给亲姐姐说说来解闷。
可以说宜嫔从进宫开始,就全方位把原身牢牢保护住,又护在羽翼之下好好疼惜。
如今郭珍珠成为了她的姐姐,也该努力护着宜嫔。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消息掌握得越多,她们两个才能更安全。
不管出什么事,两人也能第一时间做好准备。
不然就跟僖嫔这样,那嬷嬷的事闹出来后,身边的心腹宫女被带走,变得非常被动,甚至无法解决的棘手。
郭珍珠不想自己有一天,和宜嫔也会陷入这样的窘况当中。
就德嫔这性子,这次似乎是吃大亏了,所以会安静下来,却也只会安静一段时间。
过一阵子,事情解决了,德嫔很可能又再次上蹿下跳。
被动迎击不是郭珍珠的性子,她一直觉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被冒犯的时候就不该有一丝心慈手软。
郭珍珠低头又轻声说道:“回去就让小明子和几个宫女去跟小木子取取经,怎么能旁敲侧击打听消息,又不会叫对方警惕。另外就是,什么该打听的,什么不该打听的,也该让他们知道分寸。”
虽说她想尽快掌握消息,处于主动的局面,但是宫里有些事不能瞎打听,被皇帝知道只怕觉得自己别有用心了。
宜嫔听着连连点头道:“姐姐考虑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