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迹,甚至是压根打听不来。
皇帝察觉到郭珍珠微微低着头,绷着的一张小脸上全是严肃,十分专注听自己说话。
他眉头微扬,幅度不大,在门口的李德全无意中瞥见,立刻察觉出皇帝这时候的心情变得不错。
明明顺嫔没说几句话,皇帝的心情怎么变好了?
刚才在御书房的时候,因为前线战事毫无突破,朝臣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来,皇帝还对着朝臣大发雷霆。
等皇帝吩咐他去请顺嫔过来,李德全还想着顺嫔要说错一句话,只怕要被皇帝迁怒。
倒是没料到,顺嫔什么都没做,居然让皇帝的心情转好了。
李德全不由竖起耳朵,认真听着里面的动静,想着自己刚才是不是错过什么才没发现。
皇帝看着郭珍珠又开口道:“这次也因为你警醒,才顺藤摸瓜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宫里各处守卫薄弱,幸好时间不长,不然只怕要惹出祸事来。”
幸亏发现得早,必然这些人胆子越发大了,偷偷运进宫里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危险。
“朕赏罚分明,只是你刚晋了份位,打算把三官保提拔为参领。”
郭珍珠听懂了皇帝的意思,她刚晋封为顺嫔,不可能短时间内再晋一步,所以这次的功劳就打算惠及到她的阿玛三官保身上。
这话暗含的意思也很明确,皇帝必定派人查过三官保,发现三官保确实不知情,跟华嬷嬷没有任何别的瓜葛在,才会提拔他。
郭珍珠松口气,三官保没有被牵扯进来是一件好事。
可是皇帝说要提拔三官保的话,又让她提起了心。
毕竟三官保那个性子比宜嫔还要火爆冲动,想到宜嫔说让三官保去套麻袋揍人的说法。
还别说,三官保真能做得出来!
佐领的官职不大,三官保的权力也小,如今才能相安无事。
要是他平步青云,成为参领,权力大了,那就不一样了。
权力越大,身边巴结讨好的人越多,那么就更难保持本心。
郭珍珠不求三官保升官发财,只求他安分守己。
毕竟他文不成武不就,没什么特别的能耐,在小官职上要处理的事情不多,也就没什么差错。
但是仕途往上走之后,差事变多,就很容易出错。
都说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东西,那么有多大的能耐就该呆在什么位子上。
于是郭珍珠当机立断道:“皇上,臣妾的阿玛读书一般,武艺也不出众,恐怕无法胜任参领一职,继续当佐领为皇上分忧就挺好的。”
李德全在门外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阿玛要被皇帝提拔,顺嫔竟然毫不犹豫拒绝了?
皇帝也面露诧异,估计没料到郭珍珠会直接拒绝这么好的事。
他只以为郭珍珠是打算推脱一番,不好意思直接答应。
只是皇帝后来发现,郭珍珠是认真在拒绝。
郭珍珠确实是真心拒绝的,她之前听宜嫔提过一次,三官保出外的时候,上峰十分关照他,还邀请三官保同坐一辆马车出行。
这话叫郭珍珠听得头皮都要炸了,不同品级的官员一起同坐马车就不合规矩。
上峰跟三官保同坐,只有两个理由。
一是上峰在讨好巴结三官保,是因为三官保有得宠的女儿在宫里。
二是上峰压根没邀请,而是三官保提出想同坐。上峰虽然不乐意,但是也没敢拒绝。
不管以上哪一种情况,都让郭珍珠感觉情况不太妙。
怎么看都觉得三官保不太聪明的样子,就没想过上峰给他挖坑吗?
被御史看见了,在朝堂上弹劾三官保,简直有理有据。
皇帝心情好可能就帮着压下了,心情不好就难说了。
再就是皇帝压了一两次还凑合,次数多了,对三官保的印象就要变得糟糕起来,连带着皇帝对宜嫔和郭珍珠可能也跟着变差。
尤其这事连在后宫的宜嫔都听说过了,那三官保做过相似的事估计不止一件。
光是想想,郭珍珠真是恨不得抓住三官保的衣领狠狠晃一顿,叫他脑子灵光一点!
但是这些话当然不能对皇帝说了,郭珍珠斟酌了一会才开口道:“皇上,臣妾听说阿玛跟上峰同坐一辆马车的事,恐怕还不止一次……臣妾就想着阿玛还是继续当佐领,多历练一番为好。等阿玛长进一点,才好为皇上分忧。”
她想着皇帝不喜欢隐瞒,尤其三官保这事后宫都知道了,皇帝这千里眼顺风耳估计早就听说过,索性就不瞒着了。
皇帝听说后可能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加上是两姐妹的阿玛,对三官保就颇为宽容。
可是皇帝这时候对三官保宽容,不等于会一直宽容下去。
索性郭珍珠就戳破了此事,让皇帝明白她的担心和拒绝的缘由。
皇帝确实明白郭珍珠为何拒绝三官保被提拔的事了,只觉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