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娘娘福星高照 > 分卷阅读83

不起头来,自然不会再来找你的麻烦。”

要是德嫔不接受教训,对郭珍珠还不死心,那僖嫔见德嫔一次就骂一次!

郭珍珠听后,也知道僖嫔这是维护她,担心德嫔总来找茬,于是笑笑道:“德嫔最近惦记着她阿玛的官职,哪有心思来找我?再说了,咱们也别跟她一个孕妇计较,免得德嫔总是肚子疼就不好了。”

僖嫔听着又笑了起来:“你说得对,德嫔总嚷嚷着肚子疼,假的都要变成真的了。”

闻言,郭珍珠赞同地点头。

德嫔用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跟狼来了一样。

她要真肚子疼得特别厉害的时候,周围人反而早就习惯了德嫔的把戏,没能及时给德嫔请御医,这很容易出事的。

可惜德嫔始终没注意到这个危险,身边伺候的人可能察觉到了,却也不敢开口提醒。

毕竟德嫔这人,只喜欢听自己想听的话,别人劝说的话是听不进去的,反而会羞恼成怒。

看看邓嬷嬷就知道了,苦口婆心劝说,最后却被赶出宫,落了个不怎么好的下场。

周围人见了邓嬷嬷偶读下场,一个个自然不会开这个口,免得被德嫔厌弃,再赶出宫去就惨了。

郭珍珠倒是好奇另外的事来:“那天听说你冲去乾清宫跪着求见皇上,我吓了一大跳,生怕你惹怒了皇上,反倒不美了。”

僖嫔听后,知道她担心,摆摆手道:“我虽然平日看着鲁莽,还没有莽到这个地步,不管不顾就冲过去求见皇上了。我是打听了两天,得知前线似乎有了转机,皇上心情正好,于是我才麻溜去求见。”

她不赶紧去,皇帝又不高兴了怎么办?

趁着皇帝心情好,僖嫔才连忙过去求见,为茹茵求情的。

郭珍珠想到那天去乾清宫见皇帝的时候,就有八百里军报送来,看来送的是好消息,难怪皇帝心情那么好,直接就给她送来一箱子的云蝶锦。

她就说皇帝怎么莫名其妙给自己送东西,原来是这样。

郭珍珠把事情一说,僖嫔点头道:“你不知道也是正常,我费了老大劲,也只知道一点点。”

她确实散了一大笔钱财,打点了不少人,才得到那么一点点消息,还含糊得很。

毕竟后宫不能打听和干涉政事,对方也不敢乱来,僖嫔只能得到只字片语,不过也足够用了。

云省一直久攻不下,这地形易守难攻,换了几个将领后,战事依旧胶着。

这每天僵持着都在烧钱,皇帝自然一天比一天不高兴,连带着伺候的人都小心翼翼的。

好在最近有了转机,叛军当中居然出了叛徒,跑出来投降,告知了一条进城的密道。

刚开始将领还以为有诈,回头才发现这人背叛,是因为叛军头领不放心下属,要他们把家人送上当人质。

谁知道这人得知自己年迈的双亲被带走后,没多久生病了,头领却吝啬给人看病送药,父母因此死了,他才偷偷叛逃出来。

派人跟着走了一趟密道,确实是真的,免得节外生枝,他们连夜带兵从密道偷袭,大获全胜。

于是前线连夜送好消息进京,皇帝连着两天上早朝的时候嘴角都带着微笑,足见他的心情有多好了。

打听消息需要时间,僖嫔担心情况有变,前线要又哪里卡住了,叫皇帝不高兴就麻烦了,所以才会确认消息后,她就立刻动身去乾清宫求见皇帝。

“不管如何,我和茹茵的运气都不错,正碰上前线打了胜仗,皇上的心情不错,也愿意放茹茵一点生路。”

“说起来,乌雅氏一族这事也已经有了决断。”

郭珍珠听得大为诧异:“这么快?前后也没多久的功夫,这就审完了?”

僖嫔点点头,表情却带着严肃道:“审完了,那些人该说的都说完了,自然也就没用了。除了茹茵,她们一个都没能离开慎刑司。”

这话让郭珍珠后背的鸡皮疙瘩都立起来了,竟然一个都没出来?

证明乌雅氏一族在宫里,每个人都沾手了,又或是全都知情不报?

僖嫔在宫里呆的时间要长,人脉也比郭珍珠要广一点,消息自然更灵通:“乌雅氏一族是大伤元气,听闻几年内都不让他们在宫里走动伺候。”

郭珍珠一听,不能在宫里走动伺候,那是不能在外头被人看见了。

那么作为内务府包衣一族,他们能去的地方就少多了,还都是比较苦的地方。

在宫里主子跟前伺候是最体面,得到的赏赐也多,人脉方面自然不用说。

换做这些不能在人前的工作,那么乌雅氏一族就得彻底没落下去了。

既没了人脉,也没有银钱,还得做最累最苦的活计。

比如浣衣局,比如半夜刷马桶倒夜香。

要是女红做得好,还可能去针线房当个最低等的绣娘,做着边边角角的刺绣,活最为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